所有進入股市的股民,其目的只有一個:賺錢!然后進入股市幾乎沒有門檻,不會象自媒體搞財經類還需要一個資質。結果,就是絕大部分的投資小白最后都成為了韭菜。 投資,實際上是世界上所有職業最難的,因為它不像自然科學一樣,有明確的邏輯,有嚴謹的理論體系與可驗證的結論。投資是科學與藝術的統一體,似乎有著天然的玄學味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每一個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后,不管最初有多成功,最后的結果大多是連年的虧損套牢,直到有一天,突然能夠開悟,然后方能漸入佳境。但終生不悟,浪費年華在股市里混的老股民也有不少,他們小賺小賠,掙個買菜錢就很滿足。 我在97年3月入市之前,就有意識地尋找報刊資料與書籍進行學習。但即使這樣,入市后還是陷入到賺錢賠錢的循環中。所以,我認為,在正式進入股市之前,如果能有幾年的專心學習期,肯定可以讓人少走許多彎路。 有志于成為投資大資的年輕人,最好在本科、研究生階段,最好是學習金融與財會兩門專業,同時學習經濟學與企業經營管理兩個專業的內容。然后,再學習股市投資方面的內容。 有人說,徐翔只念了高中也成了股神。這個例子不具備普適性。徐翔在資金做大前短線投機炒作,肯定是具備了極高的短線能力的。他能做大,說明他是一個投機天才,就象李弗莫爾進入交易所,說他看著數字的跳動仿佛就觸摸到了背后的脈動。 我這里說的是普通大眾也能成為投資高手,其前提就是,大家都不是天才。不是天才,我們經過努力一樣可以在股市里實現賺錢的夢想。 大多數人在沒有經過充分準備前,就進入到了股市。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必須邊學習邊操作。正常來說,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反而可以促進提高學習的效率。 我剛入市的時候,不過25歲,血氣方剛,所以雖然崇尚價值投資,但是自己卻根本沒有長線持股的耐心。我對股市K線的反應要比別人更敏銳些,因為入市前我已經開始閱讀臺灣張齡松的《股票操作學》,這本書我當時看了不下三遍吧,做過不少筆記。 入市后我還買過一些國內作者的股票書,多是短線技術分析方面的。這些書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講日線技術形態比較多。但是我在實踐中發現,非常相似的日線組合形態,其后的走勢,變化多樣,根本就沒有規律性。 而導致走勢差異的原因,往往是消息面或者基本面。技術分析用來解釋走勢,往往是頭頭是道,但對于短線預判,卻往往是無能為力。 真正促成我思路轉變,改為長線投資的,是03-05年時的沉寂。這段時間,我心態極差,年輕時的理想遇挫,人生失去了目標,我的持股從10元多一路下跌,我無動于衷。 只到大盤跌破1000點,我才動了再次炒股的念頭。我對老婆說,我們籌些錢吧,股市現在到底了。老婆說,我們哪有錢,你瞎折騰整事,現在不欠錢已經算好的了,你炒股賠錢賠的都不成樣子了,還炒個什么股。 這時候我的孩子快要上小學了,我作為父親,想想自己以前從來沒想過父親的責任,孩子將來念書買房,錢從哪來?別人下海的時光,我卻為了所謂的理想而奮斗,那么現在醒過來,讓我為兒子,為家人而奮斗吧。 我打開我的股票賬戶,股票加上現金500多共3000元過一點。500元我加倉了彩虹股份兩手還是三手,記不清了。當時賬戶里就一個ST磁卡與彩虹。沒有新增資金的情況下,我下不了手割肉,我只好繼續放著。 我在關注股票的同時,重新開始拿起書本學習,重新反省自己多年的投資得失。從97年到05年,我看好過的很多長線股,漲幅幾倍到幾十倍的,都有,但我從來沒在任一只股票上賺過超過50%的利潤。相反地,我踩過許多的坑,象大慶聯誼、康賽集團、四通高科、中國嘉陵等等,每個上面我都虧過30%左右的錢,但直到2001年,我都是賺錢的。 實際上,短線投機并沒有讓我賠錢,我在入市前的準備,讓我在下跌趨勢產生后,雖然很痛苦很猶豫不能做到及時止損,但最終還是割肉了,所以,雖然虧損的次數很多,但我總還是能保本重頭再來。 但是恰恰也是因為短線投機,讓我在自己選定的長線股前,總是只賺了其中一小部分收益。例如蘇州高新,最大漲幅400%以上,我只賺了20%多,咸陽偏轉,漲了400%以上,我也只賺了20多?;仡櫹聛?,賺的最多的一次,居然就是剛入市時兩周時間做中山火炬賺的50%。 我01年到05年的虧損,原因特殊,非戰之罪。無非就是長線持有熊股,無動于衷心灰若死所致。我當時并不在意。這恐怕也是2012-2014年我長線持有東方電氣再次虧損50%以的原因。我對長線持有熊股的危害還認識不夠深刻,這一不足在當時并沒有做到深刻反省。 從96年到2000年,是一場為期五年的大牛市,這一點從年線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有幾個市場參與者認識到這一點了呢?就我當時來說,我對此認識也不是很清晰。只是在以后的經常復盤分析中,我終于認識到,97年5月以后的所謂熊市,實際上不過是牛市途中的一次月線級別調整。 但是,這一次調整后,象長虹、中國嘉陵這樣的股票,自此步入了長期熊市,一直到2005年年中開始的大牛市才開始了新的一波行情。這一點,我一直到過去了近15年,才想明白。 我雖然在理性上一直崇尚價值投資,但價值投資的書籍一直到入市十年之后才開始認真閱讀,我所看的多半是一些轉述價紹性質的文章或書籍,這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我認為投資小白在入市前后,至少能看一兩本巴菲特的傳記,格雷厄姆、彼得林奇、費雪等大師的專著最好都買了放在書架上,隨時有空就讀一讀,國內但斌、林園等名家的書都找來看一看。 不要舍不得這點書錢,你愿意花上千元買書,這些書至少可以讓你少賠幾萬幾十元錢。98年的時候,我們這里小道消息瘋傳,說長虹的業績好得很。當時我老婆打電話給我,說讓我趕快去買長虹。我中午跑到營業部,看了一中午,看營業部的電腦顯示屏上,每十個交割單里就有七八個成交長虹的。 我思前想后,最后,我決定不買。為了這,老婆還和我生了很幾天的氣。當時的長虹30元左右吧,后來一路下跌,05年的時候2元左右了。我當時為什么不買?就是因為我讀過的書里講過一個道理,投資不能隨大流,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是的,我就是根據這一點,覺得當時買入不靠譜,我懷疑這是主力故意放出的消息。我當時并不明白長線趨勢之類的道理,但是散戶的過度追棒讓我極不放心。 現在,我不主張散戶學習的東西,例如像怎么跟莊、波浪理論、纏論之類的,其實我都接觸過學習過,這些東西在我看來沒用,但我是經過自己的實踐驗證,確定它們沒用的。這些彎路,當然不能說走得沒價值,但代價太大。我覺得一般的散戶,還是從一開始就學習價值投資,然后再慢慢提高自己的技術分析能力,最后做到價值與趨勢的統一,這樣的道路,彎路要少走不少。 投資的主要工作,就是學習、思考、決策!決策的好壞,取決于你的學習與思考這兩項工作是不是做好了。學習與思考的目的,是要最終建立起自己的投資哲學體系來。 當你的投資體系已經初步完備,你會感覺投資其實是世界上最輕松的工作。有些人因為厭倦了工作想要辭職炒股,其實真正的投資高手哪需要整天盯盤。業余時間完全夠用。 不要把那種頻繁交易似乎每次都對的投機者當成是高手,這樣的人或許真的有,但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對于散戶而言,長線價值投資才是最好的選擇,躺贏的人生雖然不夠精彩,但卻最為實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青竹的投資哲學 |
|
來自: 新用戶31188447 > 《選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