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佳節,首先祝各位朋友安康,關心蔬菜的同時,別忘了吃粽子。最近行情已經慢慢上了軌道,雖然今天產區還稍稍回落了些,但總體上依然還是不錯的。 老前輩常說農業這碗飯,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好吃,仔細想想確實如此,沒行情有困難的時候就不用說了,就算行情來了,也不能太得意于一時的高光,因為風光背后同樣有陷阱。那么在蔬菜行情好時,為什么也要留心,價格高的同時又藏著哪些風險呢? 市場行情好時,菜價易倒佳 我們大家都知道,蔬菜價格的形成是從批發市場開始的,然后逐漸傳遞到產區,而現在的市場環境,大家都非常之敏感,只要市場一有什么風吹草動,產區馬上就會有變化。再加上中國的菜農往往是賭高不賭低的買貨心態,所以在行情好時,惜售心態明顯,于是供求瞬間逆轉,收貨價格水漲船高,很多時候漲幅超過了市場。 然而批發市場之中,會來自不同區域的蔬菜,一個產區的價格變化,并不會完全影響到整個行情,于是在產區收貨價越來越高的時候,市場價格相反并不會跟隨而上,這個時候,蔬菜價格“倒掛”的情況就出現了。很多種菜的朋友以為批發生意是個穩賺的生意,其實蔬菜批發價格不是批發商自己能夠控制的,就以現在的蔬菜行情來看,已經有不少蔬菜品種出現了價格“倒佳”的現象,不少批發商發貨大幅減少,兩天一車,與人拼車的情況非常普遍。 所以說當市場蔬菜有行情時,這里邊就隱藏著一個大陷阱,那就是價格“倒掛”,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沒有經驗,以為只要把貨收過來,市場價格也會跟著漲的,那你就真的上當了。行行都要交學費的,蔬菜批發這一行,幾乎每個人都要交這樣的學費,只有積累經驗多少,在行情好時,下手才會更加謹慎。老前輩說,菜價低時,像一塊或幾毛的時候,一車貨就算全虧了,也就一兩萬,但菜價高時,像當下五塊六塊的時候,虧個20%,都要虧兩三萬了,小心為妙。 市場行情好時,要看清真假 市場行情是根據一個市場的瞬間供求來決定的,如果某一天因為一些突發的原因市場來貨減少了,那么行情就會漲起來,但是第二天來貨多了,價格又會掉回來,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分析和判斷,千萬不能沖動,一看到價格漲了,就以為“牛市”來了,趕快多收貨賭一把,那么你就上當了。 另外市場價格不是按比例調節的,例如某個市場現在需求量只有供應量的八成,價格就打八折,反之就升20%。其實市場價格十分之脆弱,供貨量有時稍多一時,大家就急著拋貨,價格直線下跌是常有的;反之供應量稍有不足,很多采購商就急著搶貨,菜價瞬間水漲船高也是正常的。其實這個時候,菜價是非常“虛”的,稍有變化,就會被打會原型。 所以當蔬菜行情好時,我們一定要弄清,究竟這個行情是真的還是假的,主要原因在哪,還有供與求相差究竟有多大,如果只是一點點,那就別亂來了。老前輩說,根據這么多年的經驗,冷天往曖天轉換的時候,行情變化時多數為真的,而曖天往冷天轉的時候,行情變化時存在著不少陷阱。 市場行情好時,要留心蔬菜品質 市場行情好,說明肯定存在供貨量不足的情況,那么我們就要了解供貨量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階段性供應不足,還是瞬間,看看是否有大面積自然災害,如果是階段性的,那就會有持續性,如果是瞬間災害的,那這里邊的陷阱就多了,這是大家一定要特別留心的時候。 我們說菜價低的時候,絕大部分蔬菜都是好貨,不好的產品根本就不會采購,而菜價高時,什么貨都會有,而且差貨還挺多。如果自己不留心,或者不明白其中的門道,還是按以前的標準收貨,一方面你可能收不到,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收到一車爛貨,根本不適合自己的客戶,損失是實打實的。 還有行情好時,如果是短時的災害所致,還要留心產品的品質變化,正如當下華南產區遭受雨水影響,有一些蔬菜采收時品質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只要放了一兩天,一下子就壞了,這種損失是致命的。老前輩說,行情好時,收貨才是真功夫,沒有幾年的積累是容易犯錯的,小心“詐彈”是重要的一步。 以上這些是由各地市場批發前輩得來的一點點經驗和心得,當然除了這些,也有很多不同個案,由于具備獨特性,軍師就不在這一一啰嗦了,希望大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己總結經驗和教訓。其實做蔬菜這行就是這么的困難,行情差時這錢不好賺,行情好時也有那么多的陷阱,農業這個行當還是非常復雜的。 時代不斷往前發展,農業肯定也會不斷的進步,當然也需要更多的行業新人,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白農業的獨特性,一方面需要新技術新模式的改變,另一方面也要傳統經驗和教訓的參考。畢竟作為一個這么大規模的行業,一個站在時代風口上的行業,為什么沒有被互聯網一下子顛覆和改變呢? 最后,不管有用沒用, 蔬菜還是講求經驗和總結的,多聽行業老前輩的話,自己多分析多思考,總不會錯的。今天就這么一句:蔬菜價格高時要留心,暗藏陷阱容易虧大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