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學醫 青少年時代的扁鵲,跟著一位名叫長桑君的良醫學習醫術、長桑君發現扁鵲是一個誠懇勤奮,為人正直的青少年,就把自己的醫療經驗和珍藏多年的藥方傳授給他。 在一條大街上,路上行人碰見長桑君,議論說:“他是遠近聞名的醫生,沒有看不好的病,可厲害啦!聽說鄰村的王二都快不行了,就是他給救回來了,太神奇了。”扁鵲目不轉睛的仰望著長桑君,很渴望拜長桑君為師,跟他學醫,幫助一切病人。 長桑君對扁鵲說:"小朋友,如果有興趣,晚上到我的小草屋來一趟吧!”扁鵲高興極了,早早地來到長桑君的茅草屋,長桑君問扁鵲:"今天白天,我看你對醫術似乎很感興趣,你想不想學呀?"扁鵲一本正經的回答:"想,太想了""為什么呢?""我的父母,就是生了重病,沒有能夠得到治療去世的。他們離開我時我很傷心,但又沒有辦法救他們的生命,我想別人失去親人,也會很傷心,我不想這樣,所以我想學醫,想醫治好所有生病的人。”“扁鵲,學醫的道路漫長而且艱辛,要吃盡苦頭,你能堅持嗎?”“我不怕辛苦,再苦再累都要堅持走下去,絕不放棄。” 長桑君收扁鵲為徒,從此二人師徒相稱。長桑君說:"這里有本醫書。從明天起,對照著這本醫書,你就去南山挖一年的草藥,一年后再回來見我。"“是,師父。”扁鵲拜別師父,背著藥簍,來到南山潛心采藥。按照醫書上講的,認識草藥,親嘗草藥,走遍了南山的每一寸土地,認識了解了幾百種草藥,轉眼一年就過去了,扁鵲興致勃勃地回到了師父身邊。 “師父,徒兒回來了。這一年在南山中,徒兒不僅認識了許許多多的草藥,還觀察到了各種草藥的生長環境,知道了草藥的習性。對比著醫書所記載的內容,徒兒獲益良多。”師父說:“嗯,很好,把藥簍放下吧,來拿著這個藥箱,為師要你外出游歷一年,替人們按脈診斷,冶病療傷,一年后再回來吧。” 旁邊一個人說:"剛回來又要出去,這學醫也太辛苦了吧,長桑師父。扁鵲是個孩子呀,這會不會太苛刻了,讓他休息兩天再出去吧。" 扁鵲說:"謝謝大家的好意,師父這樣安排,肯定有他老人家的道理,做徒弟的只要遵從就是,反正就一年很快就會過去的。" 扁鵲背起了藥箱,再次離開了家鄉,這一年,扁鵲走遍大江南北,給各種各樣的病人看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熟悉了各地的風土人情。也讓年幼的扁鵲漸漸成熟起來。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兒,一年又過去了,扁鵲啟程回到家鄉, “師父,師父,我回來啦!”“咦,師父到哪里去了?” 師父用微弱的聲音叫著扁鵲:“扁鵲,扁??"扁鵲淚流滿面:“師父師父,您怎么了?”定了定神,給師父切脈,脈象僵硬,氣血淤塞。“難道,這,師父,師父您中風了,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師父,我,我一定要幫您治好病。”扁鵲從此貼身服侍長桑君,寸步不離。一天,師父呼喚著扁鵲:"扁鵲,到這兒來,過來"扁鵲喜出望外"啊,師父,師父,您的病怎么突然好了?"師父輕聲說:"呵呵呵,我沒有病了。扁鵲,你現在已經成功通過了第三個考驗,三個考驗。第一個考驗的是去南山采藥,這能夠讓你熟悉草藥外形,藥性,特點以及草藥的生長習性,對你以后準確用藥大有好處。第二個考驗,是讓你云游四方按脈切診,幫助病人解除病痛,這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對你斷病治病很有幫助。你有恒心耐心還很細心。我很滿意。” 扁鵲回答:"徒兒在這一年的云游切診,發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還請師父多多教導呢。"師父說:"徒兒,不要妄自菲薄,你還年輕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前兩個考驗。其實還不是最重要的,這次為師裝病。是給你的第三個考驗。"扁鵲睜大眼睛,百思不解,說:"師父您是裝病呀!嚇壞徒兒啦!那是考驗什么呢?"師父語重心長地對扁鵲說:"作為一個醫生,除了精湛的醫術和足夠的耐心,細心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仁慈之心對待病人,對病人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般親切,這才是真正的的好醫生。你在照顧我時體貼入微,我很滿意,能夠看出來,你有一顆仁厚善良的心,將來你一定是一個偉大的醫生,一定有所成就,一定會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 從此以后,扁鵲更加刻苦地學習,十幾年后,成為了一位集醫、藥、技于一身的杰出的全科醫生,奠定了中醫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并有著名的中醫學著作《難經》,為人類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