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這個話題,就要先從我本人這幾年的經歷說起了,15年因為決策性的失誤我的公司倒閉了,一夜之間所有的朋友, 社會關系,人脈,全部離我而去,只留下200多萬的債務,一堆法律文件和債主,還有一個剛剛診斷出先天殘疾的女兒,還好當時我的老婆并沒有離開我。 當時我和老婆把女兒托付給了外地的丈母娘,我們在一個小旅館呆了整整兩天,本來是想放棄了,當時就覺的我們已經沒有一丁點希望了,但是每次想到才1歲的女兒實在下不了這個決心,沒有了我們她那還沒開始的人生注定是悲慘的!兩天后我們做出了一個決定,既然連死都不怕了,還有什么事情能難得倒我們呢?于是我們帶了最后的兩千塊錢踏上了開往一個三線小城的車,到了那邊我們兩人四目相望,不夸張的說我們首先得想辦法如何在這舉目無親的陌生城市活下去,更別說我們還有一個癱瘓在養老院的老丈人,和才1歲的殘疾女兒需要負擔。 因為我的老婆是做設計的,而我之前的工作專業性太強了,在這個三線小城根本找不到工作,所以只能是她先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解決老人和小孩的生活問題,還算是運氣好兩天后她找到了一份適合她的工作不過工資才是原來的一半,畢竟在小地方沒有辦法,付一壓一后帶來的錢只剩下400塊了 這點錢我們倆至少得堅持到她發工資,因為入職時間的原因,算了一下第一次發工資在一個月后,從來沒有下過廚房的我們,開始盤算如何利用好這400塊錢,只能是每周花100,一天不到15塊錢,而且是兩個人! 她每個月有100的飯票,午飯是不夠的,只能用來吃早飯,午飯就回家吃,順便提一句我們找的出租房是在她公司附近,走路也就10分鐘,這樣還能省下交通費,方便午飯回家解決 。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很好奇,兩個人每天14塊錢怎么活下去,那我就簡單的告訴大家我當時是如何做到的,首先不管吃什么至少不能餓肚子吧,那就買米,兩塊一斤的大米,一個人一天吃一斤多,兩個人兩斤半6塊錢,這么算總該夠了吧,還能省下8塊錢左右。畢竟還有工作要做啊,最基本的營養還是需要的,我們一周買一次大米和面粉和雞蛋,當時雞蛋是我們唯一營養輸入的來源,我老婆每天早上單位食堂還能吃到肉包子,我就無所謂了,蔬菜我們開始也很少吃,前幾個月的標配就是5塊錢一斤的醬菜,一周買10塊錢,也就是北方說的咸菜,而我每天中午會做幾個面餅,有時放點糖做甜的,畢竟頓頓咸菜實在是難以下咽,就這樣最基本的生活問題算是解決了。 那么第二步我們該怎么走?老人和小孩的開銷一個月至少7000,當時我的孩子因為先天殘疾急需手術,而且醫生建議小孩還小越早越好,有益于手術后的康復。 而我在這里又是不可能打工賺錢的情況下,只能是想辦法做生意賺錢了,當時沒有交通工具,剛開始就只能靠步行,每天她早上上班,我就把中午她回家要吃的餅做好,我自己帶著兩個出門了解這個新城市,畢竟這是個小城,一天下來也能走個20來公里,一周下來我發現路上看到最多的是騎著電瓶車的外賣小哥,來這里之前可能因為我自己接觸不到這一行,所以從來沒有關注過餐飲和外賣,雖然當時已經是15年了,外賣行業已經開始起步了。 那時我就開始想能不能做餐飲,大家都知道餐飲門檻不高,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周轉快,每天都能有現金流,這是我當時最關注的因素,而且這個小城雖然小但是外來人口多,出租房多,基本外來人口很少在家做飯,這些因素導致剛剛起步的外賣行業一點都不比一線城市落后,就這樣我有了初步的想法后每天來回考察了好幾個市場和區域終于自己明確了方向了,做餐飲! 那么最大的幾個問題來了,第一我們一點點資金都沒有,甚至于買個鍋的錢都沒有,是不是感覺有點異想天開了? 第二,我們倆根本不會做飯啊!當時我們自己每天吃的都是白飯咸菜和餅,就那個餅都是我回憶小時候父母做給我吃,我依樣畫葫蘆,剛開始都是夾生的,不舍得扔掉只能自己硬塞下去,就這樣怎么做餐飲? 好在我還有個優勢,喜歡吃,公司沒有出事之前條件還算不錯,對于大城市的餐飲行業也算是了解的不少,廚房技術含量太高的一定不適合我!現學根本不可能!而且廚房成本核算也是非常專業的一件事,炒菜類的沒法做,在我現場和網上平臺考察了將近一個月后,基本鎖定了餐飲的品種,就做粥,開外賣粥鋪,當時15年,大家都知道就連目前外賣平臺幾家最早的頭部粥鋪品牌都還沒有出現。我當時就想粥這個品類出餐速度快,不容易涼,適合做外賣,而且一家店成熟后很容易復制,可以迅速擴張做連鎖。 就這樣,很快一個月過去了,我老婆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當時真的感覺很久沒有見過這么多錢了,雖然只有6000塊,我們奢侈了一下,買了兩條魚尾巴,記得是3.5一斤。手上有點錢了我們就開始盤算怎樣支配這些錢,女兒那邊先轉2000,老丈人養老院那邊和院長聯系好,說明情況請求諒解,我們晚一個月支付,畢竟我們還有房租和水電要支付,除去這些和預留的生活費,我們添置了一輛二手電瓶車和用來學習也算是硬件吧,因為我只能現學怎樣熬粥,跟著網上的教程學。 同時我也不能閑著,我也要有收入,要不下個月還是不夠開銷更別提開店需要的資金了,從網上找了個我租住區域的外賣站點,送外賣的目的,一是可以多一份收入,起碼收支可以平衡,二是急需開店的資金,三是作為外賣騎手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接觸到最多的外賣商家,可以取經避免后期入坑。當時早就不存在面子問題了,一心就想賺錢。上班入職很快,身份證驗證一下沒有犯罪記錄就注冊好騎手賬號了,第一天就下雨,只會騎自行車的我,哪里會穿雨披開電瓶車,當天就摔了一跤,還好沒有導致餐損,否則就算賠付幾十塊錢我都沒法接受啊, 以前從來沒想過我會窮到如此的地步。二手電瓶車的電瓶真的很差勁,送了4單就沒電了,這也是因為我不熟悉路線,一單一單送的原因,沒電了只能冒雨推回家,這一路心里面真的是翻江倒海五味雜陳,算了一下,4單20塊錢,一個上午啊!不知道那一天才能賺夠開店的錢,雨點打在我臉上,我居然沒有哭! 回到家把電瓶抬到三樓,換下完全濕透的衣服,吃完東西呆坐了一會,突然覺得20塊也是錢,我們每天的生活費也就15塊啊,那時真的覺得錢真的太重要了,以前的我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金錢觀,從那之后我對金錢的觀念完全改變了,買東西開始考慮性價比了,再也不會覺得小錢不想賺了,有點偏題了!不好意思! 外賣可以送到凌晨1點,我就這一組電瓶只能等充滿電再出去跑,每天提著40斤重的電瓶得上下樓18層,腰都疼的受不了,算上送外賣上下樓,一天起碼100多層。當時想如果有兩組或是三組電瓶,住在一樓,是多么的美好!可惜這個只是個奢侈的想法,電瓶不便宜啊! 就這樣慢慢的熟悉了區域,熟悉了區域內所有的商家,也知道這些商家每天的單量了,如何運營平臺的了,這些如果有需要了解的朋友都可以私信我,我會毫無保留的教會大家。 期間我還結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外賣小哥,空閑之余大家會找個熟悉的商家,點上幾個便宜的小菜聊聊各自的經歷,不幸的人生基本都是類似的,直到現在我看到路上的騎手小哥都是非常尊重的,因為我知道太不容易了。簡直就是拿命在換錢。 自從跑了外賣,漸漸的對平臺也開熟悉了,每天有空就會做一些舉一反三的粥來練習,有一天我網上看到有人發布消息,可以代為注冊商家平臺,一瞬間我眼睛亮了!第一反應就是我的機會來了!當天就加了那人,了解了一下,500塊就可以幫我在平臺上開店,但是場地得自己有,大家現在都明白就是擦邊球,但是當時想開店的那種沖動太迫切了,兩天后審核通過了,只需要我后臺點擊一下開店,我的店就能上線了。當務之急我要找到合適的場地,既然不正規就不能平臺專送了,這個時候我4個月的騎手經歷就幫到我了,我可以自己送自己的,平臺抽點也會低很多。找了一套二樓的套間購置了基本的硬件把小孩和她外婆接過來,因為我自己要送餐,出餐的工作只能教給丈母娘了,老婆中午下班回家也能幫忙出餐。 因為我做的早,區域內根本沒有做粥的,雖然是沒有證照但是我用的食材都是每天最新鮮的,量也是非常足,所以我的平臺店單量很好,況且粥的毛利非常高,短短的三個月我已經有了可以開一家門面店的資金了,當時我始終很清楚擦邊球是走不遠的,而且我自己送實在太累了,因為根本沒有順路單,期間為了搶時間被車撞了一次,躺了一周起不來,算起來是我全責,只能認倒霉,說起來都是血淚! 接下來就是找門面,辦證照,買設備,注冊開店,因為我老婆是設計師,后臺裝修和照片我們都是自己做的,這個也是我能順利做起來的一個優勢,包括運營也是非常重要。這里有同行朋友也可以私信和我探討! 新店開起來后從在樓上每天幾十單到開始上百單,到兩百多,三百多單,一直飚到超過500單一天,店門口每天騎手排滿,我算了一下這時離我到這個新城市已經一年了,每天的營業額基本平均在5000左右了,高的時候能到7000。當然了,這時我老婆已經辭職了,兩個人都在店里了,我的丈母娘帶著小孩也回家了,太忙了小孩子在也不方便了。我們開始24小時營業,在這里可能有朋友覺得一年下來撐一家外賣小店出來,太慢了。我破產之前可能也會這么想,但是對于失敗后兩手空空,重新起步選擇一個未知的行業的我來說真的已經拼盡我全力了,其中的苦我想做過餐飲的朋友都能理解…… 這時我女兒已經沒有時間了,手術迫在眉睫,幸好這一年我們沒有白費,終于湊夠了手術的費用了,18萬!我記得動手術的那天非常巧,是我的生日,我想這個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吧!我女兒是先天性耳聾,手術是安裝人工電子耳蝸。開機的那天醫生打開耳蝸的外機,她被突然發出的聲音嚇到了,大哭了起來,因為店不能關,只有她媽媽陪著去,女兒哭了,她媽媽也哭了,可能是我們太艱難了吧!真的太心酸了!但是因為自己的決策導致的這個結果怨不了任何人,在這之前我們從來沒有哭過,但是女兒跟著我們受苦了! 往后的日子就是每天正常開店,期間我還付費去外地學習了燒臘技術,回來以后店里已經有上百個品種了,也雇了7個小工24小時營業了,女兒呢還是和她外婆一起。但是有一件事又不得不得提上日程了,手術完要開始康復訓練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消,期間我在養老院的丈人病危過兩次了,都是要求我們連夜趕回上海,到底是賣了這里的店,全家回上海還是繼續留在外地,賺錢還債,那時我們真的是非常糾結,那時我們的平臺賬號已經可以賣10萬了,因為平臺數據做的非常優秀,下家接手就能賺錢。 最終還是決定回上海,女兒不去康復,手術等于白做,以后就是聾啞人,這個結果我們將來沒法給她交代!丈人身體也是今天不知明天,我們倆在外地也實在放心不下。 前后一年半,從生無分文到開了兩家店(第二家店是我們決定回來前沒多久開的,其實不應該開,白白花了不少錢)每天營業額已經能做到8000了,好好做下去也應該是能年入百萬了,到最后回到了起點,說實話還是很失落的,但是為了女兒的康復我們只能暫時選擇放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