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優秀的孩子,在作業時間過程中腦無雜念心不二用,雷打不動一氣呵成,短時高效。 點擊加載圖片 在早早完成作業后,他們要么開始額外的培優補差,要么早早上床休息,悠閑的享受著一天的充實生活。 而有些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在作業過程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去衛生間,寫著作業還不忘聽歌,結果耗時費力,身心疲憊。在課堂上,他們不是抖腿,就是手中不停玩筆,或者左晃晃右搖搖,還有的直接趴在桌子上的,看似在認真聽講,其實學習低效甚至無效。 透過現象,我們不難看出,這就是專注力的問題。優秀的孩子有很強的專注力,而這些成績較差的孩子,普遍專注力不強。 「專注,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 ⊙高效學習有以下三種方法: ⊙「第一要有強烈的企圖心和美好愿望。」我們常有這樣的感受,當全身心的投入到某件自己欣喜的事情時候,時間就過的飛快,而且事情也做的不賴,這就是專注力集中的表現。 換做孩子,如果他有定要學懂這個知識點的美好愿望,他就會十分用心去解答,如果不會就一定標出,第二天去問同學。當然第二天問了一個同學,結果那位同學也不知道,他要是懶得再問別的同學,那他也不具有強烈的企圖心,心態和行為就散漫了,這就沒有了很好的專注力。 如果他還能不放棄的問其他同學或者老師,那他的專注力一定很強。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學懂知識的美好愿望和強烈的企圖心,而這樣以來,孩子的專注力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培養。 ⊙「第二要努力控制情緒,形成平靜的心理狀態。」我們不難發現,情緒化很重的孩子,專注力都不好,他們容易受到情緒的左右,有時候很興奮有時候又很低迷。 靜生智慧更有利于專注力的培養。中國女排總能在最劣勢的時候實現驚天逆轉,奪得桂冠。記者采訪時,他們說當時心中異常平靜,一點兒都不慌亂,一個球一個球平穩的打,用最積極的心態全力拼殺,甚至都忘了場上落后的大比分。 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孩子時常保持平靜的心態。一個家長一直絮絮叨叨批評自己孩子寫作業太慢,那孩子滿臉痛苦和無奈,在這種情緒之下,孩子怎么能靜心思考,怎么能專注高效的作業呢? 如果心里很浮躁內心不平靜的時候,往往是打開手機聽一聽高原歌曲或者那些輕松的班得瑞,腦中回憶自己走過的名山大川,或者那些歡愉的時光。 讀書也是平靜心態的好方法,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躲到一個小角落靜靜的讀一會兒,書中的場景和文字,會慢慢流進心腦,讓心靈好像經過清流的洗滌,變得透亮透亮的。然后起身發現,生活中的一切都顯得云淡風輕,心中早沒了焦慮或者憤怒,做事就更專注更高效。 點擊加載圖片 ⊙「第三要刻意訓練對自我意識的控制。」我們從幼兒園就要求孩子端端正正的坐,少說多聽,這其實就是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并非一些人認為的抹殺孩子天性。 孩子可以通過刻意訓練自己對自我意識的控制來慢慢增強專注力。比如上課手腳保持不動,眼睛盯著老師講課。起初可能堅持幾分鐘,但當意識到自己思想拋錨后,立馬回神繼續保持先前的狀態,每節課這樣堅持,慢慢的專注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而拋錨的時間就越來越短。 也可以試著讀段文章,先讀三五百的,努力摒除腦中雜念,專心閱讀并概括內容。多次后文章可以加長到1000字,甚至更長,這樣閱讀效率隨著專注度的提升也得到提高。 現在高考語文試題容量的加大,基本只有有一次的閱讀機會,讀完后就開始答題,不可能再會有很多時間容許你讀第二遍,這就要求孩子有很高的專注力,當然試卷閱讀容量的加大,本身就帶有培養學生專注力的目標要求。 「對孩子來說,專注,是最高效的學習的方法,對成年人來說,專注,是人生充實而愉悅的方式,是益壽延年的養生大法,那些一心搞科研或者一輩子熱衷一件事的人,都活出了生命的質感和長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