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稻盛和夫的至上智慧: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

     昵稱535749 2020-06-28

    礪石商業評論 · 3小時前

    “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評論”(ID:libusiness),作者:稻盛和夫,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來自『礪石商業評論』的《礪石讀書》專欄。本期推薦的書籍是日本著名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先生最新出版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托》,這本書總結了其在八十多年人生中求證的至上智慧。本文節選自該書的核心精華第二章,由『礪石商業評論』原創首發。在這部分,稻盛和夫先生通過回顧其一生的重要時刻,向我們揭示了做人、做事動機良善的重要性,并鼓勵我們只要“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

    為什么只有“紙袋行商”獲得了成功

    從少年時代起,經歷青年時代,一直到踏入社會,我做什么事情都不順利,我的人生是挫折和失望的連續:小學考初中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臥病在床、高中考大學失利,此后的就職也很不如意。

    但是,有一件事情卻極其順利,令人吃驚,宛如穿過烏云的一束陽光。那就是我高中時代所從事的“紙袋行商”。

    我們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前開始就以印刷業為生。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家宅和工廠都在空襲中被燒毀。

    以前一直辛勤工作的父親,因失去房屋而失魂落魄。母親賣掉自己的和服等物品,辛苦籌措,支撐貧困的家庭,養活家人。

    即使在那種境況下,上高中的我依然無憂無慮,放學后只顧著和同學們去空地玩棒球。看到我這個樣子,母親發火了,有一天她這樣對我說:

    “你跟那些和你玩的同學不一樣,我們家境不寬裕。上了高中,你還只顧著玩耍……”

    看到母親悲傷的表情,我大受刺激,決心“幫扶家計,守護家人”,并向父親提出制造和銷售紙袋的建議。

    以前,我們家經營印刷作坊,同時,也做紙袋。父親用菜刀一樣的大型刀具把一大疊紙一下子裁斷。周圍受雇的阿姨們將裁好的紙張折疊,涂上糨糊。

    我想起年幼時看到的這種光景,就請求父親再次制作紙袋,由我外出銷售。

    平日里是放學后,周日則是從早到晚一整天,我將父親制作的大小十幾種紙袋裝進大竹筐里,放在自行車的后架上,沿街叫賣。

    最初,客戶是街邊的甜品店,我隨意兜圈子,走到哪兒算哪兒。后來自己開動腦筋,將鹿兒島市內分成七個區域,以一周為單位,按順序走動。另外,我還將紙袋放在批發店里,委托他們代銷,他們賣掉多少,我就收多少錢。如此這般,我想了許多點子。

    不久,別的點心批發店也紛紛下單。父親和我忙不過來,甚至還雇人幫忙。而且,據說由于我們的紙袋在市場上暢銷,當時從福岡來的紙袋商竟然撤退了。

    作為一個完全外行的高中生所從事的買賣,這稱得上是很大的成功了。這可以說是我作為經營者的原點,是珍貴的體驗。

    那個時期,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不順利,唯有紙袋生意獲得了成功,這是為什么呢?多年后我回顧當時的情況,思考成功的理由時,忽然悟到了一個道理。

    其他的事情,幾乎全都是為了自己:滿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護,或者是希望獲得別人的好評。與此相反,只有紙袋行商出于幫扶家計、守護家人的目的,是從“關愛他人”出發的行為。就是說,其中蘊含著“善意的動機”。

    在利他的地基之上,建立成功的大廈

    如果動機是善意的,事情自然就會朝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動機是利己的,或者是邪惡的,那么不管多么努力,事情都無法順利推進。

    在風險企業的創業者中,以獲得財富、博取名聲為目的而開創事業的人不在少數。

    但是,如果企業經營的“引擎”僅僅置于追求經營者的私利私欲、功名心或名譽心之上,那么,即使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企業也終究無法長期發展壯大。

    所謂動機,也可以說是推動事物前進時的“地基”,有了不可動搖的牢固地基,就能在其上建立宏偉的建筑。相反,如果地基不牢靠,卻想建造豪華的房屋,那是無法成功的。因此,如果動機不純,凡事都無法順利推進。

    京瓷創建之初提出的經營動機是:把我個人的技術發揚光大。讓我開發的精密陶瓷技術廣為人知,并用這個技術制造優良的產品,這曾是京瓷公司的使命和存在的意義。

    換句話說,創辦京瓷公司,是為了實現我作為技術人員的個人夢想。

    但是,創業第三年的某天,發生了一件事,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存在的意義。

    十余名上一年剛錄用的高中畢業的員工,突然來到我的辦公桌前,排成一列,遞上一紙“要求書”,態度強硬。

    其中羅列了加薪、獎金額度等待遇改善以及未來保障等要求。他們說:“如果不答應這些要求,我們就全體辭職。”

    成立不久的公司,沒有什么實力,對他們的要求不可能照單全收。而且,對無法兌現的事情做出承諾,是不誠實的行為。

    我把他們帶回我當時的住所,那是只有三小間的市營住宅。我拼命說服他們,經過三天三夜的促膝長談,最后,他們總算全都理解了我的想法,接受了我的意見。但是,那一夜我卻失眠了。

    “所謂企業經營,難道是這樣的嗎?我竟然走上了這條艱苦的道路!”我心里既迷惑又后悔。

    前面講過,我出生長大的鹿兒島老家以及父親經營的印刷作坊,都在“二戰”臨近結束時遭空襲被炸毀了。戰后,母親靠著變賣和服等手段,讓七個孩子吃上了飯。

    在這樣的家庭中,只有我一個人提出“非分”的要求,讓家人花錢把我送進了大學。因為這個緣故,參加工作后,我一直往老家寄錢,從未間斷。

    連自己的家庭都照顧不過來,怎么還要照顧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員工、保障他們將來的生活呢?這樣一想,我甚至有了后悔的念頭:“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辦公司了。”

    但是,經過徹底思考,我得出一個結論。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這才是公司的使命,這才是企業經營的意義。

    悟到這一點,下定這個決心時,我如釋重負,猶如撥云見日一般,心中透亮了起來。于是,我心思一轉,確定了公司的使命: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

    首先為身邊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這一系列事情成為契機,讓我完全放下了創業之初所懷抱的個人動機,將京瓷的存在意義從“利己”轉變為“利他”。可以說,那就是我作為經營者重生的瞬間。

    如果我堅持以前的理念——公司的存在是為了將自己的技術發揚光大,京瓷恐怕就不會有今天這樣巨大的成長發展了。

    京瓷后來的急速成長,就建立在“追求全體員工的幸福”這一堅實的利他基礎之上。

    公司首先就是為了在其中工作的員工而存在的。企業經營的目的,就是實現全體員工的幸福。這是企業經營中最為根本的利他精神之所在,用這樣的理念去經營企業,就能與員工產生共鳴,獲得他們的認同,他們就會不惜一切努力予以協助。

    講到“利他之心”時,如果一下子上升到“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等宏偉高尚的理念,那么從公司一般員工的角度來看,那就成了與自己無關的“他人的事情”。這樣的話,就無法點燃他們的熱情,他們就不會不遺余力、拼命工作。

    “利他”這個詞的意思本來就很簡單。“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為自己”放后面,優先“為他人”。比如,思考為了鄰居可以做些什么,盡己所能做一些關愛對方的事情。利他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絕不是什么需要大張旗鼓的行為。

    如果有家庭,首先就要做一些讓家人幸福的事情。如果在工作,就要為職場同事、為客戶做力所能及的事。此外,還要盡可能為自己所在的街道和地區做有益的貢獻。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細小,都是利他的行為,在利他的行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樣綻放,由此,再向著人最高尚、最美好的行為進一步擴展。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說到最早的利他行為,我就想起小學時代,我作為孩子王,帶著幾個小伙伴到處玩耍的事情。

    放學回家,扔下書包,到處玩耍。母親總是為我們這群頑皮的孩子準備好點心——滿滿一鍋蒸好的紅薯,這在當時算是奢侈的美食了。

    一看到熱氣騰騰的美味紅薯,忍不住就要伸手。但我硬是忍住這種沖動,先分給小伙伴們,再把剩下的留給自己。

    現在想來,那就是作為孩子王的我,當時所能做的最大的利他行為了。

    他人優先,將自己放在后面,這是做人的樸素而單純的行為。

    而這種微小的行為,對于我而言,就是利他心的萌芽。

    利他的行為會讓自己受益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宇宙中儼然存在這樣的因果法則。

    這個法則還可以用下面的語言來描述。

    宇宙中吹拂著利他之風。只要揚起巨大的風帆,借助這陣利他之風,人生之舟就能駛入美好命運的潮流,就能被導向幸福的方向。

    這時,接受這陣風的風帆就是利他之心。用親切的關愛之心做事,人就能充分借到利他之風,人生之舟就能動力十足,朝著幸福和成功前進。

    在企業經營的世界里,當我們強調“利他之心很重要”時,我們一定會聽到批評和反駁的聲音:在嚴酷的商業社會里,靠“利他”、靠“關愛之心”之類的東西,能經營好企業嗎?

    然而,正因為是在熾烈競爭的商業世界,所以“體諒他人之心”,也就是利他之心,才特別重要。

    這是因為,以利他之心發起的行動,早晚會結出善果,并返回自己身上。

    在三十多年前有這么一件事,當時,京瓷出手救助了一家陷入經營困境的風險企業。

    那是一家生產、銷售車載對講機的企業。車載對講機在當時很流行。正好那時美國掀起了無線通信的熱潮,趁著這股勢頭,這家企業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迅速成長。

    但是,當這股熱潮退去之后,這家雇用了幾千名員工的企業立刻就陷入了困境。于是,經人介紹,他們請求我的幫助。

    京瓷與這家公司合并以后我才知道,這家公司中有一個思想偏激的工會組織。工會成員們不好好工作,把熱情都傾注在“工人運動”上。他們多次態度強硬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為他們要求的內容都極不符合常理,所以我一概拒絕。

    自己的主張通不過,他們很憤怒。于是他們開車結隊,來到京都,在街頭展開宣傳活動。

    他們在京瓷公司和我家周邊張貼傳單,污蔑京瓷公司和我個人。

    他們開著宣傳車通過京都的主要街道,用高音喇叭對我誹謗中傷。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年。

    但是,對他們的這些行為,我并沒有采取對抗措施,我把心血傾注在這家合并公司的重建事業上。

    一直到這些人離開公司為止,經過了長達七八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蒙受的損失和困擾難以估量。然而,我不吐一句怨言,不發一聲牢騷,只是一心一意為員工,拼命提升企業效益。

    這樣做的結果是,這項虧損的事業終于開始盈利,員工們在工作中充滿了自豪感。這家公司后來成了京瓷機器制造事業的一部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十幾年后,京瓷又吸收合并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復印機公司,它成了京瓷的子公司,于是京瓷幫助它重建。承擔重建工作的核心人物,就是我們當年煞費苦心、努力重建的那家風險企業的原廠長。

    他成為這家子公司的首任社長,在就職致辭中,他說:

    “我曾經是被救助的一方,現在站到了救助別人的位置上。我禁不住產生這種感覺,命運是多么不可思議啊!”

    這家復印機公司從那以后業績大幅提升,作為京瓷集團的一員,為集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曾經,盡管我拯救了一家企業,卻因為一部分過激的員工而大吃苦頭。但我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為了員工,一心行善,拼命努力,最后因緣際會,好的結果又回到了我身上。

    不與心術不正的人交往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不管是在商業方面,還是在人生的其他方面,可以明言:凡是依據“讓對方受益”這一基準所做的判斷,都獲得了成功。

    但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優先思考對方的利益當然很好,但如果對方心術不正,我們應該如何是好呢?只要踏入社會,就會遇到很多心懷惡意的人,你用‘利他之心’待他,他卻變著法兒把你當作他的獵物。”

    有這種擔憂的人恐怕很多吧。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的意見可能是對的。但我還是認為,就連心懷惡意的人,也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靈吸引而來的。

    過去,曾有許多人前來訴苦,要求我幫他們出主意。有人還哭訴說:“遇到了那么壞的人,倒了那么大的霉。”但仔細追問前因后果,就會發現,此人與他說的壞人半斤八兩,他對別人也做過類似的壞事。

    所以,我這樣對他說:“你說什么呢?你自己不也做了同樣的壞事嗎?正因為你平時心里盡想壞事,所以才把壞人壞事招了過來。”

    “心不喚物,物不至”這一法則在這里同樣適用。身邊出現了居心叵測、欺騙別人的人,是因為自己和這種人有同樣的心靈。如果認真磨煉靈魂,心靈變得清澈美好,那么,我們周圍人的心靈也同樣會變得美好。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必須承認,自己心靈的修行還遠遠不夠。

    話雖然這么說,但心術不正的人真的出現了,該怎么辦呢?最好的辦法是遠離他,不與他發生關系。如果交往后對他心生疑慮,那就找個理由不再與他見面。如果他想加害于我們,那就堅決斷絕關系,一概不再與之交往。

    最不應該的是,針對對方的所作所為,我方也考慮這樣或那樣的對策,為了損害對方而玩弄陰謀詭計。一旦我們這么做了,我們自己的心靈也會變得與對方一樣骯臟,墮落到與他們同樣的水準。

    經營企業時,有人甜言蜜語,介紹一些似乎可以輕松賺大錢的項目;有人道貌岸然,目的是利用別人,欺騙別人。這樣的人層出不窮。如果我們的內心被欲望蒙蔽,很快就會跌入他們設下的陷阱。

    所以,悅耳動聽的賺錢建議、投人所好的商業項目,每當有人向我進言,我都視其為“惡魔的耳語”,不理不睬。警惕被這種人玷污自己的心靈。

    同樣,對于我認真投入的事業,有人無端批判,有人拖后腿。對于這些人,我的態度也一樣:不加理睬。

    當日航的重建工作進展超出預料、開始獲得較大成果時,我聽見的不僅僅是稱贊和祝福,還有莫名其妙的批判和誹謗中傷。此外,我還看到過內容與事實不相符的報道。

    但是,我命令周圍的干部和相關人員,對那些惡意的聲音,一概不去聽,不把它們當回事。因為如果有反駁那些誹謗中傷者、要戰勝他們的想法時,我們自己的心靈也就被玷污了。

    毫無根據地中傷他人的那些人,我們只要置之不理,相應的報應自然會落到他們頭上。

    即使這種人靠近我們,只要我們不去附和他們,也不去對抗他們,他們不久就會靜靜地離去。

    只有善用能力,才能充分發揮

    在心靈的深處,存在著“靈魂”,應該說,這是我們存在的本源。在靈魂的深處,存在著無比美好、無比純粹的“真我”。這在前面已經說過。

    所謂真我,可以說就是關愛他人、為他人盡力的“利他之心”。但是,存在于我們靈魂中的,并不是只有真我。

    只要自己好就行,哪怕排擠別人也要讓自己獲益、讓自己幸福,這樣的“利己之心”也存在于我們的靈魂之中。相對于“真我”,我們可以將其稱作“自我”。

    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心靈中,同時存在著相反的、相互斗爭的真我和自我,即“利他之心”和“利己之心”。

    只顧自己的自我,是本能性的東西,也是我們生存所需的欲望。沒有它,人就根本無法生存。

    雖然程度上有差異,但我們不得不具備本能的欲望和“利己之心”,這就是人的天性。

    而我們凡人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降低自我,即“利己之心”所占的比例;盡可能增加真我,即“利他之心”所占的比例。而這正是磨煉心性,也就是提升人格的過程。

    講到這里,我想起了山下泰裕先生。他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柔道項目的金牌獲得者。在日本柔道界乃至體育界,他是一個領袖式的人物。山下先生自孩提時代起,身材就特別高大,是一個力量充沛的活潑少年。據說他常因調皮搗蛋受到老師的訓斥。

    由于太過調皮,父母很擔心,便讓他練習柔道,希望通過體育活動消耗他多余的精力。柔道這種運動,只要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不管動作多么劇烈,都不會受到指責。

    少年山下因此如魚得水,他迅速提升自己的運動才能,其人格也得以快速提升。

    多年以后回顧這個過程時,山下先生述懷道:“日本現代柔道的創始者嘉納治五郎先生講過‘精力善用’這句話,我的父母可能就是用這句話,確定了我人生的方向。我將這句話換成‘能 力善用’‘熱情善用’,直到現在,我都在用這話不斷勉勵自己。”

    所謂“善用”,就是基于“利他之心”使用自己的能力。究竟是基于“利己之心”(也就是只顧自己的動機),還是基于“利他之心”(也就是為他人盡力的動機)去使用自己的能力,其結果會有天壤之別。擁有的能力越杰出,情況越是如此。

    杰出的能力或精力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將其用在正當的方向上,可以讓人實現正確的、巨大的成長;如果將其用在錯誤的方向上,就會使人誤入歧途。同樣的力量,是善用還是惡用,將使這個人的價值發生很大的變化。

    消滅太過龐大事物的、宇宙的另一種力量

    在經營企業時,動機如果僅僅基于欲望或金錢,那么不管企業一時獲得多大的成長,這種成長都無法持續。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認為,這是宇宙中的兩大力量發生作用的結果。

    前面已經闡述過,宇宙的大原則在于成長發展。宇宙中充滿能量,這些能量一刻不停地推動一切事物進化發展。

    但實際上,宇宙中還存在著另一種巨大的力量,這就是保持和諧的力量。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如果所有事物都只有成長發展,就會出現太過龐大的事物,使整體的平衡無法維持。

    如果事物變得太過龐大,它們就會在保持和諧的這一力量的推動下走向崩潰。這也是宇宙中儼然存在的法則。

    例如,地球上最初繁茂的蕨類植物,由于過于繁茂,結果衰退了。恐龍也是一樣,它們曾一度遍布整個地球,卻由于氣候環境的變化而滅絕了。

    縱觀世界歷史,那些盛極一時、不斷擴張領土,變得太過龐大的國家和民族,此后或是衰退或是滅亡,這類例子不勝枚舉。

    急劇膨脹、變得太過龐大的事物,在其成長達至頂峰時,保持和諧的宇宙潮流就一定會讓它們走向崩潰和衰退。然后,這種宇宙潮流會修正軌道,讓那些事物回到應有的、規模適當的狀態。

    不管個人還是企業,凡是遵循成長發展的法則、拼命努力者,自然就能得到發展。所以,拼命努力工作,就能實現大的成長。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如果忘卻謙虛,“欲”令智昏,盲目擴大,那么平衡就會被打破。太過龐大的事物,在宇宙保持和諧的法則下,就會自行崩潰。

    不管個人還是企業,一時風生水起,發展驚人,以迅猛勢頭走上了成功之路,卻以某個時間為界,轉向衰落之路。這種情況之所以經常出現,其實就是因為宇宙這一機制在發揮作用。

    擴張和成長到了最后就會破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成長的同時,保持和諧就非常重要。

    保持和諧,對企業而言,首先就要努力追求員工的幸福。這一點基本實現以后,就要將貢獻的對象擴展到客戶和供應商,擴展到當地社會,最終竭盡努力,謀求社會整體的幸福。

    為此,必不可缺的就是“親切的關愛之心”,也就是利他的精神。只要以利他精神為根基,不忘謙虛,不忘和諧,努力成長,那么,宇宙就一定會給予援助,成功和發展就能持續。

    大自然教給我們“知足”的生存方式

    在保持和諧的同時成長,這種生存方式的好榜樣,我們在自然界里就可以找到。

    弱肉強食據說是自然界的法則,然而,哪怕是百獸之王獅子,在一次捕獵成功、填飽肚子之后,在一周左右的時間里,即使獵物就在身旁,它們也不會發起襲擊。因為獅子本能地知道,如果貪得無厭,為了滿足欲望而肆意捕殺,那么獵物減少就會危及自己的生存。

    京都大學的靈長類研究學者伊谷純一郎先生告訴過我這樣的事情:一般認為黑猩猩是草食動物,但有時候它們也會襲擊牛羊等大型哺乳動物。因為動物性蛋白質營養高,味道好,所以整個族群都會興高采烈地一起享用。

    既然是這樣高價值的食物,那么經常捕獵動物不是很好嗎?但黑猩猩不這么做。捕獵的頻率雖然不確定,但僅僅是“偶爾” 而已。據說它們捕食只是為了補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營養,因此,它們不會過度捕食,不會貪得無厭。

    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感受到自然界中存在著人類世界所沒有的“節制”。為了生存,動物需要做出最低限度的努力,但是,讓欲望過度增加,動物中絕對沒有這樣的行為。它們都具備“知足”的本能。

    此外,伊谷先生還跟我說過這樣的事情。

    在非洲調查時,他看到當地人的村落用所謂燒荒農業的方法種植芋頭等農作物。在焚燒森林開辟農田的燒荒農業模式下,當地人在一處地上耕作收獲不能超過兩三年,如果連續耕作更長時間,土地就會失去養分。

    所以,據說,在一塊土地耕作兩三年后,他們會在下一塊土地上繼續燒荒造田,播種并收獲。連續耕作兩三年后,他們再移動到下一塊土地上,如此周而復始。

    但是,他們不會把燒荒的區域無限擴大,比如輪作過十塊土地之后,他們又會回到最初的那塊土地。因為到了那時,最初燒荒的那塊土地已經積蓄了足夠的營養,森林也重新繁茂了起來。

    有一次,伊谷先生他們再度來到每年都要訪問的村落。平常,村里人都會用豐盛的食物招待客人,但這次他們卻不好意思地說:“今年食物很欠缺。

    詢問原因才知道,這一年,多國的調查隊來訪,村子里每次都拿出好吃的款待大家,結果自己的口糧卻不夠了。伊谷先生覺得過意不去,將帶來的食物分了些給他們。這時,他心中浮現了一個問題,并直接問了出來:

    “如果食物不足,多燒荒,多耕作不就行了嗎?”

    村落的長老回答說:“那是神不允許的。”

    他們知道,如果無限制地放火燒林,就會破壞大自然的再生能力,那就等于給自己套上絞索。在原始環境中生存的人們,明白“知足”這一自我節制的道理。

    減少欲望,構筑以關愛為基礎的文明

    西鄉隆盛觸怒藩主后被流放到南方遙遠的小島上。在島上,他給當地孩子教授學問時,有一個孩子問道:“一家人如何才能和睦相處?”對于這個問題,西鄉是這樣回答的:

    “大家各自減少一點欲望就行。”

    比如,有好吃的,不能一個人獨占,而是和大家分享;遇到高興的事情,和大家分享快樂;遇到悲傷的事情,大家一起悲傷,相互安慰,相互支持。不懂西鄉這句話,就無法建立和睦的家庭。

    西鄉還用“愛己者,不善之最也”這句話,有力地摒棄愛己之心。人的過錯、傲慢、事業失敗,都是過分的愛己之心生出的弊端。

    愛己之心、私心、利己這些對于自我的執著才是人類欲望的真實面目。所以,能減少多少這類欲望,就能從心中除去多少自我,真我所占的比例才能相應擴大。

    到目前為止,經濟是以欲望和利己為杠桿發展的。但到了今天,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弊病日益突顯,這是迄今為止無法解決的問題不斷堆積的結果。今天,人類所構筑的文明,已經走到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關頭。

    拿糧食這個問題來說吧。地球這個星球上,如果所有人都放開肚皮吃飯,那么糧食能夠持續供應嗎?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能源問題也一樣。隨著欲望的增長,能源的使用量不斷攀升。

    明知這樣下去會導致毀滅,人類依然任憑貪欲不斷膨脹。這就是人類的另一面。

    時至今日,我們或許已經到了這樣的時期,即必須再次學習并掌握“知足”這一思維方式。

    如果說迄今為止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文明是以“還要更多”這種利己的欲望為原動力,獲得了進步發展的話,那么,從今往后的文明就應該轉變為讓他人更幸福、讓社會整體更好的,以利他為基礎的文明。

    10 上天賜予的財富和才能要回饋社會

    基于利他之心生活,就是祈愿他人好,就是為社會、為世人盡心盡力。我認為,這才是做人最崇高的行為。基于這樣的人生觀,我開始將自己擁有的財富回饋給社會。創辦稻盛財團,設立京都獎就是這樣的舉措。

    京瓷股票成功上市,我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巨大財富,這讓我頗感困惑。我開始認識到,財產絕不是我個人的私有物,不過是社會暫時委托我保管的東西而已。

    那個時候,我有幸獲得了一個獎項,是頒發給為技術開發做出貢獻的人的獎項,受獎時我突然意識到:我不應該是獲獎者,而更應該是頒獎者。

    以此為契機,我創設了京都獎,準備將自己意外獲得的財富盡量回饋給社會。

    獲取利益或財富需要用正當的方法,同樣,使用它們也要有正確的方法。從正確的為人之道出發,最好的“散財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將通過企業經營獲得的財富用在自己以外的、“為了社會,為了世人”的方面,將財富再次回饋給社會。

    出于這樣的思考,我用自己的私有財產設立了稻盛財團,以財團的基金為基礎,開始了京都獎的運營。

    京都獎的頒獎對象為尖端科學、基礎科學和思想藝術三個領域中的杰出人才。這是因為我認為,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同時,人類精神層面的進化也非常重要。這兩者可以說是人類文化、文明的表和里,抑或說是陰和陽。只有這兩個方面平衡進步,才稱得上是人類真正的進化。

    值得感謝的是,創立之后,經過35年的發展,京都獎成為能與諾貝爾獎媲美的、被廣泛認知的國際性表彰事業。

    同樣,作為經營者,一路走來,我積累的經驗也應該回饋社會,為此,作為道場,我創辦了“盛和塾”。35年來,我不斷向年輕的經營者們講述、傳授我的經驗和思想。

    盛和塾的開始,是因為京都的年輕經營者們在聽完我的一次講演后,懇請我務必向他們傳授經營之道。

    剛剛開始時,只是在晚上的空閑時間,大家邊喝酒邊交流。后來大阪的經營者們也要求參和,并取了“盛和塾”這個名字,此后,我們的活動范圍擴大到了大阪、東京、神戶等地。

    盛和塾主要是傳授經營哲學和具體經營方法的場所,這種哲學和方法是經營者應該掌握的。這也為經營者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大家聚集一堂、侃侃而談、坦誠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盛和塾的活動范圍逐漸擴大。

    盛和塾的活動,我始終是義務舉辦的,這其中蘊含著我自己作為經營者的思考。

    27歲創辦京瓷時,我不過是一介技術人員,沒有機會向任何人學經營。我一直是邊學邊做,反復試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摸索企業經營的方法。

    現在,中小企業占日本企業總數的99%,這些企業的經營者們和我當初一樣,不知道什么是經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學到經營的本質。

    當然,在大學里可以學習經營理論,有些學校或許還會傳授經營者的經驗或竅門。但是,對于經營來說,非常重要的心靈應有的狀態是什么,卻沒有地方可以學。

    對于這些經營者,我至今積累的體驗和智慧多多少少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吧。基于這種想法,我開辦了盛和塾。

    雖然日本盛和塾在2019年就終止活動了,但它已經走出了日本,擴展到中國、巴西、美國等國家,塾生人數達到了13000人左右。

    盛和塾從設立開始,已經超過35年,我已經講完我要講的一切內容。我祈愿,塾生們能從心底接受我以“善意的動機”向大家傳授的內容,并在各自的舞臺上加以實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新婚之夜| 国产999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午夜嘿嘿嘿|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国产啪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国产| 久久国产福利播放|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丰满|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在线|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強壮公弄得我次次高潮A片|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有码|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熟妇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青草| 夜夜爽妓女8888视频免费观看|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亚洲男女羞羞无遮挡久久丫| 男女xx00上下抽搐动态图| 999ZYZ玖玖资源站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