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題: 不能匆匆“掃描”考題,而要一個詞、一個詞地在心中默讀考題。這樣,可能強迫自己定下心來, 把命題中的每一個字看清楚。 材料作文審題: 一、故事性材料 ① 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對于故事性材料,原則上幾個人物、幾種態度、幾種做法就可以有幾個立意角度。 ② 在你不能確定哪個角度好時,最好抓材料中已經出現的關鍵詞。如材料中出現了“他在等待中贏來了黎明”,那么我們就使用這個關鍵詞“等待”作為立意,這樣最保險。 ③ 一定要連問自己幾個問題——材料的主角是誰?他的行為或者語言是對是錯?他成功還是失敗了?為什么?這樣一步步靠近問題的核心——我們要干什么,不要干什么。 二、哲理性材料 ① 認真閱讀,看看這段哲理材料分為幾層,講了那些內容。 ② 針對每層,抓住關鍵詞,認真揣摩,確定立意。 三、多則材料 多則材料,求同存異。 求同是為了確定本次作文的審題范圍; 存異是找到每則材料各自的小立意,以便進行寫作。 防止偏題絕招:1、看看你的標題,與材料有沒有直接關系?2、不看標題、開頭、結尾,看看每段的段首句,與材料的關鍵詞練習是否緊密; 二、文體指導: (一)記敘文: 如果寫記敘文,如果你沒有個好故事、抑揚法構思而且巧妙點題,你就要把場面寫得生動活潑(有場面、有細節),文筆優美。如果你對自己的幼兒園和小學生活念念不忘,對初次學騎車、學做飯情有獨鐘,對送來的雨披、書桌上的牛奶潸然淚下;那么,很遺憾的告訴你:你不適合寫記敘文——現在的記敘文,要有情懷、情趣! ■ 記敘文的開頭一定要快捷,不要拖沓。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帶點懸念。 ■ 對于記敘文,你有幾條路可以走——1、全文片段組合寫一個人,通過這個人的幾個言行片段體現這個主題。2、用一個道具一線串珠,寫一篇洋溢著情感的記敘性散文。3、獨白體。4、游記散文。 ■ 不要寫成學習小結一樣的文章。 ■ 你寫的人或者故事必須與你的觀點深度融合,不能是簡單聯系。比如,“品讀經典”,你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我愛看《紅樓夢》,可是媽媽不讓我看;經過一番“斗爭”,最后媽媽妥協了,我終于可以堂而皇之看《紅樓夢》了。這樣寫就屬于簡單聯系,根本未真正體現“品讀”二字。 ■ 記住,開頭要點題,中間見機就點題,而且所寫的故事必須與題目有關。 ■ 結尾再要通過抒情或者議論升華出內涵。結尾的升華一定不能省,2010、2011年高考閱卷時就規定,結尾不生發主旨的屬于偏題。切記!!(最高水平的記敘文可以結尾非常含蓄) ■ 記敘文要不斷用景物描寫來烘托。 ■ 要學會多種技法錯落有致寫作。 ■ 記敘文無論是完整事件還是片斷式,都要注意分段,一篇文章不能低于8段。 ■ 主題要積極健康,選材要有意義:親情、溫情、友情,不屈不撓,勇于進取樂于奉獻,關愛他人,獨立自主…… (二)議論文 在當下的閱卷背景下,我們必須學會有梯度地解讀你自己的論點。議論文優差的重要區別是“深入闡述”和“寬泛論述”。所謂“深入闡述”,就是針對論點作出個性化解讀而且形成一定思維梯度的議論框架,而“寬泛論述”就是只進行事例(實例)填塞堆砌;對已有的說法、道理做看似一致的現象列舉和重復說理;或者針對某種現象泛泛說個不停。 ● 如何形成議論梯度: |
|
來自: 有根浮萍y1sdru > 《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