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有著“天下第一痛”之稱,發作起來,疼痛難忍。 而痛風不僅折磨人,還會嚴重損害肝腎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深夜,58歲的老李,被120救護車,送到了醫院。 躺在擔架上的他,還一直嚷嚷著:"不就是痛風嗎,吃點止疼藥,忍忍就過去了,上什么醫院呢,浪費錢"。 老李的兒子,沒有搭理他,直接找上醫生說:我父親痛風多年了,管不住嘴,現在腰疼的厲害,麻煩你趕快給看看吧...... 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尿酸值876μmol / L,尿蛋白異常,已出現肝腎衰竭。 醫生立刻展開了相關治療,最后,老李被送進重癥監護室,還沒有脫離危險。 老李的兒子,痛哭不已,卻也不解,為何會突然肝腎衰竭,如此嚴重呢? 醫生經過溝通后,了解到了老李的病情,都是“一張嘴”害的啊。 原來,老李雖然時常痛風,但他覺得,除了有點疼,沒啥影響。 而生活中,也從來不忌口,想吃啥就吃啥,本以為自己忍受疼痛,就可享受美食,卻不料,最后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醫生不免嘆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痛風一定要忌口,并且,痛風不單單疼痛,對身體的危害,也十分嚴重,尤其是損害腎臟健康。 提醒尿酸高、痛風的人,身體出現4個異常,及時查腎 異常1:晨起尿液如茶色 清晨第一泡尿液,需要留心觀察。 如果,發現晨尿顏色像濃茶、洗肉水那樣深,則說明尿液異常,尿中可能存在紅細胞,這個時候,則說明高尿酸已經牽連到腎臟了。 異常2:身體出現浮腫 長期的高尿酸,會使腎臟受損,并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影響腎臟的過濾能力,一旦出現水滯留,就會出現局部水腫。 輕者出現眼瞼、小腿等局部水腫,病情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全身性水腫。 異常3:夜晚排尿異常 夜晚起夜次數增多,排尿夜色較深,甚至渾濁,要警惕尿酸超標了。 尿酸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一旦尿酸過多,會損害腎臟功能,影響排尿。 如果,你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需小心尿酸超標,已經損害腎臟健康。 異常4:經常腰痛 夜晚睡眠時,常常感到腰酸、腰痛,也要警惕尿酸高,損害腎臟所致。 在人體睡覺時,尿酸容易形成尿酸鹽結晶,堆積在腎臟,便容易導致腎結石、腎絞痛等,危害腎臟健康,進而導致腰部容易出現疼痛。 如果,尿酸超標嚴重,此時,還容易導致失眠,要格外注意。 尿酸高,防并發癥,少碰三物,多飲三水,做好三不 少碰三物 1、肉湯 肉湯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會導致代謝異常,不利于控制尿酸。 并且,嘌呤易溶于水,食物中的嘌呤容易進入湯中,會使湯汁中含嘌呤水平升高,使尿酸升高,損害腎臟健康。 2、火鍋 一方面,火鍋湯底中本來就含有嘌呤。 另一方面,火鍋的食材牛肉,羊肉等肉類食品,含嘌呤高的食物。 此外,吃火鍋時,還會攝入更多的油脂,不利于代謝,也會導致尿酸升高。 因此,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盡量少吃火鍋,切莫貪嘴。 3、酒飲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劑,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還會抑制尿酸排泄。 此外,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劑維生素B1,兩者發生化學反應,導致體內產生的尿酸過多。 雙重作用下,會導致體內尿酸蓄積到一定濃度,結晶析出,誘發痛風。 所以,尿酸高的人,除了啤酒,任何含有酒精的飲品,都要遠離。 多飲三水 1、白開水 尿酸高的人,要多喝,至少應該達到2000ml。 多喝水,不但可補充水分,稀釋體內尿酸,減少尿酸鹽的形成,還可以增加尿液,促進排尿,增加尿酸隨著尿液排出,減少痛風的可能。 要謹記,多喝白開水,不能用飲料代替,還要小口慢慢喝。 2、金蘭菊葉茶水 金蘭菊,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食材,后被《藥典》錄入。 中醫認為,金蘭菊,有清肝利膽,利尿消腫之效,藥用價值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蘭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并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并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經常用其泡水代茶飲,可促進尿酸排泄,減少痛風發作次數與頻率。 3、冬瓜湯水 夏季,多用冬瓜煲湯喝,也可以促進尿酸的排泄。 冬瓜,具有很好的利水效果,尤其是冬瓜皮,效果更佳。 用冬瓜,帶皮一起,煮冬瓜湯水喝,有助于利尿,降低體內尿酸水平。 做好三不 1、不貪嘴 不想痛風,控制好尿酸,一定要管住嘴。 超高嘌呤食物,能不吃就不吃,如:動物肝、腎、腦、腸、胰腺等。 此外,還有火鍋、魚籽、小蝦、鳳尾魚、沙丁魚鯖魚、牡蠣等。 濃肉汁、濃雞湯、酵母粉、黃豆、小魚干等。 2、不憋尿 憋尿,會導致尿液滯留,尿酸無法及時排泄,會加重對腎臟的損害。 久而久之,尿酸會以尿酸鹽的形式析出,易沉積在腎臟,誘發腎臟病變,增大 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3、不懶惰 懶惰,缺乏運動,會導致身體水鈉滯留,易引發水腫而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尿酸的代謝和排出。 此外,太懶惰,也會導致肥胖的發生,而肥胖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謝。 所以,要邁開腿,走走路,做做有氧運動,不可太懶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