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萱媽媽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幸福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陽光積極正能量,而不良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性格陰郁,充斥著負面情緒,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由此可以知道父母和原生家庭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父母好像有種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而這種天賦只針對于孩子,把孩子傷的遍體鱗傷,自卑膽小,性格越來越不好,而想要孩子越來越自信,父母就要學會好好說話,用語言去給孩子建立自信。 父母經常和孩子說這4句話,孩子越來越自信一:等你哭完了,咱們再解決問題 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更多的父母會說“別哭了,憋回去”,或者跟孩子講大道理,想讓孩子安靜下來,殊不知這時候父母說的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一味地說教還會傷害到孩子。 演員孫儷在育兒方面頗有見解,她曾寫到:“當孩子有憤怒、悲傷、不滿的情緒發生時,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p> 所以說當孩子鬧情緒,哭鬧不停的時候,家長不要講道理,先平復孩子的情緒,跟孩子說:“等你哭完,媽媽再幫你解決問題”,然后給孩子一個擁抱。 二:我們不去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欺負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被欺負的時候,被小區的小朋友欺負,被學校里的同學欺負,而這個時候父母的反應是非常重要的,比較強勢的父母會說:“怎么這么沒出息,打回去??!”父母這樣的責問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比較挑剔的父母會說:“他怎么不打別人,還是你有錯?!?/strong>這樣的話是最傷害孩子的,甚至成為孩子一生的痛。 好的父母會對孩子說:“我們不主動去欺負別人,也不能被別人欺負”,這樣說即讓孩子得到安慰,又讓孩子學會了如何面對欺負自己的人。 三:你的東西可以自己做主 當家里來客人了,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他是客人,你要讓著她,把玩具給她玩一會”,這樣的說法看似沒錯,給客人留足了面子,但是卻傷害到了孩子,正確的說法是:“你的東西你做主,你們可以一起玩。” 這樣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也知道了要有禮貌,長大后不會因為謙讓被欺負,在處理實物所有權方面也更有自信。 四:媽媽相信你,失敗了就再來一次 父母的信任對于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當孩子考試失敗了,或者競選職務失敗了,父母應該已于鼓勵,多跟孩子說:“媽媽相信你,失敗了不可怕,大不了從來一次?!?/strong> 父母的信任感會讓孩子信心倍增,有直面挫折和失敗的勇氣,這樣的孩子輸得起,也贏得漂亮,長大后更有出息。 除了讓孩子越來越有自信外,家庭教育還需要什么?一:原則性的錯誤,要有懲罰 除了鼓勵,讓孩子越來越自信外,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懲賞結合,當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時,例如:不尊重老人,威脅父母,欺負其他小朋友,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等,一定要給與其一定的懲罰,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愛孩子則為其計深遠”,有遠見的父母則是為孩子以后考慮,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當孩子離開父母后也能活下去,這也是教育最根本目的吧。 你認同上面4句話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