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家庭內部的不統一,有的是媽媽這樣做,爸爸就那樣做,有的是爸爸媽媽這樣規定,爺爺奶奶不遵守,就是找機會給孩子放風,表面上的一致內心的分歧,這些都是導致孩子在習慣以及學習各方面養成的不利因素,因為孩子都是喜歡大人放松的教育,一旦給孩子放風了,那另外一邊怎么努力都是徒勞的。 小陳的孩子今年五年級,每次孩子作業沒做完,但是小陳堅持讓孩子做完休息的時候,奶奶總是心疼的說“我孫子已經夠累了,不要再逼他了,我想你小時候都沒這么努力吧”,每次聽到這樣的話語時,因為是長輩,也不好當著孩子的面反駁,只能自己無奈。 而且有時候稍微對孩子嚴格一點,孩子就會說連奶奶都會覺得我很累,我要休息,我要奶奶,平時孩子吃水果啥的,只要孩子要吃,奶奶就立馬要去給他洗,但是爸爸媽媽在的時候總是說讓他自己去,畢竟那么大了,沒必要這樣寵著,爺爺奶奶總是面上和爸爸媽媽一致,但是爸爸媽媽不在的話,就各種寵溺,做作業很累,學習很辛苦,我們就多放松,你什么都不用做,爺爺奶奶來。 這樣的教育讓孩子覺得心里是有依靠的,你們不能這么對我,爺爺奶奶會幫助我,對孩子的性格以及習慣養成都是非常的不利,那么作為家里的所有大人要怎么步調一致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1、首先要和長輩溝通好,一定要一致的對待孩子,尤其是學習和習慣,不能寵溺,放任和寵溺就是害他; 尤其是家里有長輩的家庭,父母規定的長輩如果內心不認同的情況下,表面上是贊成的,背地里卻偷偷的給孩子放風,這樣的教育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原則性要強。 如果長輩有哪里覺得不妥當的地方,需要父母和長輩直接面對面的溝通,求同存異,讓家長的長輩盡量的認可,在教育孩子的原則上不能退讓,但是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2、父母之間對于孩子教育上的分歧,讓孩子無所適從,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利的; 一方面孩子不知道自己該聽誰的,最終得不到好的教育,因為對于孩子來說,父母之間的言行都不一致,孩子無所適從,一方強勢的要壓著另外一方,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失去學習和努力的方向,所以最后受到傷害的還是孩子自己。 換句話說,父母在孩子面前有共識,意見一致,并且積極的引導孩子,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有穩定的是非觀,能學會自我控制,進而形成健康的性格。 3、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美好的家庭氛圍,步調一致;著名演員黃磊曾說,再優質的教育也比不上夫妻同心,給孩子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 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立場和觀點不同,就會鉆空子,孩子也是很會察言觀色,他們懂得辨別父母雙方的說法和立場,哪一邊對自己有利,就會傾向哪一邊,而且會完全傾向對自己有利的一邊。所以教育孩子必須夫妻同心,步調一致。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必須保持全家一致方向的原則,父母,爺爺奶奶一致的步調,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