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過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尸。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 在我國著名的湘籍作家沈從文的筆下,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湘西奇景——趕尸,側(cè)面印證了這項流傳已久的謎團的存在。 ![]()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湖南湘西,除了鳳凰古城聞名全國之外,它的“趕尸傳說”更是令人好奇不已。到底這個是真的確有其事?還是只是天荒夜談?我們一起來看看! 為什么只有湘西有“趕尸”? 中國地大物博,有人會好奇為什么只在“湘西”這個地方有趕尸? 這主要是因為湘西風俗習慣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湘西地處湖南省的西部,主要集中在沅江流域一帶,大多是崇山峻嶺,山上的道路崎嶇。古時的湘西,更是地方貧瘠,交通不便,外出的湘西人若不幸逝世,都會想回故鄉(xiāng)入土為安、落葉歸根。 尸體在最開始的運送過程中,是走的水路,并不需要“趕”的。但由于水路大多水流湍急,旋渦暗礁密布,船只十分容易沉沒。古人又迷信,絕不愿意搭載死人走在險江之上,于是就產(chǎn)生了“趕尸匠”這個職業(yè)。 另外,湘西獨有的環(huán)境,也是令“趕尸“得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其一,只有湘西有“死尸客店”;其二,只有湘西當?shù)厝嗽诼犚娳s尸匠的小陰鑼時,懂得回避。其三,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的路一般都是穿村而過,他們當然不會準死尸入村。其四,湘西人聽見陰鑼聲后,便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guān)起來。否則,若狗被放出來,便會將死尸咬爛。種種原因,令到這種奇特的趕尸行業(yè),只有湘西才有。 尸體是怎么“趕”回家的? 以前因為巫術(shù)的渲染加上科學知識的不普及,很多人以為尸體是施加了法術(shù)才能動起來。但其實“趕尸”并沒有那么玄妙。 趕尸一共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扛尸”,是由趕尸匠用竹竿從尸體腋下穿過,然后將尸體的手臂捆在竹竿上用于穩(wěn)定便于行走,通常趕尸匠會兩個人一起行動,一頭一尾進行趕尸。由于竹竿有韌性會上下跳動,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從遠處看起來,尸體是一蹦一蹦的了。 示意圖 還有一種方法叫做“背尸”,這種方法會將尸體的頭和四肢砍下來背回去死者家鄉(xiāng),身體則被當?shù)匮诼癫辉賻Щ丶遥@樣一來既減輕了趕尸人的負重,又不用像“扛尸”那樣對尸體進行防腐處理,到家之后再用稻草做身體,將頭和四肢拼湊起來再埋葬。 所以趕尸匠要求力大貌丑,能抬得起尸體,也能嚇跑無關(guān)人等。 如今因為觀念的轉(zhuǎn)變、交通的發(fā)達,趕尸也脫去了神秘的面紗,不再像以往那樣神秘莫測。甚至有人把趕尸搬上了舞臺,成為湘楚文化的又一表現(xiàn)形式。 你對“趕尸”有什么印象?歡迎留言給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