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是人們評價食品品質的重要特性,色列首位。在食品加工中,常出現(xiàn)顏色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有褐變。 褐 變 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每年冬天自家制作的香腸總是黑乎乎的,看上去就沒有食欲。而在超市里賣的廠家生產的產品卻是那么鮮紅可愛。 買來的鮮肉都是鮮紅的,怎么做成香腸或咸肉就變得像xiang一樣呢?這就是食品行業(yè)說的褐變。 家庭自制的香腸,說的怎么怎么好吃,我是不愿下口的。 褐變有好多種,比如土豆削皮后表面變色,屬于多酚類氧化褐變;面包焙烤上色,屬于美拉德反應形成的焦糖褐變。肉類的褐變則是與其中的肌紅蛋白(Mb)氧化有關。 肉中的紅色來自肌紅蛋白(Mb),其中的鐵元素為二價(FeⅡ)。當肌紅蛋白Mb中的FeⅡ被逐步氧化為三價鐵FeⅢ,就成為褐色的高鐵肌紅蛋白。鮮紅色逐漸變成暗紅色直至棕褐色。這就是肉的褐變。 紅色 → 褐色 人們很早在制作臘肉或火腿中發(fā)現(xiàn),經過適當處理常會保持鮮紅本色。直到19世紀,這個秘密才被解開。 發(fā)色劑 腌臘肉所用的鹽包括了巖鹽、井鹽、湖鹽、海鹽和海水等,都不是精制鹽。里邊除了氯化鈉(NaCl),還含有一些雜質。其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鉀(KNO3),能讓腌肉呈現(xiàn)鮮紅色澤。 但直接用硝酸鉀,即硝石,并不能馬上令肉色艷麗。而是在腌肉過程中,有些耐鹽細菌將硝酸鹽還原轉化成的亞硝酸鹽,才能使肉色煥發(fā)青春。 我國古代腌肉用鹵水也是同樣道理。西式腌肉培根和中國著名的鎮(zhèn)江肴肉,之所以呈現(xiàn)如此鮮艷的紅色,都是用含硝酸鹽的鹽或鹽鹵促成的。 ![]() 了解了其中的原理,人們在生產中干脆直接加亞硝酸鹽,替代食鹽中難以掌握含量的硝酸鹽雜質。這種純亞硝酸鹽,在食品加工中,屬于食品添加劑的發(fā)色劑。 ![]() 發(fā)色劑 ![]() 也稱為護色劑或呈色劑。本身一般為無色的,但與食品中的色素相結合能固定食品中的色素,或促進食品發(fā)色的物質。 ![]() 和染色劑不同,發(fā)色劑本身一般無色。亞硝酸鹽在腌漬火腿等肉食過程中,會分解生成一氧化氮NO。NO很快會與肌紅蛋白(Mb)中的FeⅡ結合,生成了亮紅色的亞硝基肌紅蛋白,因此呈現(xiàn)出比原來鮮肉還要艷麗紅潤的色澤。 ![]() ![]() 我國批準在肉食中使用的發(fā)色劑共4種:硝酸鈉(鉀)和亞硝酸鈉(鉀)。 ![]() ![]() 硝酸鹽只有在細菌作用下還原為亞硝酸鹽才能起作用。而罐頭食品是無菌的,因此禁止在罐頭食品中使用硝酸鹽。 另外,發(fā)色劑有單獨使用的,也常與助色劑合用。 助色劑 也叫發(fā)色助劑。本身沒有發(fā)色功能,但與發(fā)色劑合用能明顯提高發(fā)色效果的物質。 常用的助色劑有抗壞血酸鈉、異抗壞血酸鈉、煙酰胺等。 ![]() ![]() 亞硝酸在分解出NO的同時,也產生出硝酸HNO3。硝酸具氧化性,能抑制了亞硝基肌紅蛋白的生成。而L-抗壞血酸、L-抗壞血酸鈉等還原性物質,可以阻止硝酸的抑制作用。 額外收獲 亞硝酸鹽用在肉制品中作發(fā)色劑,還有個十分重要的抑菌作用,能抑制各種微生物的增殖,尤對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最特效。 ![]() 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簡稱肉毒桿菌,廣泛存在于土壤中,極易污染食品。該菌可產生神經毒素,造成肌肉麻痹、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死亡率高達30%~50%。 肉毒桿菌中毒(Botulism)就從羅馬文字中香腸botulus來的。 ![]() ![]() 有些影星在臉上注射的除皺針,就是稀釋40萬倍的肉毒桿菌毒素,利用它的肌肉麻痹作用。稍微用多一點,就成蠟像臉了。 肉毒桿菌是最耐熱的致食物中毒菌之一。其芽孢煮沸需經1~6h,或121℃高壓蒸汽4~10min才能殺死。所以罐頭等食品的殺菌效果,都以它為指示菌。它殺光了,其他細菌一般更不會有活口的了。 ![]() 在保存肉類的加工中,亞硝酸鹽對肉毒桿菌的特殊作用,是丟不掉它的重要理由。 另外亞硝酸鹽還有賦香作用,使腌肉獲得安全和耐儲存的同時,又可具有特殊風味,還可獲得更嫩的口感。真可謂一舉三得:護色、防腐和增香。 與食鹽同用也增強抑菌效果。這樣色香味皆有了。 ![]() 雙刃劍 了解亞硝酸鹽的都知道,它也是一種劇毒藥,可使正常的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喪失,導致組織缺氧。因其外觀和味道都很像食鹽,經常發(fā)生誤食而中毒事故。 ![]() 在用于食品護色中,亞硝酸鹽用量過大時,殘留部分也可能會引起中毒。 ![]() 過量的亞硝酸鹽在一定條件下,還會與肉類中的蛋白質代謝產物仲胺反應,生成亞硝胺。亞硝胺有很強的致癌性。 如此,亞硝酸鹽在食品加工中,同時扮演著天使與魔鬼的角色。因此實際應用中,在保證發(fā)色的情況下,添加量限制在最低水平。 ![]() 亞硝酸鹽在世界各國都許可使用,西式肉制品中幾乎全部添加亞硝酸鹽,他們曾經被肉毒桿菌嚇怕了。 同時,各國對亞硝酸鹽的安全問題也非常重視。亞硝酸鹽作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在肉制品中殘留量,各國都有嚴格規(guī)定。 ![]() 我國要求肉制品加工中亞硝酸鹽最大使用量不能超過0.15g/kg,殘留量不得超過0.03g/kg。 ![]() 其實,只有規(guī)范的食品加工企業(yè)才嚴格執(zhí)行劑量限制。一般餐飲業(yè)隨意性很強,也缺乏監(jiān)管,很難保證劑量安全。 有人說,我從不用亞硝酸鹽。Ta可能不知道,亞硝酸鹽使用很廣泛的。不僅用在腌肉上,某些肉類熟食用的復合腌料,以及嫩肉劑中也添加了亞硝酸鹽。不按說明書嚴格控制劑量,一不小心就超標了。 ![]() 另外,亞硝酸鹽在使用中必須混合均勻,防止有的局部過多,有的局部不足,造成安全隱患。 ![]() 食品行業(yè)一直在研究新的發(fā)色劑,也出過一些小成果,比如焦香型乙基麥芽酚、亞硝基血紅蛋白等。但至今尚未有能取代亞硝酸鹽的更好產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