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01 你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 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回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就拿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做對題,要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如果不經常去分析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拒絕做出調整,那么只能叫磨洋工或者叫重復勞動。重復勞動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復地去做對事情結果沒有實質影響的事情。 正如讀大學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疑惑:“我每天除了上課,剩下的時間都泡在自習室,為什么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還是沒有那個每天下課就去玩的室友好呢?” 其實,忙碌和效率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忙完一個活動又忙另一個——事實上可能是以犧牲有效性為代價而維持忙碌狀態的。 他們也許需要重視一些其他的能力:培養選擇性忽視的能力,少做無意義的工作…… 點擊加載圖片 02 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一些不易察覺的小習慣,制約著我們所擁有的時間發揮出最大功效,讓每天用14個小時去工作的我們,一邊“勤奮”地推掉朋友的聚會,一邊“懶惰”地刷新著無意義的新聞。 而結果就成為“我沒有時間做任何事,我甚至沒有時間完成我的工作”。 當然,選擇在自己最有精力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有效的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尋找一天中的額外時間,還要將你的有效時間和你的有效精力匹配起來。 比如,夜貓子最好選擇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晚上來做,晨起人士就在清晨處理重要事情,了解自己的精力巔峰并進行合理利用,這是用更少的時間達到更好的效果的高效原則之一。 點擊加載圖片 同時,對目標最有幫助的事,就是最有價值的事。不要一味地“為了工作“而“工作”,一個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目標,除此之外,要盡可能地“擴大再生活”。 很多人都覺得運動是浪費時間,但研究顯示,運動可使一個人的工作效率提升15%。比如說,跑步,騎車,瑜伽,普拉提,游泳……每天只需要30-60分鐘,就可以使人的管理能力、精神狀態和承壓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高。 03 按計劃地去完成你的清單 每一個小時的計劃,抵得上五個小時的執行,而一筆一畫寫出來的計劃更令自己有想征服的欲望。買一個小黑板用來寫自己每一天的待辦事件,并把它放在辦公桌上,按照計劃專注地去完成清單。 你一天看完1本書,100天看完了100本,而你的記憶力理解力遠不夠支撐你的這種走馬觀花,然后問你記得什么,你1本都不記得。 也許你只適合專心讀一本書,不僅看完了,還看懂看透了,而且還能把書中的內容、寫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上,豐富自己的心靈和精神,那么你是勤奮的,不是“勤奮的懶惰”。 點擊加載圖片 我們總是“做不完”一件事,也許是因為我們并沒有真心實意地“想做完它”。如果想真正達成目的,那去自習室就不要帶手機,處理棘手問題時就不要回復朋友的郵件,熬夜加班時不要隨手開了淘寶,寫著購物清單時就不要不自覺地看起了肥皂劇…… 很多保持高強度的工作以及高效率的態度的人,靠的就是關掉網絡,鎖起手機的“強行專注力”,這也是大多數“勤奮”著的低效率人士所缺乏的能力。 因此,想要真正“勤奮努力”起來,那么你所做的事情,必須能夠讓你更加接近你的目標。 |
|
來自: 昵稱3795481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