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中飄雪
無花果肉嫩多汁,營養豐富,風味甘美。 怎樣扦插繁殖無花果?1)插穗的選擇 選取1年以上生,長勢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長度約20~30厘米,每個枝條上至少保留有2個節,將頂端切掉,并用新鮮草木灰涂抹傷口處,草木灰可以預防病菌感染傷口而引發細菌感染;然后,按照“去二留四”的原則,去掉頂部的2片葉子,保留中下部幾片枝葉,以利于光合作用。 扦插后的無花果枝條,20天左右即可長出根須和葉芽。 2)扦插的方法 扦插繁殖無花果,適宜在3月下旬進行。先把插穗根部用酒精消毒后的刀片切成45度光滑的斜面,并放進生根劑水溶液中浸泡15分鐘撈出,將2/3的枝條部位插入基質,露出枝條的2~3個結節,并用塑料薄膜罩住土壤,留出氣孔,以保持土壤的溫、濕度,并保持土壤微潮,溫度控制在22~25度左右,一般在20~30天左右即可生根發芽。待長出3~5片真葉后,就可帶土團移栽到花盆里。 翌年掛滿枝頭的無花果樹,期待果實飽滿成熟的時刻 如何防止無花果落果?無花果管理比較容易,病蟲害較少,但如果養護管理不當,則會出現結果少或落果的現象。所以,為了得到更多的果實,在栽培養護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陽光要充足 無花果是喜陽植物,尤其是在坐果期間,應當有充足的太陽光照曬,平時養護當中,應放置在南向陽臺、窗臺等處,每天至少應有6小時的光照,這樣它才能長勢旺盛,結果多; 2)施肥要恰當 無花果喜水、喜肥,營養生長期主要以施氮肥為主,而坐果期應以多施磷鉀肥為主,以促進果實的繁育成熟;如果氮肥過多,缺少磷鉀肥,就會發生營養不平衡,而出現枝葉茂盛不結果的現象;或者坐果率低的毛病。 一般是在4月~5月份施以氮肥為主,如腐熟的餅肥水或花多多1號緩釋顆粒肥料;而到了初夏的6月份開始,就應該施以磷鉀肥促果,如噴灑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或盆面撒施花多多2號緩釋顆粒肥料等。 無花果即將成熟,需要隨時進行采摘 3)修剪宜及時 修剪對無花果結果來說是很重要的,為了保持養分平衡,必須使枝條均勻分布,疏密適中;春季發芽前,應進行1次修剪,以后萌發的新梢,還應適當摘除一些,以防止其徒長,從而可減少養分的過度消耗,有利于它坐果。 4)要及時采摘 無花果的果實具有逐漸成熟的習性,因此要及時予以采收,否則會大量的落果。此外,風力過大、大雨澆淋、土壤過濕而排水不暢、掛果太多等,都會引起落果。所以,應該在這些方面多加注意,及時做好養護管理,以免造成落果的損失。無花果的品種很多,果實的大小、形狀、品質差異很大,要注意選擇,才能得到理想的收獲。 掛滿枝頭的無花果,具有逐批次成熟的習性。 無花果扦插后的養護方法:1)栽培土壤的選用 無花果適應性強,對土壤沒有挑剔,但如用疏松透氣、肥沃瀝水的沙質壤土栽培,則會使其生長的更加茂盛。家庭陽臺上養殖無花果,應選用富含腐殖質、排水性良好的沙質壤土,盆栽可選用田園土、泥炭土、珍珠巖各1/3混合配制,并加入10%左右腐熟透的羊糞球或家禽糞做底肥;使壤土更加肥沃,以促進無花果生長旺盛,結果更多。 2)施肥要充足恰當 無花果喜肥,每年在萌發新葉芽之前,或者是在春天翻盆換土壤時,要多施入基肥;不換盆土也要在盆內壁四周的壤土中挖溝,多釋放些腐熟的有機干肥料或花多多2號,每盆無花果植株,撒施20~30顆粒的緩釋肥即可,這樣可以保證無花果年年都能掛果。 3)澆水應保濕忌澇 無花果比較耐旱,怕漬水,盆土應維持濕潤不干燥為宜。所以,澆水要做到既保濕又不宜水澇。尤其是在果實將要成熟的時候,切記盆土不可驟濕驟干,應保持土壤一直濕潤,否則極易導致落果。 4)盆栽幼苗的管理 盆栽的幼苗只保留矮小主干,進行短截。發枝后,選留剪口附近分布均勻的3~5芽作為主枝。當年7月下旬摘心,以防止枝條徒長,并促使基部芽體充實;次年春,在主枝15厘米左右處剪截;萌芽后,每一主枝留2~3個芽,培育成側枝掛果,多余芽都抹去,這樣樹形基本形成; 以后每年冬季將生長紊亂的交叉枝、過密枝、纖細枝、病枯枝和基部萌發的枝條統統修剪去,使之通風透光,樹冠整齊;老樹樁也要用修剪來更新,但修剪要在樹液未流動之前或葉片長好以后進行,若在樹液流動前后修剪,剪切口會留出許多白色的樹液,影響它的生長。 無花果喜歡陽光照曬,陽光越充足,長得果實越好。 5)增加光照長勢好 無花果喜歡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平時應把盆栽放置于向陽避風溫暖的南向陽臺上,陽光越充足,它的掛果量就會越多,而且生長旺盛,枝繁葉茂。 總結:無花果生長適溫為8~25度,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平時應種植在陽臺等向陽溫暖的地方;扦插繁殖無花果宜在3月下旬進行,剪取健壯的枝條做插穗,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無花果喜肥,在結果之前多施氮肥,掛果以后應施以磷鉀肥為主,以促進它多掛果;果實將成熟時,切記不可使盆土過干或過濕,應維持土壤的濕潤度,這樣才利于果實成熟不落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