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笑道:你(寶玉)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伙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生她又和我極好,比她自己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我如今心里卻愁,她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她去的。我是合家在這里,我若不去,辜負了我們素日的情常;若去,又棄了本家。所以我疑惑,故設出這謊話來問你,誰知你就傻鬧起來。 紫鵑這里提出一點,她是賈家家生子。父母家人都在賈家,賈母將她賜給林黛玉,二人名為主仆情同姐妹,根本無法分開。林黛玉如果要去了,紫鵑一定要跟去。注意紫鵑的用詞是“去了”,而不是出嫁。這固然是顧及賈寶玉的感受,可也委婉指出兩點,第一,林黛玉會遠行;第二,林黛玉去世。 關于林黛玉去世是板上釘釘的事。劉姥姥所講“茗玉小姐”預示林黛玉將在十七歲去世,而八十回結束,林黛玉已經堪堪快要十七歲。所以八十回后的故事將會進入非常快速的節奏。 在紫鵑看來,“那一年我說了一句謊話他就疾病了,今日竟公然做出這件事來”。此時紫鵑已經知道寶玉要與她人成婚已成既定事實,尤其黛玉為情所困而失去了性命,紫鵑怎么可能不恨寶玉呢?紫鵑與黛玉親如姐妹,不原諒寶玉再為正常不過。 紫鵑是賈府里唯一公開明確支持寶黛之愛的人。以往黛玉與寶玉發生口角之爭,她總是極力調和,甚至說“寶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黛玉自己說把紫鵑當作親妹妹看待,紫鵑也投桃報李,與黛玉平等相待。紫鵑從來不把自己當成一個丫鬟,而對主子言聽計從。 寶玉與黛玉暗生情愫,也算是有過山盟海誓。那個曾經深情說過,“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男子,最終卻辜負了誓言,讓黛玉在瀟湘館孤獨地死去。黛玉至死也沒有見到寶玉,這樣的遺憾與悲情,怎能不讓人痛恨。 這樣的悲劇,雖然寶玉不是直接的制造者,但的確是辜負了黛玉的真心。紫鵑一心一意為黛玉考慮,小到雪天的一個手爐,大到寶黛的婚姻大事,從生活到精神,可謂無微不至。尤其這段兩情相悅的自由相愛,是如此美好,卻被無情地毀滅,怎不令人心痛。 來自網絡,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