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攀登”的過程。年輕的時候在山腳,望著天邊的云卷云舒,看著咫尺可登的山頂,雄心壯志,甚至有些熱血沸騰。 可當我們逐漸向上攀登時,才慢慢發(fā)現(xiàn),原來山峰盡收眼底,只是一種假象。真相是什么?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我們,前怕虎,后怕狼,更怕腳下的山路過于陡峭,難以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人到中年,大概已經(jīng)走到了山腰了。山腰的風景有什么?抬頭看,是高處不勝寒的頂峰之地,往下看,是深不見底的低谷。環(huán)顧四周,那陰涼的風聲,更讓人生發(fā)出“忐忑不安”之感。很快,人也就進入了“草木皆兵”的心境之中了。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我們經(jīng)歷生活的壓力的過程。身邊的瑣事慢慢增多,不僅錢用得多,還要提防身旁“白眼狼”的覬覦。人仿佛進入了此生最“困惑”的階段,你無法抽身出來,只能默默地去面對。 生活很現(xiàn)實,人也必須活得“現(xiàn)實”。要知道,有錢有酒真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人最惑的時候,也是最需要錢的時候,更是活得有些“卑微”的時候。往往是這樣的困境,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使命的轉變,從“草木皆兵”過渡到“穩(wěn)坐釣魚臺”。 人到中年,草木皆兵
年輕的時候,這種感覺應該會沒有那么強烈。因為孑然一身,未曾經(jīng)歷,也就不懂得對于生活惶恐的艱難。而隨著年歲增長,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每時每刻都像走在薄冰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落冰河中。 試問,那些為了生活而打拼的人,他們醒來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是先想自己,而是先環(huán)顧四周,考慮自己的家人,為他們以及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擔憂。很多時候,總是跟自己說把忐忑的心放下來,卻總是做不到。 就在這種環(huán)境中,人也就是到了“草木皆兵”的境地。生活發(fā)出一些聲響,敏感的人立刻就會捕抓到,甚至把這種敏感深入到內心之中,讓自己始終與驚恐以及不安為伴。 這種狀態(tài),就是生活中大部分需要為了生活而打拼的人的寫照。難怪白巖松說:“古人說四十而不惑,可在我看來,四十歲正是最迷惑的時候。”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不想“草木皆兵”,為何自己的心又平靜不下來呢?其實很簡單,就像是一艘沒有停靠在岸邊的小船,只要它身處于河中心,就只能一直飄蕩,直到靠岸為止。 說實話,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這片大海里的小船。就算是富二代,他們也會有“草木皆兵”的想法。這是每個人的必經(jīng)階段。既然難以擺脫,唯有昂首挺胸去面對,直到風浪停下為止。 ![]() 人到中年,穩(wěn)坐釣魚臺
人生哪個時刻,都需要穩(wěn)坐釣魚臺,直面生活的風風雨雨。倘若有姜太公的才智,那么就穩(wěn)坐釣魚臺,把“萬世功名”釣上來??晌覀兇蠖嘀皇瞧椒踩?,不需要說非要功成名就,富甲一方。其實,能讓自己進入“穩(wěn)坐釣魚臺”的狀態(tài)已經(jīng)是莫大的本事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是什么時代?就是一個“快餐”時代。生活節(jié)奏快,人心易浮躁。就是因為浮躁,所以大多人難以把心放下來,去靜守自己的一方廣闊天地。
![]() 人到中年,穩(wěn)坐釣魚臺的先要條件是什么?就是“靜”。一個人如果能靜下心來,他就能仔細思考生活的大小之事,對其進行權衡,然后把該做的做好,該摒棄的摒棄,還自己一份安心和清凈。 人之所以會感到“草木皆兵”,就是因為拿得太多,而放下得太少。與其說“穩(wěn)坐釣魚臺”是一種沉穩(wěn),不如說這是一種能分清事物輕重的格局。 人活著,總需要一種格局。雖然每個人的格局或大或小,難以評定。但有一種格局是要有的,那就是知進退,明得失,守安定,棄浮躁。有些事,能放下的就放下;有些人,該別離就別離。盲目地背負得太多,只會讓這些無關痛癢的瑣事成為壓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到中年,一釣要釣出內心安穩(wěn),二釣要釣出生活喜樂,三釣則要釣出生命之重。 ![]() 人到中年,要學會轉變“心”態(tài) 從“草木皆兵”到“穩(wěn)坐釣魚臺”這個過程的轉變,就是人的心態(tài)的轉變。年輕殘留下來的浮躁之心,要轉變?yōu)槌练€(wěn)成熟之心;生活帶給我們的驚恐不安之心,要轉變?yōu)殁蛔詷分摹?/p> 人最大的成熟是什么?就是心態(tài)的轉變。心寬則天地寬,心窄則寸步難行。你是想成為頭頂上的“星河滾燙”,還是想成為腳下的“微不足道”;是想成為“人間理想”,還是想成為“虛無縹緲”。 這一切選擇,關鍵在于人心的選擇。身邊很多的朋友,他們分為兩類,一類是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來活的知足者,一類是把每一天當成“陰雨綿綿”的惶恐者。這兩種人,雖然身處同一個年齡層段,卻是相隔了兩個世界。
![]() 你面對生活是什么態(tài)度,生活就會給你什么回饋。曾見過一個朋友,他雖然年到五十,也沒有什么錢,卻把每天的日子過得如詩如畫。從不為了瑣事而糾結,也不會為了生活的困擾。 曾問他,你為何能如此淡然?他淡淡地回了一句:“人生短短數(shù)十載,如白駒過隙,一眨眼就過去了。有錢也要活,沒錢也要活。如此,不如讓自己開心去活著,別讓自己這輩子產(chǎn)生遺憾。” 他的觀點很樸素,但卻令人深思。很多人過得揪心,甚至有“一夜白頭”既視感,就是因為坐不住釣魚臺,守不了方寸天,讓自己陷入迷茫困擾的境地。 人到中年,你最大的使命,就是從“草木皆兵”過渡到“穩(wěn)坐釣魚臺”。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