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市井文化、老百姓的普通生活,都藏匿于每一個社區的早市之中。早市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老人們或家庭主廚們一大早就過來買些新鮮的蔬菜,為一家人準備全天的菜品。 一般來說,早市的消費群體非常固定,老人居多,跳廣場舞都不能宣泄的體力和腦力在早市里達到巔峰,他們思緒如飛、口舌如電、雙目如炬,沒有哪個商販能夠輕易騙過他們,每一單生意或寬或緊地都暗藏著溫暖與殺機。 今天我們說到的是大屯社區的一個早市,一大早人們紛紛而來,在早市的檔口,有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甩賣。 其實去早市的最大樂趣,就是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東西。早市里有些攤子是從四面八方云集而來的“黑攤”,占了街道的一小段。攤子有大有小,大多是填補正規攤販的空子,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要么就是便宜,便宜得讓人不買就走不動路。時間一長,有些攤子也成了常攤,有自己的回頭客。賣金魚的,針頭線腦,服裝鞋襪,各式各樣小吃,蟑螂藥螞蟻藥,甚至舊貨,什么都有點兒。 這樣的玉石攤圍著好多人,石頭散發著奇異的香味,但是真假就不知了。 早市的水果攤位倒是不少,價格比超市便宜,但是不是足稱我就不知道了。 北京的秋天說來就來,說冷就冷,家庭的拖鞋就是必備了,早上賣的,價格的確是極其便宜的。 水果的品種多、也是新鮮。 買菜,賣菜,菜的品種也很多。要說買菜,年輕人和老家人的方式也不同。年輕人買菜,幾個隨意看一個檔口,就在這把所有需要的菜都一次買齊,然后付錢走人。 老人買菜有時候是一種樂趣,拉一個買菜車,需要多看多選多走,對比哪家最新鮮的、價格便宜公道的、說話投機的不緊不慢的選購。如果碰到老熟人、老街坊還會好好的嘮上一小會,這也是基中的樂趣所在。 這是半成品的 蛋類產品 好像玉米之類的長年都有 如果有一天你能天天買菜,或許就是菜花吧。 還有河鮮之類的。 蛋糕、沙琪瑪、餅干。。 各類的鍋,價格都不貴 這個小攤是有些騙人了,祖傳什么什么的。。 這家的麻醬燒餅聽說有名,每次都排著隊。 早市嘛!早餐之類的也是必須的。早上買些都可以把一家的搞定了。 愛吃肉的 還有可以買一些花花草草 也可以在這里修褲邊之類 一般來說,早市的消費群體非常固定,老人居多,跳廣場舞都不能宣泄的體力和腦力在早市里達到巔峰,他們思緒如飛、口舌如電、雙目如炬,沒有哪個商販能夠輕易騙過他們,每一單生意或寬或緊地都暗藏著溫暖與殺機。 其實北京市井生活講究的就是一個悠閑自在,舒服就好。不需哪么多的高大上,哪怕理個發,路邊的也成。北京的市井生活,再加上從皇權遺落出來的各種講究,北京人反而是最沒功利心最講究生活品質的人。 北京人骨子里有股悠然勁兒,不與世爭,北京早市了體現這種生活境界。每天的人來車往,人聲喧騰,周而復始,一切都在太陽升起前開始和在滿載而歸中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