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以下的寶寶大多都有分離焦慮,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特別離不開大人,一察覺到家長要離開就大哭大鬧,連送去幼兒園都能幾個星期不消停,那么你家孩子也很有可能出現了分離焦慮。 寶寶最早在4-5個月的時候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10-18月時最為嚴重,但是一般來說在2歲的時候就會減緩癥狀,對于很多家長來說這可是甜蜜的負擔,看著孩子這么喜歡自己固然是高興,但是他完全離不開家人,又讓人喘不上氣,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減輕這些表現呢? 先了解寶寶分離焦慮的表現 分離焦慮在最開始表現是孩子的反抗,他們往往又哭又鬧,伴有劇烈的動作,接著孩子看起來會很失望,依舊會哭但是沒有劇烈的反抗動作了,并且哭的時候也會斷斷續續,只是安靜地坐著,慢慢地孩子就會接受幼兒園,只是在放學的時候,家長接孩子,他又會很委屈的哭。 一、創造和諧家庭環境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沒有安全感,突然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會讓他痛苦,因此家長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很關鍵,這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如果一個孩子能感到父母相愛、家庭穩固、家長對自己的關心,那么他就會變得樂觀自信,分離時即使會有些難過,也會很快適應。 二、建立穩定依戀關系 孩子又哭又鬧也是因為與自己最熟悉、親密的人分離。 因此家長要讓孩子與園所中的老師構建新的依戀關系,多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和老師關系不錯的樣子,也可以多和孩子談談老師,讓孩子感覺老師與父母是朋友,盡快產生熟悉感。 三、參與幼兒園預備班 不少幼兒園現在會安排預備班,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多參加,一方面熟悉環境、熟悉老師,另一方面讓孩子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接觸,他也會很快喜歡上幼兒園的生活。如果沒有預備班就帶著孩子多在幼兒園周圍走走。 四、幫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的生活與家庭有很多不一樣,在幼兒園不再有父母的照顧,老師也要顧及其他的同學,這或許會讓孩子有些不適應,因此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自理能力,到了幼兒園也不用麻煩老師,除此之外幼兒園的早操時間、用餐時間、放學時間等等,也要讓孩子多多了解。 五、老師家長及時溝通 家長不能把孩子放在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多多與老師溝通也能幫助孩子更快適應,既可以從老師處了解到孩子目前的狀態,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教育方法,因此及時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不少家長看著孩子在自己離開時哭得這么難過就會產生罪惡感,心疼孩子受罪,其實家長們沒有必要這樣想,因為分離焦慮帶來的壞處不僅僅是你和孩子受罪,還會影響到寶寶今后的心理健康,因此盡量減少讓孩子焦慮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