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中國姓氏數(shù)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其中見諸于文獻的就有5662個,若將元清兩代移居中原的蒙、滿兩族譯改的漢字姓,及其他邊疆譯成漢字的姓包括在內(nèi),則中國姓氏數(shù)量應(yīng)該不下萬余。在這眾多的姓氏當(dāng)中,不乏奇葩到令人崩潰的姓,無論取什么名字,都會讓對方無比尷尬。 1.操 操(讀一聲)姓的起源大概有二,一是源于官位,由殷王盤庚所賜;一是源于姬姓,為周武王姬發(fā)之后。操姓在今日的南方廣有分布,其中安徽省的蕪湖、安慶兩地是操姓分布較集中的地區(qū)。 青年山水畫家操聲國 操姓名人在史書中的首次“亮相”,始見于隋末農(nóng)民軍首領(lǐng)操師乞。操師乞與同鄉(xiāng)林士弘同起兵,曾攻陷今日的南昌(時名豫章),勢頭一度發(fā)展很猛,但最終還是遭遇隋軍剿殺,操師乞中流矢而死。操姓在近當(dāng)代的名人還有著名教育家操震球、《時尚芭莎》時裝總監(jiān)操婧、青年山水畫家操聲國、湖北浠水縣國稅局局長操高潮等人。 2.干 干(讀一聲)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73,其起源主要有三,一說緣于春秋時期的姬姓邗國,國亡后,遺民以國為姓但去掉“邑”字旁;一說緣于商末忠臣比干之后,子孫為避禍,遂以干為姓;一說為春秋時宋國大夫干犨之后。干姓郡望在潁川(今河南長葛、許昌)、滎陽一代,后南遷者亦不在少數(shù)。 著名中醫(yī)藥學(xué)家干祖望 從古至今,干姓名人層出不窮,名聲最著者有春秋時著名鑄劍師干將、《搜神記》作者干寶、明朝督御史干桂、近現(xiàn)代著名中醫(yī)藥學(xué)家干祖望等人。 3.茍 茍姓起源較多,一說為黃帝或舜帝之后,一說為春秋時晉國強族荀氏之后(為避難而改),一說由北魏若干氏改姓而來,一說為避宋高宗趙構(gòu)諱而來。據(jù)2006年的人口統(tǒng)計,全國茍姓人口約有33萬,其中約72%分布在川、陜、甘、鄂四省,尤以四川人數(shù)最多,約占全國茍姓人口的29%。 西晉名將茍晞 茍姓名人在歷史上并不鮮見,尤為著名者有戰(zhàn)國時衛(wèi)國名將茍變、西晉名將茍晞等人,當(dāng)代名人則有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茍仲文。茍姓因讀音通“狗”,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會鬧出不少的笑話,即使再親昵的稱呼“老茍”、“大茍”、“小茍”等,也總會讓人產(chǎn)生無比的尷尬。 4.宰 宰姓的起源說法很多,最流行的說法是緣于商周時期的官職太宰。太宰為百官之首,相當(dāng)于后世的宰相,主要輔佐天子處理國政,管理朝廷官員的升遷等事宜。由于太宰當(dāng)時又被尊稱為宰父,所以后世子孫便以宰父為姓,其中有一部分漸漸地簡化為單姓宰。宰姓在今日已成為生僻小姓,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河南、湖北、山東等地。 孔子高足宰我 按照今天的詞義來看,無論是復(fù)姓宰父,還是單姓的宰,總給人一種殺氣,令人不寒而栗。宰姓名人見于正史者,有周朝大夫宰孔、孔子高足宰我(本名宰予,因字子我,故又名宰我)、漢朝西部都尉宰晁和明朝著名孝子宰應(yīng)文等。 5.屎 據(jù)《中華姓氏大詞典》記載,在湖南省祁東、漢壽兩縣有屎姓的居民分布。按照1985年的統(tǒng)計,其中祁東屎姓居民為16人,漢壽為2人。那么,這個令人極度崩潰的姓,起源是什么呢? 其實屎姓的起源已不可考,據(jù)傳其得姓始祖為明朝瑤族人士牛嘉軍,某日因不知受何刺激(大概是受族中大家長的欺壓),竟然氣呼呼的宣稱寧愿姓屎姓尿也不姓牛,最終竟真的改姓為屎,其后人遂相襲以以屎為姓。 6.死 死姓出自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鮮卑族,其后部分族人因嫌其姓氏用字不雅,遂改為諧音的思氏、肆氏,但部分死姓依舊沿襲至今。依據(jù)中國科學(xué)院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死姓分布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陽、開封兩市及寧夏的吳忠市,人口總數(shù)在千人左右。 從古至今,死都是一個令人極度忌諱的字眼,如果用于姓氏,其在人際交往中給他人帶來的尷尬和震撼感,可想而知。 7.毒 毒字用于姓氏,其讀音通“烙”,其得姓始祖為初唐宰相竇懷貞。竇懷貞先后依附于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仕途不斷升遷,最終竟做到宰相的高位。唐玄宗即位后不久,竇懷貞伙同太平公主謀逆,最終事敗自殺,死后被賜姓為“毒”(竇的諧音)。后世子孫以本音不雅,遂改音為“烙”。 毒姓得姓始祖竇懷貞曾娶唐中宗保姆為妻 毒姓人口主要居住在臺灣省的高雄市和南投縣,在大陸尚未發(fā)現(xiàn)使用此姓的人口。即使毒姓的讀音已變,但字面意思讓人畏懼,就算使用者再古道熱腸,恐怕也會令人感到不快。 8.雞 雞姓的起源說法不一,較普遍的說法是本姓奚,部分奚姓人因避禍更姓為雞,還有一種說法為得姓于周朝官名雞人(據(jù)《周禮》記載,雞人掌供辦雞牲之職,凡舉行大典,則報時以警夜)。 大部分雞姓人為避免尷尬,已經(jīng)陸續(xù)改回原姓奚 雞姓在中國極為罕見,主要分布于粵臺兩省,明代有陜西苑馬寺監(jiān)正雞鳴時。獨特的姓氏給雞姓人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尤其是女青年經(jīng)常遭遇言語上的嘲笑和侮辱,所以大部分雞姓人為避免尷尬,已經(jīng)陸續(xù)改回原姓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