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人民網每日都針對電子煙發出靈魂一問: 8月9日,人民網最初發聲:電子煙是“戒煙神器”么?! 8月10日,來了篇吐槽文:電子煙比香菇還安全?不少人卻這樣“吐槽”… 8月11日,逐漸質問:未成年禁售?“15歲”的記者買電子煙,結果發現… 8月12日,搬來專家依據:電子煙危害小于卷煙?世衛組織這么說… 8月13日,等待中······ 人民網很明確的表示,這是要做一個——人民直擊:“五問電子煙”系列報道。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每篇文章都有一個很明確的論點,但就目前來看,其中的論據,比如“電子煙釋放的物質里,含有有毒甚至致癌物;而且,目前市場上電子煙品種成百上千,尼古丁添加量缺乏標準,香料、添加劑五花八門”等其實大都出自電子煙行業內目前存在的亂象問題,而并非電子煙本身。 發問一:電子煙是“戒煙神器”么? 人民網指出,不少商家以“能戒煙”為賣點宣傳電子煙。將電子煙稱作“戒煙神器”,似乎言過其實。 依據 電子煙市場的紅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商家給電子煙貼上了“戒煙神器”這一標簽。比如,只要打開淘寶、京東等電商APP,檢索“戒煙神器”,會彈出成百上千款電子煙產品。 調查結果 采訪很多因電子煙標榜是“戒煙神器”而使用此產品的用戶,發現,電子煙并不能起到戒煙的效果。 發問二:電子煙比香菇還安全? 人民網指出,“二手電子煙”含致癌物質、劣質煙體存在爆燃隱患、煙液質量參差不齊… 依據 各大電子煙品牌打出“無害、健康”等廣告比如:某電商平臺上的一家電子煙廠商在產品詳情中貼出成人邊抽電子煙邊抱嬰兒的照片,并稱“再也不用擔心寶寶吸入有害的二手煙”。 調查結果 現在電子煙市場的情況是劣質煙體存在爆燃隱患、煙液質量參差不齊等。 發問三:真的給未成年禁售? 人民網指出,電子煙正通過線上線下向青少年滲透,“未成年禁售”并未真正得到有效實現。 依據 1 線上商鋪明確表示“未成年人不能使用電子煙”,但下單時,既沒有驗證年齡的步驟,也沒有客服勸阻。 2 部分電子煙非但沒有標注警示,反而針對青少年好奇心重的特點,將電子煙包裝成潮流產品加以推廣。 3 出售電子煙的自動販賣機,堂而皇之擺在公共場所。 調查結果 過度寬松的獲取途徑,年輕時尚化的包裝,有意營造的潮流文化,“未成年禁售”形式大于實質。 發問四:電子煙危害小于卷煙? 人民網指出,電子煙的危害小于卷煙是一個認知誤區。 依據 采訪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技術相關人員,采訪中國疾控中心有關研究員,采訪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等權威機構認士。 調查結果 1 電子煙釋放的有害物質可能會比卷煙低,但是目前仍沒有確切證據來量化其風險水平。 2 目前市場上電子煙品種成百上千,尼古丁添加量缺乏標準,香料、添加劑五花八門,無法定性定量地與卷煙進行比較。 3 目前電子煙上市時間短、種類多、添加物質各異,現有電子煙致病的數據尚不充足 發問五:(等待中······) 總結人民網以上發問:電子煙品牌廣告很夸張,各種標榜,但是實際產品并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甚至出現各種不符合標準的劣質產品 尚品新消費對此疑惑了,不是“五問電子煙”系列報道么,怎么看起來更像是“五問電子煙行業”系列報道呢? 人民網說過,人們對電子煙的態度褒貶不一。那尚品新消費想回問句,為何只有貶的,沒有褒的呢? 先回看人民網發布的第一篇“電子煙是‘戒煙神器’嗎?”,人民網記者表示訪問了一些用戶,他們都是吸食電子煙卻并未達到戒煙的目的。 有趣的是,在該篇文下面就有一個評論:“誰說戒不掉的,我就是成功的案例,電子煙真的可以遞增減少戒煙,而且沒直接戒煙那么痛苦。” 圖片截圖于公號:人民網 也就是說,其實也不乏有很多通過轉吸電子煙而達到慢慢戒煙成功的案例。比如,一位現在轉行做電子煙專營店的電子煙使用者,他跟尚品新消費說,自己煙齡有10年,就是通過使用電子煙戒掉了傳統煙草。 再來看關于科學依據問題。 早在2015年英國公共衛生署(PHE)便在官網上發布關于電子煙的科學性研究報告,稱電子煙比傳統煙草可以減害95%,并且有望作為煙草戒斷藥物如尼古丁貼片的替代藥物,去提醒英國的煙民可以選擇這一種更加安全的替煙方式。2016年,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又與13家公共衛生組織聯合發表聲明,認同電子煙的健康風險較傳統卷煙小,支持將其作為戒煙工具。隨后,英國政府便開始大力推廣電子煙。 2018年根據民意調查公司YouGov與反吸煙團體ASH(吸煙與健康行動)和國王學院合作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現在英國使用電子煙的人口數量幾乎是吸食傳統卷煙人數的一半”,而英國估計有320萬電子煙用戶,卷煙用戶為740萬。從與2017年英國280萬使用人口相比,上升了約40萬左右。 gov.uk網站上發布了一項由英國公共衛生部(PHE)委托,并由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的獨立報告指出“英國年輕人的定期電子煙使用率仍然很低,并且在成年人中已經趨于穩定”。 一個人使用電子煙產生的效果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個例,那一個國家呢? 據了解,該報告是PHE根據政府的《英格蘭煙草控制計劃》委托制定“三項新研究”中的第一份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雖然年輕人對電子煙的嘗試有所增加,但經常使用率仍然很低。只有1.7%的18歲以下兒童每周或更常時間使用電子煙,其中絕大多數早就吸食傳統卷煙。然而,在從未吸煙的年輕人中,只有0.2%經常使用電子煙”。 該報告接著說明,近年來成年人使用電子煙的頻率趨于穩定,并且主要局限于傳統煙民和正在戒煙的人群,“戒除傳統卷煙”是成人使用電子煙的主要動機。英國公共衛生部健康改善主任John Newton教授稱:“與美國最近的媒體報道相比,英國沒有看到年輕人使用電子煙的情況激增。雖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試驗電子煙,但關鍵的一點是,經常使用的人數仍然很低,而且從未使用過傳統卷煙的人數確實非常少”。 最后,相比青少年吸食電子煙,試問有調查過未成年吸食卷煙的比例么?哪個更容易,危害更大? 或許是同為媒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起不了很大的說服力。那附上一位來自老煙民的親身體驗文: 圖片截圖于朋友圈(已獲本人授權) 所以,人民網所指出的過度的廣告營銷,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其實都是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但是這只是因為行業缺乏自律以及市場監管不當而引起的行業亂象,并非電子煙本身的過錯。 就像這位使用電子煙戒煙的用戶所說,因為煙民太苦了,想戒煙的煙民也太苦了,他們渴望幫助,他們希望能得到好的戒煙工具。而就目前來講,電子煙的出現,就是他們的希望。那么為什么不給電子煙多點寬容呢? PS:期待人民網最后一問!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