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噴油定時:噴油提前角過小,造成噴油過遲,燃燒滯后,排煙溫度升高。 5.噴油器霧化不良:噴油器霧化不好,使燃油在汽缸內不能短時充分燃燒而造成在排氣管內后燃。 7.壓縮壓力:①汽缸蓋與汽缸套之間的墊片過厚,造成汽缸氣容增大而壓縮壓力降低,使發火滯后產生后燃;②活塞環或缸套磨損造成壓縮壓力降低,汽缸內新鮮空氣減少,使得發火滯后產生后燃。 8.增壓器:①增壓器的軸承損壞,使其轉速降低,掃氣壓力也同時降低;②增壓器空氣濾網臟堵、壓氣機葉輪、噴嘴環、廢氣葉輪以及壓氣葉輪積碳或臟堵,這些都會使增壓器增壓壓力不足而不能使燃油充分燃燒。 9.出油閥故障可能造成二次噴射而產生后燃,使排溫升高,或者表現為由于單缸做功少,導致其他缸負荷增加。 (2)平時加強對噴油器的維護管理,確保噴油器工作正常。若噴嘴霧化不良,吊出排氣閥時,可明顯看到距噴嘴最近的閥座內側,成對角狀堆積大量的結碳和未燒盡的燃油混合物,表面成液態狀,且向下流到密封平面上,導致高溫下碳化,這些結碳,可能就會成為氣閥燒蝕的始作俑者。 (3)輪機員必須嚴格按照船舶柴油機說明書要求,定期拆檢排氣閥,縮短排氣閥保養周期,保養時最好將空氣彈簧活塞各相關O-RING換新,防止氣閥關閉不嚴或延遲關閉。動力油活塞拆出檢查,必要時更換活塞環,防止漏油,導致氣閥延遲開啟或關閉迅速(關閉阻尼過小容易造成氣閥敲擊)。 (5)對于閥座或閥頭密封面有瑕疵的,應進行人工或磨閥器研磨。為避免在使用磨閥器研磨時因波動引起閥盤表面出現振顫的情況,應盡可能不在船舶航行時研磨排氣閥,如果條件允許,盡量在碼頭或交由專業廠家進行研磨工作。 (6)合理調整分油機分油流量和分離溫度(在保證油夠用的情況下,盡量以最低流量分離,分離溫度視情采用較高值),提高分油機分離效果,減少燃油中雜質的存在。(部分素材及圖片由大管輪劉新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