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司機都知道,開車就不能喝酒、看手機,但卻容易忽略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小動作。像在車上喝水、吃東西這種行為大家都不陌生。你說高速公路上一開就是幾個小時,大熱天一邊開車不喝水實在是忍不住;有時候上班趕時間,邊開車、邊吃早餐的不在少數。先且不說單手扶方向盤對行車安全是一大隱患,更重要的是,一旦急剎車或者發(fā)生緊急的事情,不僅會容易嗆到,而且在安全氣囊彈出來時可能還會有生命危險。 有一位國際友人摒棄了傳統的假人,取而代之的用骷髏來做實驗,讓各位司機們更加逼真且全方位地了解喝水時安全氣囊彈出來會有多危險。 從視頻中可看出,原本是減少事故造成傷害的安全氣囊,在駕駛過程中喝水發(fā)生意外時,卻成了幫兇。安全氣囊彈出的巨大威力,足以讓水瓶直接撞進嘴里,把嘴巴撐到極限,進而旋轉飛出。可以想象不僅瓶子里的水極速涌入喉嚨中,光是水瓶強行大力塞進嘴里,都會造成駕駛者一定的人身傷害。 當然,大咖的意思并不是說開車就不能喝水。如果真的有需要喝水,可以找個暫時能停車的地方或者說休息站服務區(qū)等,寧愿浪費一點時間,適當的休息一下,也不要因為怕耽誤幾分鐘而出現意外情況。喝完之后,還要處理好水瓶,不要隨手扔在駕駛臺周邊,給駕駛帶來安全隱患。 連喝水都產生這么大的傷害,更別提吃東西了。視頻中,這外國小哥用一根棒棒糖作為實驗道具。結果在安全氣囊彈開時,棒棒糖的糖棍早已被巨大的沖擊力撞得不見蹤影,糖果則直接被撞進了喉嚨里,想想這場景就覺得噎著慌。 也就在近日,一張家口市的車主在行車途中,一手扶著方向盤,一手拿著雪糕不停地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62條第3項規(guī)定,認定該駕駛人存在“駕車時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被交警依法罰款了50元。 交警部門認為“只要手離開方向盤,無論是在喝水、看手機、拿東西吃,都屬于妨礙安全行車的范疇之內,交警認定這一行為影響行車安全就可作出處罰。” 而隨著國慶假期的到來,很多車主都會選擇在帶著家人去周邊旅游,因此在行駛的過程中,除了上述的喝水、吃東西需要注意之外,下面這幾點也要留個心眼,畢竟安全第一。 1錯過出口切記不能倒車 很多司機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一不小心就開過頭了,這時候千萬不能停車甚至倒車,只能繼續(xù)開下去。一般在距離出口收費站幾十米處,會有另一個路口,專供給錯過路口的車主們掉頭,車主就可以走此道返回高速,然后找到正確的分道或者出口。 2免費時段前不要違停等待 國慶7天長假,大家迫切想放飛自我,出去游玩的心,大咖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停進服務區(qū)或收費站出口,以等待免費時刻之后再出站,交警將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進行嚴肅處罰:大型客車罰款200元,一次記12分;小型客車罰款200元,一次記6分。 3免費時段末期莫要超速行駛 免費時段截止時,會有車輛加速行駛以享用最后的“免費晚餐”出站。警方將在此時段嚴查超速。有網友提醒合理規(guī)避收費的辦法,在接近截止時刻2小時至半小時,駕駛員可就近駛出尚無擁堵的收費站,然后再上高速,可節(jié)省大部分費用。 4高速上遠離大貨車 由于大貨車載貨后質量比較重,加上一些大貨車會存在超載現象,會使其車體質量更重,慣性也隨之增大,剎車距離延長。一般來說,在高速公路上行車,如果小型客車的時速為100公里,應和大貨車保持100米以上的安全行車距離;時速為120公里,應保持120米以上的安全行車距離。 因此高速路上看到大貨車,第一時間應選擇遠離。如果貨車在后方,也要加大油門,迅速遠離。切忌身處“前有貨車,后有貨車”的境地。 其實,開車喝水、吃東西和看手機一樣,都會分散駕駛員注意力,一旦發(fā)生意外,后悔晚矣,所以各位老司機一定要加強自我交通安全的防范和保護意識,遵紀守法、文明出行。 咖嫂在這等你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