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七月到了,梅雨季還未結束。 南方的夏季,在北方人的印象里帶著煙雨朦朧,山色空濛的美好。 但對身處“梅雨區”的人們來說,最為煙水朦朧的六、七月份,著實給生活帶來了不少苦惱。 長長的雨季里,持續降雨不停歇,加上初露崢嶸的盛夏暑氣,高溫濕熱的天氣像桑拿天那樣。 詩人筆下寫的每一條“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里,藏納著不少整面整面爬滿霉斑的角落。 多雨的六月過去,悶熱的七月來臨。 潮濕與悶熱,交替襲來。 哪怕是梅雨季節后,素有火爐城市之城的福州,還要度過長長的酷暑天才能迎來秋涼。 天氣潮濕,最讓人擔心的是收藏的白茶是不是容易發霉。 這就要儲存茶葉時用心,用老生常談的老三樣,三層包裝,離墻離地,干燥密封來呵護白茶。 還有茶友疑惑,他在鄰省的廣東存茶,也是長年空氣很潮濕。那他的白茶存滿了七年,聞起來沒有霉味能喝嗎? 對這個問題,還要專門分清情況看待。沒有霉味僅是判斷老茶能喝與否的最低條件! 《2》 白茶存了多年,沒有霉味,就一定能喝嗎? 那可未必。那還得看它是否值得喝。 干茶里除了沒有霉味,那會不會有酸味,酸敗味,酸臭味? 如果聞起來沒有任何的怪味道,相反是干香清爽,帶著植物的好聞氣息。 那么毫無疑問,這樣的白茶可以放心喝。 但要是聞起來沒有霉味,但茶香聞起來寡淡,干香不清爽,比較沉悶。 甚至帶明顯的倉味、梅子味、巧克力味等怪味,那這樣的白茶即使是沒有霉味,也最好不要再喝了,對健康沒有益處。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羅馬也不是一天就毀滅的。 同樣的,我們知道一箱好好的白茶,只要干度足夠,干香愉悅,那要讓它生出可怕的霉味,那可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造成的影響。 日久天長,水滴石穿,那要讓白茶開箱不密封,讓干茶暴露在潮濕的空氣里,等時間久了才會徹底霉變。 像是很多老房子的地下室里,往往容易有強烈的霉味。那就是一股長期不通風,并且長年得不到日曬,不見光,潮濕陰暗作用的結果。 白茶的受潮,它需要一個過程。 從一箱干香馥郁的好茶,變成帶有濃烈刺鼻味道的爛茶葉,中間要經歷好多曲折和起伏。 《3》 白茶的變質,大致可分為四部曲。 初步跑氣,輕微受潮,發出酸味,發霉發臭。 一、跑氣的白茶會有什么變化? 當一罐子茶葉擺在桌旁,用臨時鐵罐密封裝,放了大半年的時間。 罐內的干茶沒有及時喝完,而是放在一個干燥避光的陰涼角落。 那這時候,因為鐵罐不具有長期存茶的密封性能,放置時間久了就容易讓茶葉跑氣。 等到發現時,罐內的茶葉已經跑了氣,聞起來不夠香。 打開鐵罐,取下封口夾,敞開內袋湊近去聞干茶。哪怕很用力的細聞,也感受不到明顯的茶香。 原本白茶應該具備的毫香、花香、藥香、草藥香、竹葉香等基礎香型,變得極弱,壓根不好捕捉。 但茶香雖然變弱了,但也不至于聞到沉悶的怪味。 論干茶香氣,既無功,也無過。 但用沸水泡開后,杯蓋和湯水里的香氣均是很弱,原先鮮醇飽滿的茶湯滋味變薄了,整款茶的滋味掉落得很快,不耐泡。 這也就說明,白茶已經初步跑氣了,但受潮的情況不算嚴重,沒有變味。 直接喝,茶湯風味不夠精彩。因為缺失了茶香,對好茶而言像是缺少了靈魂。 如果再次將跑氣的茶,重新想辦法聚一聚香,或許還能挽救。 二、輕微受潮的白茶會有什么表現? 長期存茶時,假如包裝沒有嚴實密封,導致干茶吸附進不少外界的水汽。 對干燥的白茶而言,多余出來的水汽是后期存茶的破壞分子。 憑借較多的水汽為媒介,會讓茶葉內部形成相對潮濕的小環境,會破壞好茶的香氣和滋味。 到那時,干茶就要開始漸漸受潮了。 除了干香聞起來微弱,聞不到好聞的茶香外,還會讓人聞到不新鮮的悶味。 干茶上的氣味,往往會帶悶味、水味、酸味等。 將這樣初步受潮的茶葉,取出5克,放進蓋碗內用沸水快速沖泡。 出湯后,熱聞杯蓋上的氣味,也是微微帶酸味。 但喝茶時,認真感受茶湯的滋味。 湯水味道變薄,不醇厚,不耐泡,但不會喝到明顯的怪味和酸味。 那就說明,茶湯里喝不到明顯酸味的茶葉,受潮情況還未嚴重,沒有達到深及肌理的程度。 但從飲茶建議上,聞起來發酸的白茶,不推薦去飲用。 再往下,等受潮情況變得更嚴重時,更是不能再喝。 三、受潮嚴重,酸味明顯的白茶,會是什么樣? 當白茶出現輕微受潮時,存茶工作會變得岌岌可危,整箱茶會不可控的向負面轉變。 等到外界水汽侵入增多,白茶受潮劣變情況加劇時,茶葉上聞到的怪味會越發濃郁。 干茶聞起來又悶又酸,很像歪酸,醋酸,聞起來鉆牙縫的酸。 而沖泡后,酸臭的氣味越發濃烈。 不論是杯蓋上,湯水里,還是葉底里,酸臭的怪味擋也擋不住。 等到這時,一泡茶已經徹底變得藥石無靈,沒有任何彌補空間了。 四,產生霉變,發出霉味的茶葉,是什么樣的情況? 霉變后的白茶,憑借肉眼就能看出來。 因為干茶上的色澤,明顯黯淡。 葉片表面,還能看到霉斑蔓延的痕跡,十分可怕。 聞起來,臭味、朽味、霉味明顯。 對于這樣的茶,光是從外觀就能分辨,壓根用不著沖泡。 嚴重發霉變質的茶,當然不能再喝。 要不然,茶葉存壞霉變產生的不利物質,可是會損害健康。 喝這樣發霉的茶,有百害而無一利。 《4》 存壞的白茶,不能再喝。 對年份比較久的老茶而言,存茶時間越長,茶葉存壞的風險概率越高。 所以,在喝一款七年陳的老白茶之前,可要認真的檢查存茶情況。 不是簡單看起來沒有發霉, 聞起來沒有霉味,就可以了。 還要看茶葉是否有跑氣,是否聞起來不香,是否聞到了酸味和怪味。 如果干茶的氣味聞起來不好聞,那這樣的茶最好不喝。 因為正常品質的老白茶,它是不會有任何一絲怪味,這要從白茶的儲存情況說起。 精心保存,標準倉儲的白茶,茶葉的外包裝要密封,要用紙箱、厚塑料袋和鋁袋防潮密閉,并且放置茶葉的房間要夠干,室內濕度低于45%。 小心呵護下的白茶,那就肯定不會生出雜味,更不可能會有霉味。 老白茶之所以迷人,迷倒了大批的茶友,不是單單因為它的年份高,有閱歷感。 更重要的是,老白茶的香氣和滋味表現足夠有實力。 茶香沉穩清爽干凈,帶有悠揚的藥香、陳香、粽葉香。 而茶湯滋味很醇厚,湯水飽滿,茶湯嘗起來又醇又綿柔。 小口細品時,每一滴的茶湯嘗起來都很有滋味層次感。 茶葉是拿來喝的,好喝才是最重要。 喝老白茶,喝的不是它的年份。 白茶不是年份越高越好,品質實力才更關鍵。 判斷老白茶能不能喝,沒有霉味僅僅是最低標準,認準好不好喝才更關鍵! 《5》 夏至過后,小暑將至。 六七月間,高溫、炎熱、雨水天氣交接。 陽氣充盈,空氣里溢滿了灼熱的溫度。 而濃重的潮氣遇上高溫,碰撞出了“溽熱”。 酷暑燥熱下,傍晚時走到戶外,仿佛連周圍的空氣也變得粘稠而凝滯。 這樣的天氣,貯藏白茶要做好防潮,防高溫。 以免得白茶在悄無聲息間變了質,變了味。 哪怕是沒有發霉,存壞發出酸味的老白茶也很可惜。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破鏡終難圓,存壞的老茶不能喝! |
|
來自: 海闊天空wslas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