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粘合是指多條均線交叉或靠近的一種技術形態,均線粘合可以出現在上漲、下跌或盤整中的任何位置。先看下圖: 圖中A、B、C、D四個區域均發生了均線粘合,A、B、C三個區域的均線粘合是下跌中繼,只有D區的均線粘合是筑底。對我們投資者來說,我們對A、B、C不感興趣,只對D區的粘合感興趣,一旦發現這種形態,很有可能意味著將來會有可觀的升幅。 那么,有沒有辦法選出這種形態的股票呢?下面我們編制一個通達信選股公式,實現這一目的。 一、公式編制思路 編制一個均線粘合選股公式,要求如下: 1、采用10日、20日、60日、250日均線; 2、250日均線向上; 3、60日均線向上,60日均線大于250日均線; 4、10日線、20日線均在250日線上方,且10日線、20日線相互纏繞至少3次; 5、10日線、20日線上穿60日線之后,從未跌破250日線; 二、公式編制步驟 按快捷鍵Ctrl+F,調出公式管理器,在“條件選股公式、其他類型”下新建一個條件選股公式,名為“均線粘合”,見下圖: 在公式編輯器內輸入以下代碼: A1:=MA(C,10);{10日均線} A2:=MA(C,20);{20日均線} A3:=MA(C,60);{60日均線} A4:=MA(C,250);{250日均線} B1:=SLOPE(A3,5);{60日均線的5日斜率} B2:=SLOPE(A4,5);{250日均線的5日斜率} C1:=CROSS(A2,A1);{10日均線下穿20日均線} C2:=CROSS(B1,0);{60日均線拐頭向上} C3:=CROSS(0,B1);{60日均線拐頭向下} C4:=CROSS(B2,0);{250日均線拐頭向上} C5:=CROSS(0,B2);{250日均線拐頭向下} C6:=CROSS(A3,A4);{60日均線上穿250日均線} C7:=CROSS(A4,A3);{60日均線下穿250日均線} C8:=CROSS(A4,A2);{20日均線下穿250日均線} D1:=BARSLAST(C2);{60日均線拐頭向上到當前的天數} D2:=BARSLAST(C4);{250日均線拐頭向上到當前的天數} D3:=BARSLAST(C5);{250日均線拐頭向下到當前的天數} D4:=BARSLAST(C6);{60日均線上穿250日均線到當前的天數} E1:=COUNT(C1,D1);{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10日均線下穿20日均線的次數} E2:=COUNT(C6,D1);{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60日均線上穿250日均線的次數} E3:=COUNT(C7,D1);{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60日均線下穿250日均線的次數} E4:=COUNT(C8,D1);{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20日均線下穿250日均線的次數} A1>A4 {10日均線大于250日均線} AND A3>A4 {60日均線大于250日均線} AND B2>0{年線斜率向上} AND B1>0{60日線斜率向上} AND E1>=3 {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10日均線下穿20日均線3次以上} AND E2=1 {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60日均線上穿250日均線1次} AND E3=0 {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60日均線下穿250日均線0次} AND E4=0 {60日均線拐頭向上以來20日均線下穿250日均線0次} AND D1>D4;{60日均線拐頭向上到當前的天數大于60日均線上穿250日均線到當前的天數}; 輸入完畢后點擊“測試公式”,通過后點“確定”。詳見下圖。 三、公式說明 1、SLOPE函數的作用是均線的斜率,用以判斷均線方向; 2、BARSLAST函數的作用是最近一次條件成立到當下的周期數; 3、CROSS函數的作用是金叉; 4、COUNT函數的作用是統計滿足條件的次數。 四、執行選股 選股前,首先下載日線數據。依次點擊通達信軟件菜單中的“系統”、“盤后數據下載”,下載所有股票的日線數據,建議至少下載近3年的日線數據,否則選股有可能不準確。見下圖: 數據下載完成后,按Ctrl+T彈出條件選股對話框,在彈出的窗口內,選擇剛編制的“均線粘合”選股公式,然后加入條件,勾選下方的“前復權數據、剔除當前未交易品種、刪除ST品種”,然后執行選股,共選出43只符合要求的股票。 試舉其中2例,見下圖。 五、其他補充說明 公式中采用的是10日、20日兩條均線發生粘合,讀者可根據自己的經驗另行設置,粘合的次數也可適當增加,粘合次數越多,所選出的股票越少。如果感覺有些選出的股票漲幅已經較大,可以加入漲幅控制條件,在這兒就不再詳細展開了,感興趣的話請讀者自行完成。 文中所涉及的股票僅供參考,不建議按此操作。如果上述解答能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關注、轉發、點贊,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或私信我。聯系方式參見評論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