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草書展現了融古出新、豪邁神奇的藝術風貌。 ——彰顯多方面的 “勢” 的風采 : 書寫的迅疾酣暢之勢, 起筆的凌空點落之勢, 收筆的八方引帶之勢, 筆鋒的中側交互之勢,轉折的方圓交融之勢, 行筆的連斷有度之勢, 結構的仰俯、轉側、向背之勢…… ——用筆生動豐富。 逆順、中側、藏露、肥瘦、疾澀交互,揮灑自如。能放能收,能縱能斂。既有勁健挺利之筋骨,又有灑脫靈活之神采。 ——方圓、轉折兼備。 圓中融方,轉中見折,連綿中有斷意,暢達而有筋節。迅疾運筆,但筆筆交待清楚。這是王鐸草書尤為勝人之處! ——字勢奇趣橫生。 仰俯呼應,轉左側右,有向有背,或疏或密,穿插迎讓,縱橫開合,參差錯落……勢勢具備。以欹取正,舞動多姿。上下左右移步換位,但又重心不失。因字為形,變化有致。 ——行氣通貫酣暢。 字、行擺動,騰左挪右,體現自然不拘的書寫性效果。打破過于齊整的縱行直線排列,增加參差效果,創造跳蕩的動感。上下遞接,左顧右盼,互相照應,行氣一貫。 ——墨色鮮活多韻。 濃淡潤燥相間的墨色,信由天然的“漲墨”,酣暢淋漓,率意自然。濃而不滯,淡而不飄。枯筆迅疾,潤筆酣暢。團團、塊塊“漲墨”增添書法表現力。“漲墨”手法也使書寫心境放松。 ——王鐸的草書具有草書的藝術典范性,充分體現了草書的筆法、字法特點和結構、章法規律,是草書學習、借鑒的極佳的經典范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