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其昭:鄰有淳風不攘雞 鄰有淳風不攘雞 ——記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楊慧芝 鄰里之間不可能沒有家長里短,而要成功地調解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不僅需要調解員的熱心、愛心、耐心,更需高超的調解藝術。青原區新圩鎮街道居委會主任兼人民調解委員會主任楊慧芝就是這樣一個人,十七年來,共調處大的矛盾糾紛400起,成功率99%,她所在居委會連年被評為“鎮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楊慧芝也被評為鎮、區“優秀人大代表”、區“巾幗建功先進個人”、市先進人民調解員、省優秀人民調解員、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中紀委副部級專員戴儉明這樣評價:楊慧芝同志為我們黨添了光彩,我們黨要多些這樣的同志就好了。 回顧楊慧芝的調解心路歷程,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用心計較般般情,退步思量事事難。” 2007年除夕晚上九點多,楊慧芝家歡樂祥和的氣氛被一個哭訴電話攪得蕩然無存。電話是富田鎮下坪村的一名梁姓婦女打的,她說:“2002年,我丈夫生前借給新圩妹夫劉某5000塊錢,六年來光催劉某還錢的電話費就打了300多塊,劉某卻沒還一分錢。今天我上門如果再拿不到這筆錢,我就死在他家里。”楊慧芝敏感到事態嚴重,心急火燎地趕到劉某家,笑瞇瞇地盯著劉某看了好半天,看得劉某心虛,說:“楊大姐,我,我,我有什么好看的?” 楊慧芝說:“哎?怎么沒看的呢?我們新圩人熱情好客,但我聽說你特別好客,想留姐姐在你家過年,就特意跑來看看呀。” 劉某不好意思地笑笑:“楊大姐,別笑話我了!并不是我不還她錢,我就是討厭她今天催,明天催的,老是催個不停,好像我想賴她的錢一樣,她越是催,我就偏是不還!”說著說著情緒就激動起來。 “好哇!你這個家伙,原來是故意讓你姐姐發急呀?該打!”楊慧芝笑著作勢要打,說:“你這么大的人了還跟細伢仔一樣賭氣撒嬌,還好意思說?快去!拿錢還給你姐姐,好讓她早點回家過年!” 不一會,劉某遲疑地從房間出來,手里只拿了3000塊錢,還差2000塊。梁某不依,堅持說:“你要么還清錢,要么我就把命搭在這里!”不管梁某怎么說,劉某始終一言不發,楊慧芝心里知道,大過年的,劉某家里也需要錢,不可能不留一分,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為了不使矛盾惡化,楊慧芝叫梁姓婦人不要急,稍等一下,自己則跑回家去將準備過年用的2000元錢拿給劉某,讓他還到梁某的手里。真是“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言六月寒”哪! 劉某心生感激,熱淚盈眶。梁某則雙膝“卟”的一跪,說:“楊大姐!今天要不是你,我的命可能就丟在這里了!你的大恩大德,我這一生一世都會記住的!” 楊慧芝回到家已是半夜,家家都在放爆竹關財門,丈夫埋怨她說:“這些年你為人家墊付6000多塊錢的醫藥費、修理費,我都不說,你怎么能把自己過年的錢都給了人家呢?你也太不顧家了!再說,人家是富田人,管你什么事?弄得一個年也過不消停!” 楊慧芝不無愧疚,抱住丈夫的頭深深一吻,說:“你不是常說要與人為善嘛?既然人家找到了我,就說明人家信任我,這樣人命關天的大事,我怎能不去呢?是不是?”丈夫喟然長嘆:“你呀你!一年到頭總是這么勞心費力,叫我這么說你呢!” 有一個阮姓青年,因偷盜被判刑3年,刑滿剛釋放,楊慧芝接到上級的幫教通知書后,立即登門,見阮某垂頭喪氣地坐在家里,劈頭就問:“阮XX,知道你為什么會弄到今天這種眾叛親離的地步嗎?” 阮某兇頭巴腦說:“管他們理不理我?我照樣活得很好!” 楊慧芝笑說:“一失足成千古恨,你現在知道失足的苦處了吧?你還這樣說,難道還想再坐一次班房呀?” 阮某苦著臉說:“楊大媽!不是我不想改好,是沒有人會相信我,沒有人愿意幫我?” 楊慧芝知道,這個阮姓青年,沒錢抽煙、打麻將,就把家里一壇黃豆種賣了,在壇子里塞滿稻草,墊上一張報紙,再蓋一層豆子。第二年春,他母親拿豆子下種時,才發現豆子被兒子偷賣了,氣得大哭了一場。 他還把家里谷倉里的谷全部偷去賣了,然后再在谷倉里離開倉門五寸處豎立一排木板,在倉門與木板之間用稻谷填滿,等他父親挖谷機米時,才發現全年的口糧沒了,氣得當場暈死過去。 家里值錢的東西偷盡了,阮某就到外面去偷自行車,偷摩托車油,繼而發展到偷摩托車。他越偷越膽大,凌晨四點左右,他常到人家豬欄里,摸到豬的心臟處,用一把三寸長的小刀剌入,豬一聲不哼地就死了,只出一點點血。他給大肥豬穿上衣服,戴上風帽,背到圩鎮上去賣,一路哭哭啼啼:“爹呀!你咋狠得下心,拋下我們就這樣走了呀!嗚嗚……”路上早起的行人聽得他背著個尸體,避之唯恐不及,哪個還敢走近他,去觸他的霉頭呀? 楊慧芝了解到這些情況,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呀,人是聰明透頂,可是做出來的事呢?卻是蠢笨如牛!如果你能找一個正正經經的事做,以你的聰明才智,我敢保證,你一定會大有作為的!” 阮某眉頭緊鎖,乜了她一眼,說:“你真會說笑!誰肯要我這樣的人哪?” “會呀!”楊慧芝嚴肅起來;“你說!如果我幫你找到了事做,你會不會好好做,不再犯傻?” 阮某鄭重地點了點頭,說:“我保證,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做事,好好做人,絕不給你楊大媽跌鼓!” 有了阮某的承諾,楊慧芝東奔西跑,說得口干舌燥,終于給他找到一份水電安裝工作,阮某果然不負所望,在工作中積極肯干,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幾年后,阮某積蓄了一點錢,想到廣東去做生意,苦于啟動資金不夠,楊慧芝未和愛人商量就為他擔保,在新圩信用社貸款三萬元。晚上回家跟老伴一說,可把老伴急壞了:“哎呀呀!你呀!幫他找工作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不算,現在又幫他貸這么多的錢。他這種人,有借無還,我看呀,你早晚會被你的熱心腸弄得有眼淚都冇地方出!” 丈夫的擔心不無道理,但,又是多余的,楊慧芝的一片真情可以感天,可以格地。 2005年春節,阮某回來,不僅還清了貸款,還認她做干娘,并說:“大媽!您對我這么好,我不知道怎么報答您。大媽!您沒有兒子,我就是您的兒子,讓我來侍養您過老!”直把楊慧芝說得熱淚長流,多年來的艱辛、委屈,在這一刻都化著了欣慰的淚水。 就這樣,楊慧芝用她的愛心、用她的耐心,先后引導8名失足青年走上了正道。 2008年,新圩黃塘村劉某辦理了退休手續,但沒有領取到足額的退休金,他多次到區里上訪。楊慧芝得知,這是由于當時的政策性原因,區財政只認可其為財政差額補貼,便主動找到劉某,把政策性的知識講解透徹,并當著他的面打電話與上級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劉某深受感動,說:“楊主任,非常感謝你的關心!我不會再去上訪了,我相信,有你的幫助,區委、區政府一定會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以后有事沒事地總想找她聊上幾句。 楊慧芝是人們心目中的好大姐,好大媽,更是老人們心中的“好女兒”。 易家洲的劉火香是個純女戶,老伴易宇坦患有神經病,女兒都已遠嫁外地。年逾70的二老既沒人照顧,又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只能靠撿街上的垃圾充饑。 一天,楊慧芝辦事,遇上劉火香,看到這個臟兮兮、面黃肌瘦的老婆婆在垃圾桶里撿食物往嘴巴里塞,楊慧芝鼻子一酸,淚水就出來了,當即掏出自己身上僅有的幾十元錢給了老人。得知老人是新圩人,就給她找了一份清掃菜市場的工作,因她年紀大手腳不靈便,不久就被辭退了。之后,楊慧芝想盡辦法給這二老辦了“低保”,每個月能領到240元的“低保金”。老婆婆逢人就夸:“楊主任呀?是個好閨女!多虧了她,要不然,我現在還在街上撿垃圾吃呢!” 十七年來,經楊慧芝幫扶的老人數不勝數,我這里擷取的不過是她調解馨香園中的一瓣心香。 群眾之事無小事。只要群眾需要,不管分內分外,楊慧芝都會義無反顧去調處、全力以赴去解決。小夫妻倆鬧離婚,要她來作主;水泥蓋板壞了,由她來解決;公交線路堵了,也要她來協調;停電了,樹病了,地臟了,都找她;燈不亮,路不平,水不通,都找她。哎呀!事情太多太多了,多得不可勝數。 楊慧芝,新圩人民心中的保護神!愿她,好人有好報! 2009、8、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