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茶醫舍 帶狀皰疹效驗方
【方藥組成】 瓜蔞 100克 赤芍 15克 青皮 10克 連翹 15克 蒲公英 15克 水煎服 【來源】《中醫臨證五十年心得錄》一書。本方為已故山西名老中醫李翰卿治療帶狀皰疹經驗良方。 主治帶狀皰疹,癥見皰疹密集成片,灼熱疼痛,皮膚紅赤,對脈弦或弦滑者有特效,若能外用配合雄黃、白礬各等份,研細,入冰片少許,茶水調涂,或用新鮮馬齒莧搗爛外捺,1日數次,效果更佳。 瓜蔞用量以30~100克為宜,量小則無明顯效果。 【按】大劑量用瓜蔞治療帶狀皰疹,古方中就有運用。如明代孫一奎《醫旨緒余》一書中,就有用大栝樓1~2兩,甘草2錢,紅花5分治蛇丹瘡的記載。 今人何紹奇主任醫師發表在《中國中醫藥報》“紹奇談醫”中,就用孫一奎的古方為基礎方,酌加大青葉、板藍根、僵蠶、桑寄生、金銀花清熱解毒,加赤芍、白芍、元胡、丹參、七厘散(吞)活血止痛。多年以來,經治數十例患者,多能在幾劑藥內止痛,皰疹亦隨之消失。病延日久,則要從久痛入絡考慮,酌加桃仁、當歸、全蟲、蜈蚣。
黃×,男,87歲。因患帶狀皰疹住院五天,疼痛一直未止,入夜更甚,通宵無眠,用過多種止痛藥、抗病毒藥無效。患者曾多次向家人表示不愿活下去了。其女打電話詢問有什么辦法,我即口授一方。處方: 瓜蔞 30克 赤芍 10克 白芍 10克 元胡 10克 僵蠶 10克 紅花 6克 板藍根 20克 桑寄生 20克 浙貝母 10克 川貝母 10克 服一劑即痛減,服至第二劑痛即全止。 ![]()
朱×,女,70歲,患帶狀皰疹近兩月。曾用過多種抗病毒藥、鎮痛藥(可待因),痛仍不止,或暫止1~2天,又復疼痛,不堪其苦。皰疹在后腰位,隱伏不現,舌紅,脈弦數。何老用瓜蔞、紅花、丹參、薏苡仁、川貝母、浙貝母、桔梗、僵蠶、赤芍、白芍、甘草,配吞服七厘散,一周而愈。 另據《山東中醫雜志》1993年第6期報道,治療帶狀皰疹用瓜蔞100克,紅花10克,水煎2次,共取汁300~500毫升,分2~3次服。每日一劑,服藥4~5劑,共治54例,結果全部治愈。個別患者初服藥大便溏泄,繼服則轉正常。一般服藥2劑,疼痛得到緩解。隨訪無一例后遺神經痛。 ![]()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肝經火毒引起。瓜蔞能疏肝郁、潤肝燥、平肝逆、緩肝急,功有獨擅(《臨證本草》語)。 西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瓜蔞能直接入肺經,宣發肺氣、消癰腫皰毒,使病毒更能透發于外(《臨證本草》語)。 大劑量瓜蔞,配以對癥中藥,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卓著。瓜蔞青芍湯是一副治療帶狀皰疹(早期)難得的經驗良方。 ![]() ![]() 書茶醫舍 中醫藥文化體驗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