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立場聲明:本文所測商品全部為自費購入。堅持獨立的評價觀點是筆者創作的基本底線,請各位放心。 【寫作說明】:作為一個網絡知識領域的文盲,最近學了很多家庭組網知識,分享給大家,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我提到的問題,我盡量用我這個純小白的口吻說明白,我不敢說我寫的最有深度,但我應該是寫得比較全面的,第一次寫長文,純手敲整理,這不是廣告,前方知識高能預警!一、戶型背景這是一個網絡小白家庭組網的故事,說一下故事背景,家庭組網戶型很關鍵,我住的地方是一個很狹長的戶型,中間有個過道非常長,導致客廳和臥室位置在兩端,距離比較遠,疫情期間靠這段路散步鍛煉了,靠近臥室還有個小臥室(改造成了書房)。各個房間都走了墻內線,都留有網口,但房間之間的墻很多,所有網口都匯集到了弱電箱里面,而弱電箱又在中間過道的墻里,非常非常小(無力吐槽),只能放下一個光貓(這里劃下重點!!),而且任何情況下,我是不偏好走明線的。
二、原始網絡架構我用的是聯通200M的寬帶,之前我一直在客廳和臥室分別布置了兩個360的V4千兆路由,不吹不黑的說,真的挺好用的,連接和網速都非常快,也不貴,而且360路由在app端的管理做得很好,非常直觀(現在用不到了,有需要的我可以閑魚低價出售……) 雖然一直用著360的路由器,但是由于房間隔得很遠,路由器又在最兩端,過道、廁所、書房信號接收的非常差,而且因為是獨立的路由器產生了獨立的SSID,在屋內穿行需要手動切換網絡,用戶體驗不太好。 其實我很早之前就希望能夠統一所有的SSID,實現無縫漫游的無線網絡,但是由于我的網絡知識過于匱乏,我根本不知道無縫漫游的無線網絡方案具體叫啥……我只知道無線中繼和電力貓,但無線中繼很不穩定又可能產生有網絡沒速度的假象,我嘗試過,太狹長的戶型效果很差,不可能做多次中繼,電力貓是利用電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技術,其實效果也不好,也不太穩定,容易掉線,還有噪音和發熱問題,不是通過網絡本身解決問題,是一種折中的妥協方案。 三、AC+AP組網方案所以之前的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搜關鍵詞來實現我要的效果(當時我連“無縫漫游”這個詞都不知道),我覺得這可能是很多新手遇到的問題,直到有一天我在公司看到IT在設置無線ap接入點,我才知道有一種方案叫AC+AP組網,一般用在企業/酒店/公共場所/以及別墅,按照我的理解就是AC作為中央控制單元負責統一集中管理所有的AP,所以所有的管理指令和SSID都只是AC發出的,AP作為AC的接入點只負責接入設備,不能獨立工作。
這里要普及一個關于AP的小知識(我也是剛學……錯了請糾正我),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無線路由器通過設置也可以改成一個無線AP,就不用額外購買AP了(我之前就是這么想的,畢竟一個AP還挺貴的),這個想法有一定道理但不適用,自己家用的無線路由器確實可以改造成為一個無線AP,但AP其實也分為fatAP和fitAP,所謂fatAP是一種傳統的wlan組網方案,fatAP本身承擔著認證終止、漫游切換、動態密鑰生成等復雜功能,不能統一集中管理,自己家的路由器改造的無線AP本質是fatAP,是無法接受AC統一集中管理SSID,也無法實現無縫漫游,即使硬設置成統一的SSID,設備在fatAP的切換本質還是手動接入(不要被假象欺騙)。在AC+AP組網方案中的AP是fitAP,fitAP是一個只有加密、射頻功能的AP,功能單一,不能獨立工作,只有與AC同品牌的fitAP才能實現由AC統一控制,實現真正的統一SSID,無縫漫游。 AC+AP組網方案有什么好處呢?除了統一SSID,無縫漫游,集中管理,最大的好處我覺得是簡潔美觀……只要墻內走線到位,連個路由器都不需要啊,現在各家都在尬吹自己的路由器多么美觀,像一件藝術品,放屁,你家藝術品還帶天線,在我看來沒有路由器最簡潔美觀……我家就是墻內線啊,哈哈哈哈
在上面鼓舞人心的背景下,我打開了某東/某寶,打算買個AC+AP組網產品,有了關鍵詞終于會搜了,最后鎖定了H3C的H5套裝(四口千兆AC路由H100+千兆端口面板AP*3)符合我的要求,但價格是這樣的…… 當時我有一瞬間覺得目前的360路由挺香的……但我不死心,我又去某多多看了下,發現果然便宜很多啊!!但如上文所示,我當時知識比較匱乏又想發揮下動手能力(其實就是想省錢……),計劃舊物利用,把我的360路由改造成無線AP(上文已經解釋過了,此路不通),我當時只買了一個H3C的四口千兆AC路由H100。為什么就要買H3C這個呢?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還記得我上文提到的我家的走線和弱電箱么?因基于我家弱電箱的情況和AC+AP組網方案,AC路由是需要直接放在弱電箱和光貓直連的,我得買一個非常小的AC才行,據說H3C的這款AC特別小(后來發現TP的更小……),我想怎么也能放下吧,當產品還在路上,我打算打開弱電箱歸置一下的時候……
光貓都要溢出來了,滿滿當當,還搞個屁啊……而且,最關鍵的問題是沒有多余的插座位置,不要和我說增加插線板,那又會產生插線板放哪里的問題,除非……把墻拆了???我買的產品肯定是放不進去的,都不用試了。 四、Mesh組網方案正當我覺得組網沒戲了的時候,我還安慰自己,據說AC+AP組網方案下,AC和AP發熱嚴重,如果沒有吸頂AP,面板AP的信號不好,穿墻也不好,我也不會弄面板AP的接線,萬一線接錯了就徹底涼涼了……我和一個剛裝修完的朋友吐槽這事兒,他說你可以試試mesh分布式組網,并且給我發了個連接。 首先介紹一下Mesh組網是什么,所謂的Mesh組網是一種分布式路由生成一種網狀網絡,不同接入點可以以星狀、樹狀、串聯和總線方式,每個接入點其實都可以作為一個所謂的AC,去中心化,混合組成一整張網狀網絡。在這張大網中不僅SSID統一,無線設備還可以自由尋找信號最好的節點去連接傳輸數據,用戶手持設備在不同節點穿梭時連接是無縫切換的。當然各家其實針對這個技術又有自己的叫法和easy版方案,比如TP-LINK就叫帶易展功能的路由器,其他家我仔細研究,但大同小異。從組網方式上看,Mesh組網較AC+AP組網更為靈活多樣,但從底層技術上孰優孰劣我其實是沒太明白的,也沒花大力氣研究,實在太累了,我覺得對于小白來說這不重要,我關心就是高網速、低延遲、零丟包和無縫漫游切換。 從互聯組網方式上看,Mesh組網是可以網線互聯(有線回程)、無線互聯(無線回程)、混合互聯(有啥用啥),直觀上看大家就能感覺出來網線互聯(有線回程)肯定是比無線互聯(無線回程)效果好。 1、網線互聯(有線回程)在多臺Mesh路由器均有布線的情況下,只需通過網線將多臺Mesh路由器連接起來,路由器之間互聯會非常穩定,適合前期布線的房子,這種方式從結果上看很像AC+AP組網方案。
2、無線互聯(無線回程)在沒有布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實現互聯,使得Mesh路由器擺放更加自如,適用于一些沒有布線的老房子,這種方式從結果上看很像無線中繼,但比無線中繼效果要好太多了。
3、混合互聯(有線回程+無線回程)在局部布線的情況下,可以部分有線互聯(有線回程)、部分無線互聯(無線回程),靈活實現“網線+無線”的互聯方式,其實只要Mesh路由器連著網線,配置沒有問題的情況下,Mesh路由器會有線有線互聯(有線回程)。
從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首先網線互聯(有線回程)肯定是比無線互聯(無線回程)效果好,只要Mesh路由器連著網線,配置沒有問題的情況下,Mesh路由器首選網線互聯(有線回程)。但有一點要注意,盡管很多商家沒有提,但上面所有互聯組網方式的示意圖中的路由器全都需要是同品牌的Mesh路由器(特別是直接接入Internet的主路由器),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有條件網線互聯(有線回程)的情況下,要想最簡單的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最好要用所有路由器都是同品牌Mesh路由器,特別是主路由器(用于寬帶撥號),否則可能出現即使連接網線時候也無法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需要進行較復雜的配置(涉及改變DHCP,后面會說這個問題)。 4、外觀展示這一部分其實是最不重要的部分,我朋友當時和我說這個產品小,說不定能放到弱電箱里面,我比較信任他,也沒比較其他的產品,就立馬就買了,其實TP以及其他很多品牌都有Mesh路由器,大家應用的技術我理解都差不多,價格各異,現在還有WiFi6的路由器,技術不斷在迭代,也沒必要非要追求最新的,我買了3個TP-LINK的WDR8670,我后來看到還有TP-LINK的WDR7650也挺好的,也夠用而且也比較便宜。 設備網圖看著還行,拿到手還是有很強的廉價感,就是個長寬高很接近的立方體盒子,很輕,很塑料……
5、非Mesh路由器作為主路由撥號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我在買之前就預料到即使真機很小我的弱電箱也無法放下,而且我的弱電箱也缺少多余電源插口,我和客服反復確認討論過如果三個Mesh路由器都直接網線連接光貓,由光貓作為主路由撥號能不能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因為對我來說網線互聯(有線回程)才有意義,如果只是無線互聯(無線回程)就浪費我的網線的意義,客服的答復是這種方案可以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 拿到產品后果然放不進弱電箱,于是我按照說明書的指引將三個Mesh路由器通過網線直接連接了光貓,其中一個Mesh路由器1(KT)作為主節點完成基本參數設置,建立SSID,其余兩個Mesh路由器(WS和SF)通過易展功能連接Mesh路由器1(KT),我的配置和示意性結果如圖所示。
我以為我已經成功實現了Mesh路由器的網線互聯(有線回程),但當我從TP-LINK的管理軟件看網絡拓撲圖,發現我的路由器2和路由器3是無線互聯(無線回程)模式,插不插網線沒有任何影響,連接的網線沒有起作用,網線互聯(有線回程)失敗了,但此時確實是Mesh無線互聯(無線回程),可以做到無縫漫游,只是WS和SF的網速比較一般。
經過我的認真研究,網線互聯(有線回程)失敗的原因和動態IP的分配有重要關系,由于我用光貓作為主路由撥號且打開了光貓的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但是在實際連接中主節點的Mesh路由器1(KT)也打開了DHCP,那么從IP地址上看,Mesh路由器2(WS)和Mesh路由器3(SF)的IP地址都是由主節點的Mesh路由器1(KT),這就導致Mesh路由器2(WS)和Mesh路由器3(SF)不會和光貓產生數據交換,自然連接的網線就沒有意義了。 如果用光貓作為主路由撥號,應該采取的配置應該是打開了光貓的DHCP,關閉主節點的Mesh路由器1(KT)的DHCP,網內所有設備都有光貓作為主路由分配IP地址。所有設備都需要和光貓數據交換,在利用Mesh路由器的特性就可以是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網絡拓撲圖示意的有點兒問題,都顯示為通過主節點路由器(KT)有線回程交互,其實都是直接連接的光貓,而且TP-LINK的管理軟件會報錯無網絡連接,不用管。
上文提到了,最好撥號主路由用同品牌的Mesh路由器,不用更改任何其他配置,如果不用Mesh路由器作為主路由撥號就會可能產生多層DHCP沖突導致只能實現無線互聯(無線回程),而無法網線互聯(有線回程),解決的方法就是關閉Mesh路由器主節點的DHCP功能,由上級非Mesh主路由統一分配IP地址。 我總結了一下常見的用非Mesh路由器作為主路由撥號實現網線互聯(有線回程)的架構和配置方法
有的人可能會在光貓和主路由或者主路由和Mesh路由器之間加交換機,其實無所謂的,交換機的意義是增多網絡端口來實現更多的有線接入設備,普通交換機是沒有DHCP功能,反正只要確保網絡中只有一個路由器在DHCP就可以了,當然好像有些高級交換機也有DHCP功能,可能也需要關閉,我沒有那么高級的設備…… 五、總結寫完發現碼了快五千字……這可能是我寫的最長的文章了……其實各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利弊,大家還是根據各自的情況來選擇適合設備和組網方式,對于小白就是高網速、低延遲、零丟包和無縫漫游切換,能達到就成功了,總結一下就是,嗯,無縫漫游真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