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新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39頁例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2、豐富學生對角的直觀認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畫角。 2、初步學會用尺畫角,理解角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圖游戲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猜圖形的游戲,看看這個可能是什么圖形?(師出示圖形) 預設:生:三角形。 師追問: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教師再出示另一個圖形,露出其中一個角讓學生猜測。 預設: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師追問:那我們是怎樣猜出這些圖形的? 2、揭示課題 師:原來小朋友是根據圖形上的角來猜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角的世界,去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合作交流,認識角 (一)找角 師:其實還有很多角藏在我們身邊的物體上噢,同學們,這是一所美麗的校園,你能從圖片的這些物體中找到角嗎?(出示課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 (二)感受角 1、看!圖中那位老師手中的三角尺變到我手里來了,誰愿意到前面來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呢?(3個角) 2、請你拿出準備好的三角尺,我們一起像剛才那樣摸一摸、指一指,看看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告訴給你的同桌聽! (交流學習) 3、匯報:角的兩邊是直直的;角是尖尖的。 (三)觀察角 1、剛剛圖片上的角老師把它們單獨拿出來,請你觀察這些角,然后跟你的同桌說一說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同桌交流角的特點 3、角的各部分名稱:尖尖的部分我們叫它角的頂點,兩邊平平、直直的線我們叫它邊。 4、小練習:判斷哪些是角。 同學們我從數學王國里帶來幾個圖形,請同學們判斷一下,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學生匯報后,師提問為什么那些不是角呢?說出理由。 (四)用活動角探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1、觀察活動角 老師出示教具活動角,請同學們觀察它是怎樣一點一點變大或變小的。 動手操作:拿出手中的活動角,跟著老師一起操作,感受角逐漸變大或變小的過程。 說一說,角在變大,角兩邊的開口也在逐漸怎么樣?所以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角兩邊的開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角兩邊的開口越小,角就越小。 2、跟同學互相比較角的大小 比較時出現問題:有的同學角的兩邊有長有短。 這時我們怎么知道誰的角大呢? 學生討論: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開口大小有關,我們可以比一比,發現角兩邊的長短不影響比較。 師追問: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系嗎? 師小結: 出示填空問題: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角兩邊的開口越大,角就();角兩邊的開口越小,角就()。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 (五)畫角 我們了解的這么多有關角的知識,你們想不想把他們畫出來? 1、師示范畫角。 師:從一個點起,先向一個方向畫一條筆直的線,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筆直的線。 2、課件展示。 3、學生總結老師是怎樣畫的。 4、學生嘗試活出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角, 三、鞏固練習:在生活中找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