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有沒有遇見過孩子懶惰的時候呢?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yè)、不想上學,就喜歡懶懶散散的趴在床上、癱在沙發(fā)上,就連吃飯都是三催四請的。尤其是在寒假暑假的時候,早上不起晚上不睡,這可愁壞了一些家長。 孩子懶惰不上進怎么辦?媽媽覺得,家長可以巧用'馬蠅效應',幫孩子變自律。 馬蠅效應是什么呢?這其實是一則有關(guān)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的小故事。林肯家里有匹馬,平時非常懶,動都懶得動,但是有幾天林肯發(fā)現(xiàn)這匹馬突然非常勤快,通過細心的觀察他發(fā)現(xiàn),原來是馬屁股后面飛著一只大馬蠅,總是在找機會叮這匹馬,而懶惰的馬兒因為急切地想甩掉這只煩人的蟲子,所以跑的飛快。 這就是馬蠅效應的由來了,想要利用好馬蠅效應,幫孩子變自律,那就需要家長先了解孩子為什么懶惰不上進。 1、 孩子天生自理能力差 有些孩子,可能是性格所致或者是小時候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自理能力很差,而且這種情況維持了一個較長的時間,這時候的孩子是非常懶惰的,屬于家長說一聲他才動一下,自己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所有的事情也都堆在那,等到不能拖了再做。 2、現(xiàn)世安穩(wěn)型孩子 這類的孩子非常滿足自己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覺得保持現(xiàn)在這樣就可以了,沒有什么壓力也沒有什么動力,這些孩子在班級里的成績一般是在中游偏上,屬于平平無奇且甘于平庸的孩子,沒什么大志向,也沒有緊迫感,這些孩子覺得自己反正不是最差的,現(xiàn)在這樣也挺好。 媽媽覺得,這兩種想法,已經(jīng)包含了絕大多數(shù)的懶惰孩子的心理問題了,還有一類孩子是因為平時受家長打擊太多,無法給自己足夠的信心,所以選擇自欺欺人的懶惰,這樣的孩子出問題的可不是他們,而是家長,'馬蠅效應'在這類孩子身上行不通的。 1、 幫孩子樹立'時間'的'馬蠅' 其實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重要性,從而增加孩子的緊迫感,讓孩子被'時間'這個'馬蠅'追著跑。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課堂上的45分鐘,而是比拼的課下,誰下了苦功夫。孩子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是,會時間管理的孩子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把吃飯、睡覺和學習時間安排的明明白白,不浪費一點碎片時間,他們會在等公交車時默背單詞,也會在早操開始前利用碎片時間對知識進行記憶,這樣的時間觀念不正是懶惰的孩子該學的嗎? 讓孩子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合理的利用有效的時間,提升自己的效率,再懶惰的孩子也能變得自律起來。 2、 幫孩子樹立'目標'的'馬蠅'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目標,但是媽媽覺得,應該給不同的孩子樹立不同的目標, 比如給一些成績中等的孩子,就應該給他們設立一個優(yōu)秀的'馬蠅',也就是孩子努努力就能趕上的小目標,可以把孩子的同班同學里面,一直排在孩子成績之前五六名的同學,設立成孩子的目標,讓孩子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而且前五六名很容易實現(xiàn),不會像趕超第一名那樣直接讓孩子失去動力。 而對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我們應該給他們設立一個不如他們的'馬蠅',讓孩子有緊張感,知道自己后面有個人,一直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就等自己松懈下來然后超越自己。孩子們的自尊心還是很強的,他們不允許自己失敗給不如自己的人,所以孩子就會在'馬蠅'的追趕下,變得不再懶惰。 這張能貼在墻上的時間表也推薦給大家,孩子今天做到了計劃,家長可以給個小紅花笑臉,孩子沒能做到,家長可以給個小黑花哭臉, 而且這不會一次性的,贈送板擦和筆,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目標隨時調(diào)整。這樣利用一眼就能看到的時間表,可以督促孩子更加自律。 |
|
來自: 昵稱65625155 > 《馬蠅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