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在準備高考志愿的時候,都比較看重師范大學,認為考上師范大學,成為一名師范生,畢業以后更容易成為老師,這種認識其實是有誤區的,因為并不是考上了師范大學,就是師范生。 在師范大學里,不僅開設師范專業,還有非師范專業,所以考生只有報考了師范類專業,才是一名師范生,那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有何不同呢?看完這4點,你就清楚了。 1.專業名稱不同 要區分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其實很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專業的名字,如果是師范專業,專業的名字后面會特別標注出“師范”兩個小字,比如漢語言文學(師范),英語(師范),小學教育等,諸如此類,而沒有標注的就是非師范專業了,所以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學會區分,有時候即使是同一個專業,也會有師范和非師范之分,考生們要弄清楚這一點,選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專業。 2.學習課程有所不同 報考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們,其中大部分是考慮以后從事教育工作的,所以在大學期間會比較注重實際教學,除了基礎的專業課以外,師范類專業還需要學習到很多課程,比如最重要的教育心理學等,為的就是以后可以發揮更好的教學技術,而非師范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上就不會開設這些課程了,而且師范專業的學生在大三和大四的時候會有比較多的實習機會,所以考生填報志愿以前,要清楚自己的需求。 3.畢業證書不同 同樣是就讀于師范大學,是不是師范生,從畢業證上就可以明顯看出,如果是師范類畢業生,在畢業證書上會注明“師范”兩個字,而如果不是師范專業的學生,畢業證上就不會注明了,雖然現在教師資格證已經放開了,即使不是師范大學和師范專業也可以報考,但是很多重要崗位依然只是針對師范生開放,如果同樣從事教育行業,是不是師范生,待遇上還是有許多不同的。 4.工作上的優勢不同 如果畢業以后都要從事教育工作,是不是師范生,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教師資格證的通過率很高,但師范生在這方面顯然更有優勢,所以考證也會更輕松,有些重點大學甚至不用考就有教師資格證,而有了資格證以后,還需要參加校招,這個時候師范生的優勢就更明顯,比如可以報考更多的崗位,更容易進入重點學校,還有面試時,師范生的表達會更好,更符合要求。 綜上所述,考生們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仔細考慮以后是否有從事教育工作的打算,如果有這個意向,最好還是選擇一個師范來的專業,畢業后在相關工作上更具有競爭力,不過如果沒有這方面打算,也不用擔心,師范院校的非師范專業就業率也同樣很高。你認為師范大學怎么樣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