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這是個時代問題,上到頭發(fā)花白的老年人,下到青春飛揚的青年人似乎都在受著頸椎病的困擾。
西醫(yī)的頸椎病,在中醫(yī)看來,是因為頸部經脈不通,壓迫所致。 經脈為什么不通?一個是久坐不動,再一個是受了風寒。 現在好多人吃完飯就臥在床上低頭看手機,或者坐在辦公桌前,幾個小時都不起來,頸椎一直處于過度緊繃的狀態(tài),氣血也流通不了,所以久坐不動就是氣滯血瘀之象,這是內因。內因好解決,少坐多動,每隔半小時,一小時就活動活動頸部,很快就好過來。 外因呢,就是虛邪賊風,老祖宗早就告誡我們,“走路要挺胸,坐臥不當風”,有些朋友呢偏偏喜歡貪涼,喜歡坐到風口去,風一吹,當下覺得很愜意,吹久了呢,就變成了一種負擔,再加上空調的普及,風邪寒邪乘虛而入。內外邪兩相勾結,頸椎病就不請自來了。 治療頸椎病,國醫(yī)大師熊繼柏有一個經驗方:葛根姜黃散。 組成:葛根30g,片姜黃15g,威靈仙15g。 用法:煎服,分兩次服用,早晚各一次,飯后服用,15天一療程,一般吃15副。 葛根是藤本植物葛藤的根,凡是藤類植物,它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向四周布散,或者依附于其他植物,左纏右繞,上穿下達,沒有哪一處是它所不能到的。葛藤可以一直向上攀爬,樹有多高,它就能攀多高,甚至比樹還要高,也就是說它的生命力相當頑強,所以葛藤又叫一尺藤,它可以在一天之間長出一尺,今天你在這苗藤上做個標記,明天你再去看,它又長長一尺。可見其攻城略地,迅猛無比。中醫(yī)取其象,認為凡人體經脈所到之處,葛根皆能游走通竄之。再看它底下的根系,如果你挖過山里的葛根,你會發(fā)現,在所有藥草當中,還沒有哪一味藥的根部可以像葛根那么長的,至少目前為止是沒有的。 葛根的根系相當發(fā)達,它深入土壤的同時又不斷地向四周開疆擴土,吸收土地的精華,然后源源不斷的往高處供養(yǎng)。仔細想來,若沒有如此強大的根系作為支撐,它也不可能有那么茂盛的枝葉跟藤脈。陰寒之邪,除了會讓人感到冷以外,還有凝滯、收引的特性,像頸椎病,肌肉筋脈被邪氣捆綁的緊緊的,疏散不出來,放松不了,肩膀、后脖子那里就會感覺緊緊的,扭轉困難,甚至僵硬疼痛。葛根用上,它就可以通達上下,出入內外,把風邪寒邪散出去,即使肩頸僵緊,也能很快得到放松。頸椎病除了肩頸不利以外,是不是還會有偶然的頭暈、耳鳴?這是頸部經絡不通,導致清陽不升的結果。葛根不僅能幫你把經絡打通,把邪氣散出去,讓氣血流通順暢,它還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往上升,清陽一到大腦,頭暈耳鳴的癥狀就緩解了。像平日里覺得頭目昏沉的,不妨用新鮮的葛根煮水來喝,喝完以后,瞬間覺得頭腦清靈。威靈仙這味藥不簡單,僅其名字來講,就有不俗之處。大凡草藥中帶有仙字,即有不同反響之意,威靈仙,既威又靈,更是不簡單。威靈仙疏通、向外散的效果非常好,它可以把伏藏在肌肉筋骨間的風寒濕邪揪出,然后開門逐盜一樣表出體外,所以威靈仙是上乘的風濕藥。 兵無向導不達賊境,藥無引使不至病所,就是說引藥也很重要,有沒有一味藥直接引到肩背?片姜黃,它好像有眼睛能夠直接通達肩背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以扁如干姜形者,為片子姜黃,治風痹臂痛有奇功。”再一個風寒濕在身體里郁閉的久了,會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血瘀。片姜黃味辛,辛能行,凡是辛味藥它都善于行走,一吃下去,能夠迅速地讓瘀血往下走。片姜黃既可以破血行瘀,又可以祛除關節(jié)經絡之風寒濕邪,通行經絡而止痛。對于頸椎病引起的肩臂疼痛,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肌肉僵硬、經脈不通的頸椎病,那肩頸周圍啊都是一些風寒濕、氣滯瘀血,板結的像堅硬的土地,這三味藥一下去,松土耕地一樣,把你頸部的肌肉經脈立馬疏通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