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達(dá)房的傳說 腰達(dá)房村在離包家屯鄉(xiāng)東南十二里地那兩溜的小山洼里。相傳,那疙瘩以前沒有人住,在清朝嘉慶年間,從南方搬來了一伙逃難的,就在南面的山坡之上搭起了窩棚住了下來,這伙人不信喇嘛教,對蒙古人也沒有啥好感,蒙古人管他們叫南蠻子,他們管蒙古人叫老韃子,相互沒有來往。話說是道光皇帝在位的時候,這塊兒年年發(fā)大水,人們種的莊稼全都被大水淹了還不算,村子也被泡上了,一個不到一百戶的小屯子,街里就有好幾條河,夏天全是泥和水,冬天全是雪和冰,那個罪遭得呀都沒法說了。這么的,大伙就尋思八成得罪了神靈,湊合到一塊一合計,就準(zhǔn)備在這個疙瘩修座廟,他們用了一年時間修成了這座廟,在里面供上了關(guān)老爺神像,天天燒香上供,作揖磕頭,可是不管用,一到夏天,還是天天下雨,大水滿村子。大伙又尋思開了,這關(guān)老爺在南方能顯靈,怎么到這疙瘩就不靈了呢?大伙正在廟前琢磨呢,就看從街頭上來了一個老韃子,穿一件紫色的蒙古長袍子,手里拿著蠅甩子,搖頭晃腦地徑直朝人群走了過來。他一邊走一邊嚷嚷:“聽我的話,信喇嘛,聽我的話,信喇嘛”。大伙一看這韃子有點(diǎn)來頭,就恭恭敬敬地把他款帶起來,問他信喇嘛又能怎樣?這韃子搖頭晃腦地說:“隨的方,就的圓,年年歲歲保安康。”大伙一尋思,可也是啊,這塊是喇嘛教的地盤,咱早該隨方就圓,趕緊地跟老韃子合計。老韃子一聽大伙要信喇嘛,就勢咧開大嘴樂了,他自愿當(dāng)這廟里的喇嘛。就這么著,廟里的關(guān)老爺像換上了喇嘛教的佛像,老韃子也穿上了喇嘛教的大黃袍子在廟里頭住了下來。別看大伙把他當(dāng)神一樣供他吃供他喝,隔三差五到廟里頭燒香磕頭的,但心里可不拿他當(dāng)回事。當(dāng)面一口一個喇嘛爺叫著,可背后呢,因?yàn)檫@家伙天天搖頭晃腦的,大伙背后就管他叫搖頭韃子。你還別說,這搖頭韃子還真有兩下子,他先是圍著村子南山北下地轉(zhuǎn)悠了半個多月,完了就讓大伙預(yù)備鍬搞挖大溝。人們因?yàn)樾帕死锝蹋坏寐犨@個搖頭韃子的話,挖大溝干了一百多天,愣把村子南邊那道漫崗給劈開了一道大口子,村前村后的水一下子都順道到了大溝里。打那以后,不管發(fā)多大的水,村子里都不再泥濘了,莊稼也不在挨淹了,人們樂了,把這個老韃子當(dāng)作活佛一般供了起來。 可是這老大子受不了人們的恭敬,把大溝挖成的第二年就得了一場暴病死了。 老韃子活著的時候,人們心里不怎么恭敬他,可是他死了以后大伙才覺得這人不該死,從心里分外地思念。就這么著,大伙一合計,決定擱他的名字做這個村的村名。可是誰也不知道他叫啥名,叫喇嘛吧,又不是他的名,最后一籠統(tǒng)覺著,咱們在他生前凈叫他搖頭韃子了,這回還是這么叫吧。打那以后,人們就管這村子叫搖頭韃子房,后來又簡化成現(xiàn)在的名字腰達(dá)房。 編輯:才韻生活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法庫故事更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