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陶老師班 作者:陶忻五段 死活題的“正解”(視頻版) 前言 我們先了解下對局者下棋時的“思考過程”。面對棋局每個棋手都會有“棋感”(第一感),通常會根據感覺的一手往下“計算”(計算其實是找出雙方合理下法的推算,復雜的局面往往需要計算的更深),然后根據計算結果來判斷優(yōu)劣,(計算時發(fā)現有些選擇不合理就會PASS掉,而在一些相對合理的選擇中來判斷)。 這樣看感覺—計算—判斷選擇應該是下棋時的三部曲了(其實要是了解圍棋AI軟件,它的“思考”方式與人是非常相似的),棋感人人都有,水平越高棋感越好,但高手們會花更多時間在計算判斷上。 先說感覺與計算,這其實是做“死活題”、“手筋題”等基本功訓練的目的。死活題是有“正解”的,不太需要結果的判斷(死與活,或者吃子等目標很明確,很直觀,所以最適合小朋友們),大量做題會形成“圖形記憶”而培養(yǎng)棋感,而做題途中的計算(尋找雙方最佳最強變化)又可以鍛煉對局中的計算習慣。 比較常見的問題是做題喜歡麻木去試(特別是網上做題,可以一手不對馬上去換另一手),這樣就容易養(yǎng)成隨手的習慣,棋感比較好的小棋手做題往往正確率比較高(也包括學棋初期,棋感比較好的小棋手往往靠感覺就可以大勝),容易養(yǎng)成不去計算的“迷之自信”(比如把對方想太傻)~這時候可以找些稍難的題“逼”著去算,習慣最好盡早養(yǎng)成。 一.死活題的“正解” 死活題通常是指在一塊“封閉”的棋形內以吃掉對方或者做活為正解的題目,不應出現“黑先黑死”,或者“黑先白活”的結果,另外正解的“唯一性”(至少是第一步)也是看一道題是否“完美”的標準。但有些書是講死活(實戰(zhàn))常型,里面的題可能有多種做法,甚至就是直接講棋型是死還是活,并沒有“答案”(比如圍棋死活辭典上冊中的某些題)。 (7=A) 如↑圖,右邊黑走1成劫殺,而左邊5點入只能形成雙活(左邊這個角就不能稱為死活題了)。 死活題結果分為凈死、打劫(劫殺/劫活)、凈活三種,其中劫可以細分很多種,而雙活算活棋(所以殺棋時走成雙活肯定是錯了)。 死跟活比較好理解,但水平較低的小棋手可能對劫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從死活的結果來說,劫是介于死與活之間的,殺棋時能凈殺走成打劫就是失敗,反之做活時能凈活(包括雙活)走成打劫也是失敗,但如果無法凈殺(活)打劫就是正解。 右上---黑3是好手,凈殺白棋(3走A,白B是打劫;3走B是雙活,均不對)。 左邊---白4也是唯一的正解,如圖形成雙活(白4走7夾、黑打5、白只能C劫活)。 而如圖的棋型,黑1虎成劫活是正解,其他下法均是凈死。 凈殺(活)比打劫好還是比較好理解的,畢竟打劫是“未完成”狀態(tài),以后還需再花手數解決,如果能一手走好,為什么要花兩手呢? 黑先,應該如何做活? (3=A) 左角---黑1隨手粘上因為氣緊只能劫活了。 右角---5是本型的正解,6雖可先手提一子,但黑里面是凈活。 雖然黑左邊把劫打贏了會比右邊活的“大”,但前提是劫能打贏,代表白棋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劫材連走兩手,絕大多數情況會獲利更多。(在實戰(zhàn)中有些局面因為全局劫材或者目數原因走成打劫比凈活還好,但從死活題角度來說,能凈活走成打劫就算錯)。 還有要注意死活題一定要走出雙方最佳(強)的下法才能算“正解”。 這是個低段小棋手經常走錯的棋型,白上一步虎是失誤,應走A局部凈活,如圖黑先雙方最佳? 黑1點是正著,但走成如圖白凈死并不是本題的“正解”。 走成如圖的打劫才是“正解”(雙方最佳)。 二.“劫”的種類 “無憂劫(有一方打輸了損失很?。薄ⅰ?strong>單片劫(整個劫黑+白只差一目的劫,從目的角度是除了“單官”最小的棋)”、“天下劫”、“生死劫”“勝負劫”(這幾個都是說這個劫價值很大,很可能決定勝負)。以上劫的名稱都是從劫本身“目數”價值來區(qū)分的,還有很多劫的名稱其實是“步數”的區(qū)別。 1.緊(氣)劫 經典的“小豬嘴”形成劫殺,這就是最普通的劫爭,雙方殺氣形成的叫緊氣劫↓。 (1=5、2=A) 緊劫一般就直接說“打劫”了,是對局中最常見的劫爭,特點是黑白提劫后都可一手消劫(劫的總手數是3手)。 這里A跟B的劫都可以算“緊劫”。白A提劫后再提一手可活,黑A粘白就死了,劫在自己手里一手能消劫,就是緊劫的特征。B位的劫是個“單片劫”(前提是白這塊棋先活了,不然這里就沒意義了),但也屬于雙方一手能消劫的劫爭。 2.緩氣(手)劫 與“緊氣劫”相對應的是“緩氣劫”,這種劫又有什么特點呢? (4=A) 松一口氣的角上板六,黑1點入是正解,至5形成打劫,這個劫白提劫后一手可以消干凈,但黑需要B再打吃一步才能變成“緊劫”,這里應是“對白有利的緩一氣劫”。 “緩氣劫”就是指一方可以直接消劫,而另一方提劫后無法一手消劫,需要再走幾步才成為“緊氣劫”(需要走幾步,就是緩幾氣劫)。 如↑圖黑先的結果是? (3=A) 黑無法凈活,只能如圖打劫,但這個劫并不嚴厲,至6后白再連下三步才能形成緊氣劫,這是個“緩三氣劫”(對黑有利)。有個說法叫“緩三氣不是劫”畢竟等你打贏別人已經在外面走了5步棋了,但有盤很經典的對局林海峰VS徐奉洙,林海峰就打贏了個“緩三氣劫”,所以棋無絕對,任何時候都不能大意。 3.兩手劫 兩手劫也是常見劫型之一,與緩一氣劫有幾分相似。 如↑圖白似乎陷入絕境,有何手段? (3=A) 這應該算線上5K級別的題目,手段不難,如圖成劫,但這個劫黑繼續(xù)提B后可以一手消劫,但白找劫材提回5位后并不能一手消劫,但與緩氣劫的區(qū)別是?↓ 上圖白繼續(xù)提1位現在還是個劫。如圖白可以一手消劫了,這時準確的說是“對白有利的兩手劫”,而黑提了A再提B就變成了上圖的棋型(對黑有利的兩手劫)。 兩手劫就像個 “蹺蹺板”,永遠不會處于“平衡狀態(tài)”。誰能一手消劫就是對本方有利的兩手劫。 (10=○) 3一間低夾現在越來越少見,被白4托后局部沒什么滿意的結果。7算個“騙招”,白10打后順勢沖下來是正確的應對。如圖黑下一手應在A位補一個,然后白B或者C甚至脫先都是白不錯的結果,但黑如果就不補呢?白角上又有何手段? (5=9、6=A) 1、3、5連貫手段,如圖形成了對黑有利的兩手劫(打A劫時),如果黑找劫材時白繼續(xù)提B角上就變成了對白有利的兩手劫(所以黑如圖也不會走C的打吃,那樣就把對自己有利的兩手劫變成了“緊氣劫”,白可以一手消劫了)。 那么問個問題,如果都是對本方有利,是下成“緩一氣劫”好呢?還是“兩手劫”好呢? 如果前面都理解了,這個問題挺簡單的,對本方有利的“緩一氣劫”跟“兩手劫”都是本方提劫后可以一手消劫,而對方提劫后一手消不掉。區(qū)別在于“緩一氣劫”對方再走一步就變成了“緊氣劫”(從劫的角度雙方平衡),而“兩手劫”對方再走一步就變成了對對方有利的兩手劫,所以是緩一氣劫更好。 4.連環(huán)劫(搖頭劫、搖櫓劫) 經典題目,黑先如何做活? (1=A) 1飛是唯一能凈活的好手,白2點是最強抵抗(如走3打吃黑走B可活)如圖形成“連環(huán)劫”活,以后白外面打吃黑可以A與B的劫來回提,白永遠無法打贏這個劫爭。 如圖黑先,應如何殺白? 5虎是此題的關鍵,9撲后A\B兩處形成了“連環(huán)劫”白凈死 “連環(huán)劫”最后的結果其實不算劫,等于一方有A\B兩個劫“見合”,另一方永遠也打不贏這個劫爭,但另一方可以利用連環(huán)劫成為了無限的劫材庫,所以如果能直接凈活(殺),走成連環(huán)劫會差一些(與此類似的是盤角曲四,因為中國規(guī)則下盤角曲四有雙活實戰(zhàn)解決的情況,能直接凈殺比盤角曲四強)。 5.萬年劫 經典的“緊帶鉤”型,基本功好的小棋手可秒答黑先的結果。 (4=A) 如圖是雙方的正解,形成“萬年劫”。白6立是關鍵一手,直接打上去就變成緊氣劫了。 以下黑如粘住A位是雙活,黑如果要吃白需要把B+C的外氣全部收住,然后再D打吃成劫,等于從殺白角度是個“緩兩氣劫”。 如圖黑先最佳結果? (1=A) 1扳是防止“聚殺”的要點,至5里面形成“萬年劫”棋型,但本圖黑外氣更多,白要把五個○的外氣都收好后再B打吃進去才變成緊氣劫,在布局與中盤階段是不應去走的(白就算吃了黑,黑在外面已經連下7步了)。如圖到了官子階段最大的可能是白走A粘雙活,或者黑花A+B兩手吃漲牯牛。 萬年劫是否嚴厲主要看外氣,如果有幾口外氣,在實戰(zhàn)中通常無需擔心,不用著急補(還沒進入官子),但如果外氣較少,需要對打劫有所準備。萬年劫在死活題的角度下一般歸為活型,殺棋殺成萬年劫通常是錯的。 以上都是實戰(zhàn)中較常出現的劫型,他們的區(qū)別主要在花的“步數”上,劫爭在實戰(zhàn)中的判斷除了本身價值、雙方劫材數量(包括是否損劫)花的步數一定要考慮進去。如果水平較弱往往更關注“死活”,而對花費的步數并不敏感,“效率”的概念是圍棋進階要掌握的重點。 6.和棋的劫(三劫循環(huán)、四劫循環(huán)、長生劫) 之前創(chuàng)作的趣味題,有經驗的一眼就看出是道征子題了,甚至看到左下角的棋型,對最后的結果也心知肚明了…… (30=35、110=113、136=139、190=A) 從1盲點聚殺開始,白6頂出變成了“萬里長征”。一通操作到左下角,最后是個“三劫循環(huán)”的棋型。如圖繼續(xù)下,黑只能B\C任提一個、然后白提A、黑提另一個,雙方繼續(xù)提下去就會無限循環(huán)了。 如圖是個罕見的“連環(huán)劫雙活”,雙方A\B互相提,誰也不能奈何對方。但假設全局還有另外一個關乎勝負的劫爭(且劫的價值小于這里),那等于雙方都有個無盡的“劫材庫”,也會形成“三劫循環(huán)” 上下兩處各擺了個“大雪崩”的老定式,角上有個“連環(huán)劫”手段,把兩個角的連環(huán)劫組合起來白先提了A再去拿C當劫材上下來回提,這就是個標準的“四劫循環(huán)”,如果雙方均不退讓,也是無限循環(huán)提下去了。 黑先,什么結果? 至9撲,白不能A提不然黑團成刀把五,10撲后形成個奇特的型狀,黑下一手A提白提回兩子,等于變回白8扳時候的棋型,都不退讓又是個無限循環(huán),這種棋型叫“長生劫”。 這也是個罕見棋型,與上圖的“長生劫”類似,黑A撲時白只能B撲,如果一直提完撲下去,又是個無限循環(huán)棋型,這個棋型在中國圍棋規(guī)則中叫“雙提兩子” 中國圍棋規(guī)則第二十條規(guī)定,禁止全局同型再現(這些無限循環(huán)的棋型,都是循環(huán)再現同一局面),其實以上的和棋劫型如果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是會“強迫”一方找劫材的,不會出現和棋(比如AI軟件,設計遇見這種型狀就會去主動找劫,所以永遠不會和棋)。 但第3條補充規(guī)定又提到:原則上禁止三劫循環(huán)、四劫循環(huán)、長生、雙提兩子等全局同型再現的罕見特例。根據不同比賽,也可制定相應的補充規(guī)定,如無勝負、和棋、加賽等。 在實際比賽中,一般遇見這種罕見棋型,都按和棋處理(必須分出勝負按剩余時間加賽甚至抽簽),很少執(zhí)行全局禁同的規(guī)定。有盤很著名的羅洗河放棄“三劫循環(huán)”戰(zhàn)勝崔哲翰的經典對局,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7.“怪劫”(我也叫不上名字的劫) 均為黑先,試做雙方最佳結果? (3=A、10=15、) 右下---黑3必須撲,不然里面是雙活,至5打吃白不能A粘不然黑B位尖會形成“盤角曲四”,初看這里的劫沒什么特殊的,白再走一步就成為就“緊氣劫”了,但白現在脫先黑一手也吃不掉,在實戰(zhàn)中暫時沒適合劫材時,白應保留不動為妙(請思考這型與緩一氣劫和兩手劫的區(qū)別)。 右上---7是唯一能出棋的方法,白12提時黑13必須粘上,如果擋住再被提到另一邊,角上會形成“連環(huán)劫”活型。至15粘角上是個很古怪的棋型(不是“盤角曲四”,沒11這個子才是),白如果自己C提會形成黑的先手劫,但黑要吃白必須把外氣收光逼著白去提C。這么看有點像“萬年劫”但又不一樣,實戰(zhàn)中沒到官子階段基本都不會動這里了,甚至到最后會出現自補劫材的情況。 左上---黑17托是最佳收氣手段,至24這里的劫也很奇特,里面誰先走都會成“緊氣劫”(會有先手劫與目數的區(qū)別),但某種程度上仍然是“誰先動誰虧”。 左下---27尖不可走D,不然黑氣不夠。如圖的變化與上圖類似,黑不能團D,白也不能走E,以后只能是個劫爭,白雖可以收外氣逼黑撲進來,但畢竟收氣沒什么價值,實戰(zhàn)時也很可能脫先它投。另外黑25如走26會形成“緩一氣劫”,但黑不如本圖,請細細品味手數上的差別。 類似圖中這樣難以叫出“學名”的劫還有很多,大多有個特點,誰先動對局部來講幫助都不大,所以在實戰(zhàn)中有可能先放置不走(直接走可能無法發(fā)揮出一手棋的效率,但最終還是要解決的),如果能對此種棋型能多些理解與思考,那對棋的判斷力提高很有幫助。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陶老師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