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鮮葉、干茶和茶湯,這些都是始終被惦念呵護推崇贊美的。人們一路追隨陪伴守護收獲,轟轟烈烈,你儂我儂。過后,留下的是離席去的身軀和濕漉漉的茶渣,分別。跟生活中每一處的相逢相知相守一樣,終歸是要有個結局的,要么一方先行退走,要么默契地一同作罷。
茶葉的化學成分是由3.5-7.0%的無機物和93~96.5%的有機物組成。茶葉中的無機礦質元素約有27種,包括磷、鉀、硫、鎂、錳、氟、鋁、鈣、鈉、鐵、銅、鋅、硒等多種。茶葉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堿、茶多酚、有機酸、色素、香氣成分、維生素、皂苷、甾醇等。 忙忙碌碌的生活,瑣碎繁雜的事務,讓我們覺得很累,人累、心累。但悠閑其實很簡單,放慢腳步,用心去享受愜意的下午茶時光。給自己一杯下午茶,美好往往都在我們的熱愛里。
帶有“苦澀味”的茶,不一定是不好的茶,往往還是好茶,這是因為茶葉苦澀味的濃淡,由它所含有的苦澀味物質的多少所決定。茶葉的苦味物質,主要有:咖啡堿、可可堿、茶葉堿、花青素類、茶葉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黃烷醇類。 有茶的日子,有一種愜意,蘊隱于茶水中;有一種共鳴,產生于沉浮間;有一種靜雅,相向于清香上;有一種懂得,感知于冷暖時。
對于茶,我們都會喝,這里暫且不論茶道。想說的是沏茶之水,即水溫不相同,沏出的茶香就會不同。茶在杯盞中的沉浮之間,如人生之經歷風霜雪雨,所以,人生的坎坷艱辛,如杯中之茶,經火熱之水浸泡,開始飲,雖苦澀無甘,但后味卻清香宜人,杯盞之中余香仍留,耐人尋味。 生活如茶,百味雜陳,有平淡如水的底色,也有繽紛多彩的韻致。品生活如品茶,入嘴時有點苦澀的滋味,細品后方覺有不凡的韻味。禪茶一味,全憑品茶人的心境,心情郁結,茶一入嘴,苦味彌漫。 茶的最早用途為藥用,故最早的飲茶法與烹制中藥的方法非常類似---將鮮茶葉或曬干的茶葉加水熬煮,制成湯汁飲用。這種方式原始簡單,對茶葉幾乎無加工,對烹煮的器具也無特殊要求,因其簡便易用而長期流行于民間。 錫影孤亭日,茶香小灶煙——明·徐賁《賦得石井贈虎丘蟾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