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海桑田,曾經遍布浙江的藏書樓,如今已所剩無幾,留存下來的也岌岌可危。目前,浙江留存于世的傳統(tǒng)藏書樓僅11座,而全國也不過100余座。 去年2月,一部向藏書先賢致敬的系列專題片《浙江藏書樓》,用鏡頭記錄了浙江目前仍然保存完好或有遺址的極具代表性的11座藏書樓,包括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藏書樓——寧波天一閣、乾隆皇帝專門存放《四庫全書》的皇家藏書樓——杭州文瀾閣、中國近代最大的私人藏書樓——南潯嘉業(yè)堂等。 在這些藏書樓中,珍藏了數(shù)以萬計堪稱稀世珍寶的古籍善本。藏書樓研究專家顧志興認為,這些藏書,對知識的保存,對文化的傳承,對后代的教育,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杭州文瀾閣,是乾隆皇帝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是“南三閣”中唯一存留至今的藏書樓。作為鎮(zhèn)閣之寶,《四庫全書》的內容宏富,幾乎匯集了中國古代兩千多年歷史進程中所產生的主要典籍,收書近8萬卷。 如果說文瀾閣是皇家藏書樓的代表,那么寧波天一閣則是民間藏書樓的典范。 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藏書樓,天一閣的藏書品種和數(shù)量蔚為大觀。 不同于其他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收藏了271種明代地方志書和370種明代的科舉錄,此外還匯集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法律等多方面的典章制度及沿革的政書。 而湖州嘉業(yè)堂,則以擁有眾多宋元刻本、明清刊本、稿抄本及地方志書為特色。 此外,清光緒年間孫衣言創(chuàng)建的瑞安玉海樓,為學者的藏書樓,以富有名家批校本、鄉(xiāng)幫文獻和珍善本聞名于世。 而其他私家藏書樓,所藏典籍各有特色。 寧波余姚五桂樓,珍藏多種“易經”類善本;海寧的衍芬草堂,藏有宋刻小字本《晉書》、宋刻《律·附音義》、宋拓《忠義堂顏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