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旅途就像是洶涌澎湃的波浪,但我們寧可逆流而上被沖刷得體無完膚,也不愿隨波逐流毫無期待。 我們的心底裝有兩個小人,一個名為舒適,另一個名為折騰。舒適的房間總是漂亮得浮夸,而折騰的房間雖樸素卻不失內涵。 “舒適”總是跟我們說:別理“折騰”,你這是自找麻煩。 你猜“折騰”怎么說,它說:小聲點,別驚醒“舒適”了。 折騰和舒適是左右我們行動的重要選擇。折騰的事隨時都可以做但很少人去做,因為為難自己的事下不了手。舒適的事多了便會無趣,可做的人卻很多,因為享受是眼前的。 正如“隨波逐流”和“逆流而上”這兩個詞。隨波逐流無疑是舒適的,而逆流而上到底是一種對自己的折騰。怎么選,選擇權停留在自己手上。 很多人習慣了隨波逐流,妄言是順應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事實是這樣嗎?與時俱進到底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是順應時代倒逼自己去跟進的底氣。 跟著水流去飄蕩,任何一艘小船都會在盲目行駛中迷失方向,甚至撞向暗礁。沒有立場,很容易人云亦云,連自己是什么都迷失掉。 選擇隨波逐流,是天性,因為每個人天生的骨子里都向往安逸舒適。正如溫室的花它更希望生活在毫無危險的空間里,不用為生存而憂愁。 選擇逆流而上,是人性,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夢想,為了夢想要放手一搏。正如深埋土底的草苗,不能破土而出生命便失去了意義。 3 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多少人隨波逐流,不可控地追隨大眾。 逆流而上,往往會被人當做人群中的“異類”,連理解的人都少的可憐,生活便會暫時乏味起來。這樣的生活真的就是暫時折騰自己。 太過于隨波逐流,往往在人群中迷失了自我,連自己想要做什么,連自己想去哪都拿不定主意。這樣的“常類”真的就是安逸嗎? 宋濂“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王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做異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自己的立場都守不住。 其實,很多時候生活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磨礪人的棱角,直到磨盡你最后的鋒芒,連顯現的機會都在你的手上奪取。 當然很多人會抱怨,抱怨時光,抱怨生活,可不管你怎么抱怨,很多你未曾把握的,就應該在你手中悄然消逝,就那一剎那。 現實往往會讓你覺得殘酷,可為何不嘗試武裝自己,為了那不屈的信念去抗爭呢?你的抗爭,別人的評價說了不算,你自己肯定自己才是最好的贊美。 假若你想做個逆流而上的自己,不必等待,也不必存有疑問,大膽去做自己認為正確且有價值的事。生活的海洋中,有很多小魚小蝦,也許你是其中的一員,可為了自己不被吞噬,逃離那片平庸的海域,或者成長為能抵抗風浪的鯨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