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理性低血糖:如饑餓或劇烈運動。 (四).病理性低血糖; 1.胰島β細胞增生或癌瘤等,使胰島素分泌過多。 2.對抗胰島素的激素不足,如垂體前葉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甲狀腺機能減退等。 3.嚴重肝病患者,肝臟不能有效地調節血糖。 4.糖原累積癥。 常見情況: 空腹型低血糖癥的診斷程序 (1).藥量不足:特點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和空腹血糖相差無幾。原因是晚間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用量不足或進食過多。 (2).黎明現象:正常人在夜間12:00以后,生長激素和皮質醇的生成增加,該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產生的生長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現象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可在夜間12:00和早7:00各測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間12:00達 1.0mmol/L以上者可診斷。 (3).蘇木杰反應:常發生在夜間,是由于用胰島素過量后引起低血糖,機體為了調整血糖,便產生了大量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特點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mmol/L。 注意事項: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不運動。如果空腹抽血的時間太晚,所測的血糖值很難真實反映患者的治療效果,其結果可能偏高或偏低。有些患者主要表現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因此需測餐后血糖才能真正了解病情。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是全時間的,即不但空腹血糖要達標,而且餐后血糖亦應降至一定水平。 診斷方法:Folin-吳憲法。鄰甲苯胺法。GOD-POD法(葡萄糖氧化酶偶聯比色法)。 糖尿病癥。 (1).多尿: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4000毫升,最高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也增多,有的患者日尿次數可達20余次。因血糖過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惡性循環。 (2).多飲:由于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刺激口渴中樞,以飲水來作補充。因此排尿越多,飲水自然增多,形成正比關系。 (3).多食:由于尿中丟糖過多,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能量缺乏引起食欲亢進,食量增加,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如此反復。 (4).消瘦:由于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消耗過多,體重下降,出現形體消瘦。 (5).乏力:由于代謝紊亂,不能正常釋放能量,組織細胞失水,電解質異常,故病人身感乏力、精神不振。 我是一位70歲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學習體驗與分享(其中會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話并結合我的一生體會與經驗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謝!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與我聯系,我會妥善處理,謝謝!)我寫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應注意的事兒!退休后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廣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請參看趙站長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臨與指教哦^0^!歡迎大家轉發! |
|
來自: 趙站長的博客 > 《健康飲食藥物禁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