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里打工差不多已經三年了。 對這個地方沒好感,更別說熱愛。 這是個小鎮,離廣州市很遠,不熱鬧,環境差,有點臟。所以,我很少出去游蕩。 這兩天沒開工,在宿舍百無聊賴,有人提出去江邊逛逛,便應允了。 說出來有點汗顏,我們是步行的,一行六個人,晃晃悠悠,標準流浪版的。 三四里的行程,可以打摩的,甚或租車,然終究選擇了步行。對于錢,我們還是珍惜的。 南方的氣候還是較溫暖的。八點鐘的太陽驅散了潮濕陰郁的空氣,植被鮮綠,早些時候長出來的小草嫩嫩的,個別處還能看到園藝師培育出的、叫不上名字的花兒。繁茂頑強的榕樹給街道綠的享受,挺拔光滑的橡樹直插云霄,像列兵那樣排列在江的兩岸。江面停泊著許多只身軀龐大的淘沙船,一簇簇的海草被幾艘快艇沖得七零八落,隨著涌動的浪花漂流不定。江面不算太寬,對岸的樓房馬還算可以路看得清晰,這畢竟是珠江的支流,氣勢要遠遠地落在珠江的后面。岸邊修筑了護堤,古老的榕樹下成了休閑的好地方。棋牌游戲到處都是,小賭怡情,這里聚集了許多本地的閑佬逸少。中老年婦女組合鍵身,在音響伴奏聲中跳起舞步。 混雜在人群中的我們六個,有的在觀看下棋,有的在看婦女們跳舞,偶爾相互說幾句家鄉話,顯得格格不入,別人不拿正眼瞧你,是不會搭理你的。一刻鐘后,大家都聚在了江堤邊,手把著欄桿,看船來船往。 “那邊有幾艘漁船,咱們過去看看吧?” 有人提議。我們奔了過去,下了臺階,竟然大著膽子,踩著塑料殼鋪墊的輔道,站在了漁船的跟前。多半都是一對夫婦一條船,衣服穿戴贓舊,皮膚粗黑,長年風吹日曬,飽經風霜之苦。這一點和我們打工的一差不多,所以我們才敢圍著觀看。稍后,索性跳到了船上,任憑那小船晃晃悠悠。漁民并不惱火,只是回頭善意地看看,大概是擔心我們失去平衡,不小心掉進江里吧? 漁家準備了一下,又要出發了。 我們不得不撤退了,再停留就會耽誤人家的生計了噢。 江堤邊上的舞蹈還在繼續,棋牌游戲還在繼續,我們知道沒什么可留戀了,該回去了。 再見江堤! 作者簡介:井金超,網名井然,男,1971生,小界鄉農民;作品經常發表在洛寧文苑吧、雅俗吧、《藝筍》平臺中,其中有中篇小說《月上柳梢頭》、《捋艾葉記》、《山路彎彎》等,長篇小說《帶血漬的白襯衣》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