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優秀征文 我與祖國有約 稷山 蘇國榜 在一首《與祖國有約》的歌曲中,有這樣幾句歌詞: 我是您的一朵浪花,與您緊緊依偎。 我用赤誠與您相約,與您一路相隨。 是的,當新生的祖國慶祝自己8周歲生日之后,我如約來到了這個世界。從此,便與祖國母親緊緊依偎,并用赤誠與祖國一路相隨。 我慶幸,我生逢其時,沒有饑寒交迫,遠離戰火紛飛。在祖國鶯歌燕舞的歲月里,我沐浴著陽光雨露,走過天真爛漫,告別了無憂無慮。 進入小學,在英明領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諄諄教誨和老師的親切關懷下,我勤奮讀書、刻苦學習。背誦如流的老三篇中張思德、白求恩、老愚公的形象,深深地嵌入我的腦海中;《雷鋒日記》一書,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做事;老師口中的王杰、焦裕祿的故事,告訴我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向生身母親及祖國母親交出的首份答卷,是貼滿家里墻上的“三好學生”獎狀。 考進中學,“智育回潮”給我的學習鼓滿風帆,“讀書無用論”也曾迷茫過我的雙眼,左右搖擺中,是課文里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和偉大胸襟給我訂正了前進的航線,圖書館借閱的《科學家談21世紀》一書,則讓我的眼前亮光一片。響應毛主席到廣闊天地去鍛煉的號召,我手捧高中畢業證書,走向生我養我的故土。憑著祖國和人民的信任,做了一名民辦教師,挑起了培育祖國花朵的重擔。 青春火紅,責任在肩。做學前教育,沒有教材我自己編;帶初中語文,指導學生辦起《班級生活》小報,讓知識與能力結緣;教農校學生,邊學習,邊勞動,體味學習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甘甜。心有學生,亦師亦友,不僅深受學生喜愛,還成了縣級模范。閑暇之余,我喜歡用手中的筆為祖國歌唱,為先進點贊,所寫文章曾在省、市報刊變成鉛字,也還成了縣委通訊組表彰的“優秀通訊員”。 我自豪,在祖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我以當年6%的錄取率考入了山西師范大學。那是思想解放、充滿激情的歲月,我奔走在教室、圖書館、資料室之間,如饑似渴地吮吸知識的瓊漿。每學年的“三好學生”表彰名冊中,總會有我的名字出現其中。校報通訊員的角色,促使我更多地去關注生活、思考人生、提高寫作水平。我喜歡報告文學,尤其喜歡為普通人立傳、為時代歌唱的報告文學作家理由的作品。我的畢業論文《論理由報告文學的人物描寫》,被評為優秀論文,我也順利地領到了首批“文學學士”的學位證。 我幸福,1983年9月,我如愿分配到中師工作,又一次踏上了教書育人的征程。做名師,愛學生,當楷模,成為我心中默默的追求和努力實現的愿望。 35個春秋的師苑耕耘,我以滿腔熱情的愛,以心血加汗水的付出,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及同行的贊譽,九十年代初,還獲得“運城市首批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稱號。其后又獲得山西省“教學能手”和山西省“優秀教師”稱號。由于成績卓著,1994年破格晉升為高級職稱。1995年在人民大會堂被授予師范教師的最高榮譽------曾憲梓教育基金獎。1996年教師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特級教師”稱號。 我知足,卻不愿躺在功勞簿里歇足。祖國給我的褒獎,黨和人民給我的榮譽,更增添了我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身為教科研處主任,我把教研看作教學的最高境界,著書立說,承擔課題。先后在報刊雜志發表教研文章40余篇;主編、參編了10余本教學用書;主持和完成了3項省級和國家級科研課題。2005年在人民大會堂被表彰為“陶行知教育理論與實踐成果先進個人”;2009年被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廳、省教科文衛體工會聯合表彰為“山西省十佳教師”;同年,被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被授予“運城市第六批拔尖人才”稱號。 我感恩,獻給祖國的愛,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語文教學通訊》、《運城日報》、《運城教科》、《稷山報》等報刊都對我進行過圖文報道;《稷山現代名人錄》、《中國專家大辭典》、《學海名師》、《語文教壇明星錄》等書均收錄了我的事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也曾對我進行了采訪報道。 我驕傲,歲月悠悠,桃李芬芳。據初步所知,我的學生已有4名山西省特級教師,3名小有名氣的作家,50余名中小學校長,20余名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10余名縣處級與廳局級干部,更多的則已成為各地教育的中堅,成為祖國前進的助推者、貢獻者。 在我一甲子的人生歲月里,我的祖國走過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艱辛歷程。而我,也在與祖國的一路相隨中,由一名農家子弟成長為一名大專學校的副教授,成長為獲得了教師最高榮譽(特級教師)及師范教師最高榮譽(曾憲梓教育基金獎)的三晉名師。并用“優秀教師”、“標桿教師”、“教學能手”、“師德楷模”、“先進個人”、“優秀黨員”、“優秀教研員”、“優秀班主任”、“先進工作者”等幾十個榮譽證書,留下了我或深或淺的人生足跡。 此刻,《與祖國有約》中的歌詞再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我是您的一片云彩,為您灑下遍野春暉 。 我用深情與您相約,風雨歲月相伴,走過千山萬水 …………… 當白鴿從藍天飛過,那是我對您的愛,無怨無悔。” 是的,植根教壇終不悔,效力祖國筑根基。嘔心瀝血育新苗,笑看桃李溢芳菲。心中樂矣,此生足矣。 祖國啊,70載歷經坎坷,70 載櫛風沐雨。而今您依然青春煥發,充滿活力。而我,在與您的依偎及相隨中,已然兩鬢飛雪,船到碼頭,離開了為您效力的神圣校園。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依然會用手中的筆為您歌唱,依然會用我的行動為您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奉獻不已。 稷 山 文 苑 作者簡介: 蘇國榜 稷山吳璧村人。1958年1月生,中共黨員,運城師專中文系副教授。 曾獲 山西省特級教師、山西省十佳教師、山西省優秀教師、山西省教學能手、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教育部曾憲梓教育基金獎、運城市拔尖人才 等榮譽。 曾任 運城學院稷山師范分院教科研處主任;《運城師專學報》、《運城師專校報》編輯部主任兼主編。 曾在報刊雜志發表教研文章40余篇,主編與參編10余本教學用書。主持并完成了3項省級以上教科研課題。 自幼喜歡語文、愛好寫作, 中文系深造4年,獲文學學士學位,語文教學30余年,理論實踐均有提高。解甲之后,方有時間顧及愛好,發展愛好。 ——發刊制作:薛前發 微信手機同號13293971786 我和我的祖國征文集 稷 山 文 苑 《稷山文苑》編輯部 主管單位 稷山文聯 顧問 裴海濤 安新明 寧水龍 武俊青 楊明有 尹天峻 名譽主編 李玉堂 胡根慶 主編 薛前發 副主編 薛文法 統籌 黃建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