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甄士隱,“士隱”只是他的表字,他的全名是甄費。 作者在開篇就已經為全書的讀書人定了基調,要么如甄費(真廢)這樣,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百無一用,甄士隱、林如海、賈政和賈寶玉莫不如是。尤其是賈寶玉,不但是廢物,而且嚴重浪費社會資源;要么就如賈化(假話)這樣,滿嘴假話,陰奉陽違。 正因為甄士隱、林如海、賈政和賈寶玉這些人讀書讀成了廢物,才讓賈雨村有機可乘,輕松上位。 把握好這個基調,再去讀后面的故事,就更容易理解這些人物,從而了解作者對當時儒學的態度。 |
|
來自: 新用戶07039177 > 《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