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引導孩子去感恩,讓他們知道“詩與遠方”背后的“柴米油鹽”,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勝過千萬個優秀的“白眼狼”。 作者:一鳴(爸媽進化論主筆) 放暑假后,孩子們開啟了放飛自我的模式,由父母陪著到處游玩,出入大小餐廳吃吃喝喝好不快活! 可家住山東青島一位小女孩卻在“打工”賺錢。 原來,小女孩的爸爸是開飯館的,暑假后,就在自家店里 “打工”。 干了9天活,小女孩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資,180元,自己沒舍得花,而是請爸爸媽媽去吃飯,這頓飯花了她173塊錢。 當爸爸問小女孩心疼不心疼,她卻笑著說:我掙錢就是為你們花的呀! 作為一個媽媽,聽到這句話時,心中立刻涌起一股暖流!孩子這么懂事,當父母的就是再苦再累也是值得呀! 隨后,這段感人視頻也被上傳至網絡上,引來網友們紛紛們稱贊: “這么小就這么孝順了,真是太贊了” “真是個小棉襖啊!” 作為開飯館的父母,真的不缺這頓飯!但這位善良的孩子能夠心系父母,心懷感恩,已經讓無數父母為之寬慰。 家庭教育專家薛立新教授曾說: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教會孩子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所以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親子教育最大的成就。 懂得感恩的孩子, 更有幸福感 曾經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后,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 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系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并隨書標注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系地址及郵箱等信息。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 為什么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系方式? 在不解與質疑聲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著什么,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終于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系的孩子),老人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 這時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懂得感恩,是每個孩子可以安身立命之根本。因為當一個人用愛來回報幫助的人時,伸出援手也才能更好地接納與肯定他,他才能得以在社會更好地立足。 不懂感恩的孩子,最終失去的是家人朋友的信任,甚至是社會的唾棄。 人要懂得感恩才會幸福。 懂得感恩的孩子, 將來也會有好的人際關系 曾經有一項數據調查發現:一個人未來是否成功,智力和技術只占15%,而人際交往只占85%。 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對別人的付出表示感謝,并且去回報其他人的話,那么其他人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很有價值的,而且人們是很愿意和懂得感恩的人進行交往的,愿意和懂得感恩的人成為朋友的。 曾經看過一則報道:2011年的金馬獎頒獎儀式上,劉德華親自為葉德嫻跪地頒獎。 當年劉德華剛剛進入演藝圈的時候,因為俊朗的外表被很多人看做花瓶,受到不少前輩的冷嘲熱諷。 只有葉德嫻在工作和生活上給予他關照,不僅傳授他演戲的經驗,還教會了他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所以,劉德華始終對葉德嫻懷揣著一份感恩之情,并且認其為干媽,表示愿意照顧她終老。 正是劉德華有一顆感恩的心,加之自己的不懈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欣賞他,在他需要幫助時,也更愿意伸出援手。 如此,他的人生道路也越走越寬。 如果孩子很是自私,只想到自己,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的理所當然的話,是會受到他人的排斥甚至是厭惡的,誰也不愿意和不懂感恩的人進行接觸的。 這樣,孩子的人生之路會越走越窄,最后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不懂感恩的孩子 是可怕“白眼狼” 電影《老爸102歲》中,有個情節讓人很悲哀,電影里的男主角非常希望孩子去美國讀書,他為了能讓兒子去美國讀書,傾盡所有,付出了所有。 然而孩子一去就是30年,這期間他很少跟父母聯系,回家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甚至連他結婚都沒有邀請他的父母去參加。 就連母親生病了,孩子還是不愿意回來看望父母,只聽到有遺產繼承才回來。 付出了一切,最終都沒有得到孩子的感恩。 付出全部的心血,卻養出了個不知回報的白眼狼,真是太心酸了! 同樣都是少年,同樣都是家徒四壁,有的孩子對父母的付出和苦難麻木無感,而有的孩子卻懂得心疼父母,愿意為父母分擔。 于父母而言,有一個懂感恩、知上進的孩子,才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一個父母最大的歡喜,不是子女成器,而是孩子終于讀懂了自己。 ![]() 聰明的父母,這樣教會孩子感恩 父母如果愛孩子,請一定要教會孩子去愛、去感恩。 1、不嬌縱,不溺愛,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疼愛和庇護,是導致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重要原因。 隨著孩子不斷地成長,父母應該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理解和體諒父母的關愛和辛苦。 2、父母言傳身教,孩子感染學習 董卿錄制節目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先成為這樣的人。 父母首先應該常行感恩之事,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學會如何感恩,并理會感恩的意義,并慢慢將感恩內化于人格之中。 ![]() 3、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表達感謝 耶魯大學校長沙洛維曾在演講中說道:“表達感恩的能力不僅是社交禮貌,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充滿感恩的人,能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壓力,具有更強的抵抗力。” 積極讓孩子體會日常生活中的收獲和幸福,記錄感恩的事跡,并向家人朋友、社會群體表達自己的感激。 還記得之前看到的一句話: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我們總是打著“愛”的旗幟, 為了孩子承擔一切壓力,包攬了所有的事情,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 引導孩子去感恩,讓他們知道“詩與遠方”背后的“柴米油鹽”,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勝過千萬個優秀的“白眼狼”。 愿父母們都能養出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 作者簡介:一鳴,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2.0學員,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中年少女;左手執筆,右手養娃,用一顆執著的心來寫字,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