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指武力單挑意謂武將之間用兵器互搏,也就是純武力單挑,包括武藝、力量、勇氣、單挑輔助手段(暗器、計謀),這是武將單挑的必備條件,但是以遠程武器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排除在外,例如花榮的神射、張清的飛石,單挑輔助手段僅作為必要時的佐證。 第一,像張順 阮氏三雄等水軍頭領不參與排名(在下的理解是水軍屬技術兵種,像盧俊義 林沖等人到了水上真不一定能打得過這些人) 第二,文官參謀不算,像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等人本就手無縛雞之力,比武藝委屈了他們 第三,工具人不算,比如圣手書生蕭讓 玉璧匠金大堅 股上搔時遷等人 第四,會法術的不算,水滸里面的法師算是個BUG,比如入云龍公孫勝 混世魔王樊瑞等人,動不動就呼風喚雨,驅雷阻電,平常人嚇都能被嚇死 第一: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盧俊義排第一,是有爭議的,但我認為他當之無愧,且看: ⑴“馬步軍中第一,桿棒天下無對,丈二鋼槍無敵手。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 對于書中的評語我們應該辯證的看,例如“力敵萬人”,這分明是扯淡,只是作者形容某人超猛的夸張手法罷了,但是書中已有明確的交代:“第一”就不一樣了,這是記實的寫法。 ⑵活捉史文恭,“腿股上只一樸刀,搠下馬來” 史文恭當時的確是落荒而逃,四面八方有晁蓋的陰魂,后面有燕青帶著四五百嘍兵追殺,但是也只有盧俊義能讓他無心戀戰,乃至被擒,換作其余人結果不好說; (3)斗不數合擒酆美 這酆美也不是等閑之輩,曾與八驃之一朱仝大戰,但是在盧俊義手上只走了數合 (4)三十余合殺厲天閏 這厲天閏也不簡單,乃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屬下四大高手之一,張清死在他手上,十合逼退董平 (5)活捉卞祥 這卞祥就更厲害了,一人力敵史進、花榮30回合,不分勝負,但在盧俊義手上只有被擒的份兒。 (6)以一敵四,盧俊義最出彩的一戰是力敵耶律宗云、宗電、宗雷、宗霖四員番將一個時辰毫無懼怯,繼而挑耶律宗霖下馬. 耶律四子曾與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捉對廝殺,沒說打了多長時間,但根據書中時間推測,各自交手二十合總有吧,耶律四子的武力至少與徐寧、索超相若,綜合實力基本相當于兩個五虎的水平,由此可見盧俊義的武力確實驚人,斗“一個時辰”,相當于兩個小時啊 第二:天勇星大刀關勝 羅貫中與施耐庵名有師徒之分,《三國》、《水滸》也有點互相呼應的味道,《三國》中有關羽、張飛,《水滸》中有關勝(關羽嫡系子孫)、林沖(外號小張飛),關勝、林沖二人的武力也在伯仲之間,只有前后之列,并無上下之分。 ⑴關勝不敵林沖、秦明二人聯手 只能說明關勝林沖武力相當,再加一個秦明,當然是“堪堪將敗”,但畢竟也“轉燈般廝殺“了一陣,書中五虎間二打一僅此一例,雖敗尤榮! (2)十余合令索超“斧怯” 索超可是與秦明力拼二十余合不分勝敗的一員虎將啊,這一點恐怕梁山中除盧俊義、林沖外也只有關勝可辦到。 第三: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1)斗呼延灼,兩人五十合之上不分勝負。但是二者是有高下之分的 首先林沖不到十合生擒斗一丈青,而呼延灼斗一丈青十余合,急切贏不得,賣個破綻才雙鞭一蓋敗之,生擒和擊敗是有區別的 其二林沖與十大節度使之首老將王煥大戰七八十合不分勝敗,呼延則與節度使韓存保大戰百余合始終平手,王煥排名十大節度使之首,韓存保位列十大節度使第七,如果林沖對韓存保恐怕用不了百余合,這一點與林沖的武力特征有關,林沖的武力給人的感覺最突出的是活細,有點技術派的特點,對敵時初期給人的壓迫力不大,以纏斗為主,待摸清敵人的套路招術后,往往展瞬間神威,大喝一聲,殺敵于馬下 (2)與楊志斗樸刀約四五十來合不分勝負 從上文林沖斗呼延灼武力略高,從下文呼延灼斗楊志略勝一籌,可知林沖的武力高于楊志,加上已有前輩高人已作出明確論證,林、楊二人正斗到分際被王倫喝斷,林沖首先跳出圈子,再斗下去,楊志可能要吃虧。 第四: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1)斗索超二十余合不分勝敗 說明了他與關勝的差距,關勝十余合就令索超“斧怯” (2)斗呼延灼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與呼延灼可謂平分秋色,秦明武力特征給人的感覺是勢大力猛。 第五: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1)先斗魯智深四五十合不分勝敗,然后斗楊志四十余合不分勝敗 呼延斗楊志雖四十余合不分勝敗,卻是占了上風的,且不提呼延先斗魯智深虧損了些體力,就是楊志在戰平四十余合后,也是率先而退的。 (2)最出彩的一戰是與韓存保近百余合戰平,此戰一波三折,堪為經典 呼延武力特征給人的感覺是耐力綿長,如果呼延與秦明放手一搏,兩百合內見真章,頭一百合秦明攻擊強勁,呼延取守勢,后一百合呼延漸占上風。 第六: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1)“這個師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 魯智深是林沖稱贊過的第一人,這話從八十萬禁軍教頭口中說出是非常有分量的;被林沖稱贊過的縱觀全書不過三人(徐寧的鉤鐮槍 山士奇的武藝) (2)“那里來的和尚!真個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得住他!” 魯智深斗楊志四五十合,雖不分勝敗,但魯是占了上風的,不然楊志怎會心有余悸 (3)斗呼延灼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誰道魯智深只會步戰,斗呼延灼分明是二馬相交,但這一戰,魯智深占了點小便宜,呼延灼新敗勞累有時,而魯智深卻是好整以暇,精神飽滿。 (4)斗寶光國師五十余合,不分勝敗 魯智深最出彩的一戰是與寶光國師鄧元覺五十余合,不分勝敗。用方天定、石寶的話說是:如此了得,名不虛傳!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考慮到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力氣,以及六十二斤水磨禪杖重過鄧元覺五十余斤的渾鐵禪杖,魯智深略占上風。 第七: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在水滸武評中,董平的武力定位歷來是最具有爭議的,存在兩個主要觀點:董平的對手基本上不是超一流高手,對比原著中其余四虎,董平的戰績中缺乏硬仗來支持他位列五虎的排名;董平的人品低下,影響了其在讀者心目中的排名。對于這兩種觀點在下都不能茍同,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在下認為武力跟人品并無直接的關系,在此就不贅言了。董平未與其余四虎有過交手記錄,確實是個遺憾,但是在通讀全書的基礎上仔細推敲,董平正是原著中五虎將的不二人選。 (1)斗韓滔令之不敵,斗徐寧五十余合不分勝敗 董平曾與韓滔一戰,結果是:董平那對鐵槍,神出鬼沒,人不可當,宋江被迫換上徐寧再戰。交戰良久,宋江恐怕徐寧有失,便教鳴金收軍。從文字上可以明顯看出,徐寧的武力略遜董平,再打下去,不死即傷, (2)兩面旗牌耀日明,簡銀鐵鎧似霜凝。水磨鳳翅頭盔白,錦繡麒麟戰襖青。一對白龍爭上下,兩條銀蟒遞飛騰。河東英勇風流將。能使雙槍是董平。有萬夫不當之勇. 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贊語,整部書中獲此評語的人并不多,乃是宋軍中第一個慣沖頭陣的。董平多為前部先鋒或主將之人選, 沒有高超的武力,豈能如此? 第八: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1)二十余合令彭屺力怯 董平曾與韓滔一戰,書中未明確給出二人打了多少回合,但相信時間不長,如果超過三十合,按書中的一貫筆法,是應該有記錄的。花榮亦曾與彭杞交手,二十余合令后者力怯。而韓、彭兩人本是未上梁山前呼延灼的正副先鋒,正先鋒比副先鋒的武力應該高一點,董平大約在二三十合內取勝的是正先鋒,花榮在二十余合取勝的是副先鋒,董平、花榮兩人的武力非常接近,但是從韓滔、彭杞兩人身上還是可以印證出極其細微的差別。 (2)斗秦明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與董平類比相同,秦明二十余合令韓滔“堪堪不敵,只待要走”,花榮二十余合令彭杞“力怯”,似乎尚能抵抗,誰的攻擊力強弱一目了然,而且韓、彭兩人本是未上梁山前呼延灼的正副先鋒。 第九:天暗星青面獸楊志 (1)斗索超五十馀合,不分勝敗 第一兩人比武時,索超明顯占了氣勢(楊志是個配軍犯人,無人識,索超是個職業軍官,人頭熟)和體力(楊志先比了一場槍法和箭術)的便宜; 第二,二人力斗了五十余合尚未分出上下,索超的老上級----大刀聞達坐不住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啊,何況索超是他的愛將,對于索超的斤兩他是一清二楚的,再斗下去以某的估計,二三十合內索超恐怕要出丑,從這個意義上將,聞達是索超的第一個“救命”恩人。 所以楊志強于索超 (2)與林沖斗樸刀三十來合不分勝負,又斗十余合,正斗到分際處被叫停 斗魯智深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斗呼延灼四十余合不分勝敗 這三場已做過分析,楊志均略占下風 第十:天傷星行者武松 實在地說,武松的位次真不太好排,馬將與步將不太好直接對比只是問題一方面,關鍵是武松的戰績嚴格推敲起來:景陽崗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單挑。 1)為何不騎馬? 魯智深、劉唐、雷橫、石秀都是步軍頭領,但都有過騎馬出戰的描述,惟獨武松在大小數十戰的經歷中通篇皆無,各位仔細體察過這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嗎?某以為原因有二:其一與武松最擅長的功夫特點有關,他武功最亮點在腿上,打虎不為虎所害靠的是靈活協調的步法和身法,最能體現這個特點的是“醉打蔣門神”一節,醉拳靠的是什么? “玉環步、鴛鴦腳”是武松的絕技。武松是山東英雄,有道是:南拳北腿,手是兩扇門,專憑腳打人。一句話,步戰是武松的強項,反之如果武松騎了馬,勢必會對兩腳的活動有很大的限制,以己之短去攻他人所長,沒有道理吧。 其二馬將與步將單挑,正常的情況下吃虧的往往是步將,戰馬一般都是比較高大的,沖擊力也強,武將騎上去更顯高大,加上兵刃,有效攻擊面積也比步將要廣。聰明如武松是不會揚短避長的,在戰斗中他一定會選擇步戰,但是如果武松步斗同級數的馬將,在正常的情況下,武松遇險的可能性要大,在以馬戰為主的武評中,也許這有助于考量武松的實力。 (2)一力降十會。 水滸書中給武松一個“天字號神力”的贊語,這在有關的章節中可以找到佐證:景陽崗打虎時,竟將喏大一個老虎按在地上動彈不得,盡平生力氣五七十拳把那大蟲大做了一堆,這是何等的神力;十字坡武松使詐被麻翻,兩個蠢漢抬不動他,“卻似有千斤重的”;醉打蔣門神一節,三五百斤的石墩被武松提將起來,往空中一拋一丈來高,雙手一接,輕輕放下,看得眾人盡皆駭然,只這份神力氣,說他是整個水滸寨中第一神力也不為過;飛云浦一節,一個七斤半重的鐵葉盤頭枷,被武松只一扭,折作兩半個;年輕力壯的獨火星孔亮在武松手下只一撥,恰似放翻小孩子一般,那里做得半分手腳; 武諺有云:以巧破千斤,一力降十會。所謂“一力降十會”,就是強調力量、攻擊力、爆發力的重要性。武將單挑,生死相搏,在這種激烈的對抗中不僅需要靈巧的身體,更需要強大的力量。武二郎將力量、攻擊力、爆發力和技巧完美結合于一身,因此他往往可以作到一擊即中,“一刀斬”,這是有助于判斷武松武力高下的第二個方面。 (3)藝高人膽大! 李逵膽子夠大,但武藝并不高,他那叫蠻勇和莽撞;武松既膽大心細,又技藝高超,殺虎是其大膽的明顯寫照,前文已述,自不必細說,但是無一不體現了武松因地制宜,兵行險招,藝高人膽大的特點。這是有助于判斷武松武力高下的第三個方面。 綜上所述,可以對武松的武力有個大致上的把握,雖然步戰一流高手可能會限制他的單挑結果,但是武松神力驚人、膽大心細、技藝高超,他幾乎具備了一流戰將所有的必備條件,因此在下有理由相信對武松的武力不可小覷,雖然他并沒有同一流以上的武將在真正意義上單挑過。 第十一:地勇星病尉遲孫立 孫立的師兄欒廷玉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評價,縱觀全書孫立也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實力,他的戰績也許比不上“五虎將”的顯赫,但是在“十六小彪將”里確實太突出了,卻又:八驃沒進,五虎無緣,最后連三十六天罡也無份,因此多有網友為其鳴不平。對其武力排名在下是這樣看的: (1)不能列五虎。 孫立的武力與關勝、林沖相較肯定有所不如,孫立與呼延灼三十余合爭了個平手,但是這一戰比起虎威將軍滕戡同呼延灼過五十余合的鞭戰,卻是頗有不足: 孫立、呼延只打了三十余合,滕戡、呼延卻斗了五十余合; 從戰斗后的評價上看,孫立、呼延之戰只博得宋江“喝彩不已”,滕戡、呼延之戰能讓眾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的”; 從體力消耗上看,孫立、呼延交戰前,呼延分別同林沖、花榮、一丈青交過手,體能消耗甚大,滕戡、呼延兩人則是在神完氣足狀態下交手的。孫立不如呼延也,這決定了他進不了“五虎”。 再看孫立同楊志的比較。二人都同呼延交過手,所不同的是楊志斗呼延灼四十余合不分勝敗,從數量、體力上也可對比出孫立不如楊志,更不如呼延;再者孫立除了同呼延灼這個超一流高手三十余合戰平外,再無與其他公認的一流以上高手的戰例,楊志則還有同林沖、魯智深、索超等人不分勝敗的戰例,嚴格按照書中所提供的同一流以上高手武力表現的機會上看,同樣可以得出孫不如楊,楊志進不了“五虎”已是公論,因此孫立不在“五虎”之列。 (2)可以進八驃。 按照書中的說法,徐寧排名八驃之二。 孫立在體能占優的情況下勇斗五虎之四呼延三十余合戰平,徐寧力戰五虎之尾董平五十余合率先鳴金收兵(微遜);武力上客觀的評價,孫立、徐寧二人難分上下,從感覺上說孫立的武力似乎比徐寧稍稍猛一點點。可以下個結論:孫立的武力介于楊志、徐寧之間。至于何以入不了書中的八驃、天罡,與武力無關,不提也罷。 第十二:天佑星金槍手徐寧 (1)徐寧、孫立二人武力難分上下,經過推敲既然孫立不如楊志,那么徐寧理應排于楊志之下。 徐寧最大的詬病在于三十余合不敵阿里奇,時常被人提起,在下認為,不必太過苛求金槍手,因為他與阿里奇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第十三:天空星急先鋒索超 索超人如其號,給在下的總體感覺是:脾氣躁一點(慣當先鋒,性格火急),膽子大一點(臨陣單挑,誰都敢惹),武藝糙一點(單挑關勝,十合斧怯),運氣差一點(猛戰石寶,死于非命)。 (1)斗楊志五十馀合,不分勝敗 索超的武力實不如楊志,一則兩人比武時,索超明顯占了氣勢(楊志是個配軍犯人,無人識,索超是個職業軍官,人頭熟)和體力(楊志先比了一場槍法和箭術)的便宜; 二則索超與超一流高手過招多以敗北告終,楊志卻可以作到未嘗一敗,全身而退。索、楊志二人力斗了五十余合尚未分出上下,索超銅子的老上級----大刀聞達坐不住了,“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啊,何況索超是他的愛將,對于索超的斤兩他是一清二楚的,再斗下去以某的估計,二三十合內索超恐怕要出丑,從這個意義上將,聞達是索超的第一個“救命”恩人。 (2)斗秦明二十余合不分勝敗 索超、秦明兩個在脾氣性格上多有相似之處,在下看來索超就象一個小號的秦明,好比石秀之于武松、朱仝之于關勝,索超的武力不如秦明已是公論,索超、秦明二人曾經一戰,二十余合不分勝敗,后被韓滔一箭攪局,韓滔應該算作索超第二個救命恩人了,因為兩猛相爭,必有一傷,受傷的人最后一定是急先鋒。 (3)斗關勝無十合斧怯 索、關二人斗不到十合,已給旁觀的索超上司—李天王李成看出索超斧怯,自舞雙刀出陣助戰,結果引發混戰。在下理解的“斧怯”狀態是:要么速度上跟不上,變招慢半拍,受制于人,要么進手招術少,頗有點手忙腳亂的防守,總之是技不如人。無論是哪一種“怯”,都會給對手以可乘之機,從這個意義上講,李成是索超的第三個救命恩人,因為再硬抗下去,十余合內索超將遇險(被殺或受傷)。 (4)猛戰石寶,未及十合,被石寶賣個破綻,回馬流星錘打下馬去 索超的運氣似乎差一點,本可逃過一劫,關勝也許就是他的第四個救命恩人,但是也許冥冥早已注定,也許性格決定了結果。索超太性急了,你且看他:揮起大斧、也不答話、飛奔出來、猛戰石寶。當石寶詐敗時,關勝喊了一嗓子,但已經來不及了。石寶無疑是個冷血殺手,他不獨武藝出眾、兇狠殘忍而且頭腦冷靜,以他的武力即使不用流星錘,也可在四五十合內拿下索超,但是回馬流星錘有效地縮短了時間,而且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鄧飛也斃命于此役。 第十四:地佐星小溫候呂方 呂方是名成長型的武將,當初的少年壯士(十七八歲)已逐漸成長為糾糾武夫(二十七八歲),呂方已非“城下阿蒙”矣。 (1)三十合左右不敵曾涂 出現于書中第三十五回,作者點明是一“年少壯士”,第一次有助于判定呂方的武力是與曾家五虎之一曾涂的單挑,三十合左右不敵,此時呂方的武力大略上估計也就是一丈青扈三娘的水平。 (2)約斗厲天佑五六十合,一戟刺死 悠悠歲月,白駒過隙,大聚義--受招安--敗高俅--戰童貫--征大遼--平田虎--滅王慶--剿方臘,一晃十年過去了,此時的呂方斗猛將厲天佑五六十合,一戟刺死,這應該是武力成長的明證:一是歷次戰爭的實踐鍛煉;二是小呂酷愛武藝,梁山高手如云,小呂豈能“空手入寶山”? (3)斗石寶五十合力怯 呂方應該受到了高人指點,在下斗膽揣測關勝極可能扮演了亦兄亦師的角色,斗石寶時,關勝正欲出馬,呂方叫道“兄長少停,看呂方和這廝斗幾合”,關勝親戰過石寶,對其斤兩一清二楚,況且索操已枉死在前,卻仍放心大膽讓呂方出戰,這說明關勝對呂方的武力還是有幾分把握的。關勝是否指點過小呂,書中雖無明確記載,但至少他見識過呂方演練武藝,兩人過從甚密。 ![]() 第十五:天微星九紋龍史進 同呂方一樣,史進在書中第二回一出場我們就知道了他的年齡:約有十八九歲。他的成長痕跡似乎書中交代的更為明顯:初雖“經了七八個有名的師父”,卻數合之間不敵教頭王進;王進悉心調教了半年,史進十八般武藝學得十分精熟,又不事產業,每日都是打熬力氣,練習槍棒; (1)斗陳達多時,賣個破綻生擒 生擒跳澗虎陳達是史進藝成之后的牛刀小試,但也用了多時,三五十合想是有的; (2)步斗魯智深一二十合平 與魯智深步斗一二十合平手,是對史進武力的一個初期檢驗,不錯的說,花和尚的器械功夫不是開玩笑的; (3)斗瓊妖納延三十二合不勝,花榮箭助 斗遼國主力先鋒瓊妖納延時,史進遭遇了平生第一次“滑鐵盧”,三十二合之上一招用老,砍個空,多得花榮箭助. (4)斗卞祥三十余合不分勝敗,然后花榮飛馬助戰,北陣將士恐卞祥有失,急鳴金收兵 史進武力的顛峰之戰是力斗卞祥三十余合不分勝敗(以在下的理解此戰史進也是輸了,不然花榮不會主動上前夾攻卞祥),卞祥賊中上將也,武藝精熟,九尺長短身材,兩臂有水牛般氣力,史進能與此輩抗衡三十余合,武力無疑是大有長進了。 ![]() 第十六: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張清是名副其實的勇將,日不移影連打梁山十五員大將,上得梁山后也多建功勛,其飛石取將的手段可謂鬼神難測,神乎其技將張清排在這里肯定會招至許多人的反對,只是本套武評開篇已經說了考量的是純武力單挑,“以遠程武器作為主要攻擊手段的排除在外”,我們不妨說張清的綜合武力驚人,在下以為當可列水滸前十名。 (1)斗無數合勝燕順,被張清一石頭打在后護心鏡上,伏鞍而逃 他有“斗無數合”敗燕順的戰例,燕順可是與王英、鄭天壽三個十合之間就擊敗了十六小彪將之首鎮三山黃信啊 (2)被張開一箭射中馬眼,那馬便倒,張清捻槍步戰張開,“槍法上卻慢”只辦得架隔,遮攔不住 張清吃虧的是步斗,步斗高逑的十大節度使之張開時,落了個“槍法上卻慢”的名,醉胡步戰厲天閏時,光榮犧牲。 ![]() 第十七:地煞星鎮三山黃信 (1)奮力斗燕順、王英、鄭天壽十合,敗退 按書中的說法,黃信是“武藝高強”,然而其最大的污點在于,十合間敵不住清風寨燕順、王英、鄭天壽三人的聯手,而這三人都不算什幺硬角色,燕順也就數合之間敵不住張清。 (2)斗到間深里,趙毅漸折便宜 黃信最大的亮點在于與方臘潤州呂師囊部下“江南十二神”之“太白神”趙毅單挑時,占了上峰,趙毅排名“江南十二神”第七, ![]() 第十八:天富星撲天雕李應 (1)十七八合敗祝彪 常有人提起撲天雕李應的武力被低估了,某并不以為然。李應的戰例,只有十七八合敗祝彪這一場。我們且分析一下:祝氏三杰中按書中的說法,祝彪是“弟兄三個,只有他第一了得”。祝彪也曾戰花榮十數合不分勝負(又是假打,為孫立立威),斗楊雄(回合數不詳,同樣是假打),還曾數合間敗于楊雄、石秀兩條樸刀下。所以祝彪“第一了得”實是有限,參照物不同而已,保守地推測祝彪的水平也就是書中鷗鵬的水平。 ![]() 第十九: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1)大戰御前飛龍大將酆美不分勝負 而酆美僅數合速擒于盧俊義,那么朱仝在盧俊義的手下大約也就是數合之將。“客觀公允”地看問題,朱仝比之“五虎”、“八驃”的前幾位還是頗有不足,最突出的感覺是朱仝并無與關、林、秦、呼延、魯、董等公認超一流高手單挑的戰例 ![]() 第二十::天究星沒遮攔穆弘 穆弘的外號叫沒遮攔,如果沒理解錯的話當是與人動手,對手沒法抵擋之意,很猛的說。只是不明白書中對其武力完全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對其戰例簡直是惜墨如金,斗祝虎那是假打,勝程祖遠卻又名不見經傳,到底是一流高手,還是浪得虛名?看在八驃騎之尾的名份上,俺將他排在此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