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2020-07-22 六月初二 庚子年 癸未月 丙寅日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于黃經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三候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腐草為螢。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為明也。《毛詩》曰:熠耀宵行。另一種也,形如米蟲,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復原形,解見前。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土潤溽暑。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郁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 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大雨時行。前候濕暑之氣蒸郁,今候則大雨時行,以退暑也。 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熱在中伏,竹蔭遮窗。 暴雨時行,荷塘夜色,螢火亮晚。 蒲扇邀涼,涼食敗火。 掩扉思倦,臥席聽蟬。 ![]() ![]() ![]() ![]() 天氣特點 高溫酷熱 ![]() 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暑熱'入心傷氣' 暑,其性炎熱,易傷津耗氣,兼夾濕邪。 易傷氣--暑熱所傷的氣為兼夾濕邪,脾的特點就是喜燥惡濕,暑濕過多,就會造成脾氣虛,表現為食欲不振、乏力、虛胖,反復濕疹等。 易入心--暑熱'入心',汗為心之液,出汗多就會耗損心陰、心血。 ![]() ![]() 三伏 解熱消暑 ![]() 大暑 中伏 《抱樸子養生書》云:“三伏內用甘草一錢,好明白滑石六錢,為末,和水飲之,名六一散,令人免中暑泄瀉。” ○ 三伏內服十味香薷飲方:
○ 三伏時,用門冬、五味子、人參泡湯代茶,謂之參麥散。消渴生津。 ○
![]() ![]() 食療避暑 在此節氣中,盛陽覆蓋于其上,陰氣始生于其下,喜陰的生物開始滋生,而喜陽的生物則開始死去,陰陽交替,人體容易患各種疾病。所以,在此時節合理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暑是一種外邪,只要身體的代謝平衡,就不會中暑。對于暑的治未病措施主要是清熱化濕、健脾益氣、養心助眠、防暑降溫等。 解暑應該多吃時令的瓜果蔬菜,不宜過食生冷寒涼。粥也許是最妥帖的食物。宋朝張耒有詩云“饘粥消長夏”,饘粥就是稀飯,酷暑三伏天喝粥才是正經事,大道至簡,清淡飲食同樣滋養身心。食療避暑的主要食物有紅小豆、白扁豆、薏仁、蓮子、大棗、杏仁、百合、桂圓、姜、菊花、枸杞等。 《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 ![]() 防暑降溫方 適用于容易中陽暑的老年人、小孩和亞健康狀態人群。此類人群在夏季高溫環境下表現出口干、口苦、心煩、大便粘等,這時可以用點有防暑降溫效果的食療方,如荷葉、蓮子心、百合、綠豆、生姜、粳米、西瓜翠衣等煮粥,每天喝一碗。 ![]() 清熱化濕方 主要針對濕熱互結的人,表現為口干、口苦、口粘、易怒、反復濕疹、小便黃、大便干或黃等。此類人群夏季不能吃油炸食物,如煎雞蛋等,最好在早晨吃早飯時能用清熱化濕的食材熬粥調理,主要是紅小豆、綠豆、白扁豆、生薏米、粳米、荷葉、生姜、西瓜翠衣等。 ![]() 健脾益氣方 主要針對容易夏季腹瀉的人群,特別是吹空調或吃冷飲之后立即上廁所的人,還表現為四肢不溫、食欲不振等。此類人群可以用山藥、蓮子、大棗、白扁豆、荷葉、生姜、炒薏米等來熬粥,起到升清益氣的作用。 ![]() 養心助眠方 主要用于夏季容易失眠、多夢、汗出、心煩、口干的人群。此類人群可以用棗仁、杏仁、山楂、百合、茶葉、蓮子心、桂圓等熬粥,起到養心、斂汗、助眠的作用。 ![]() 三伏 宜服腎瀝湯 ![]() 治男子虛羸、五勞七傷、風濕臟虛、耳聾目暗 干地黃六分;黃蓍六分;茯苓六分;五味子四分;羚羊角四分;桑螵蛸三兩,炙;地骨皮一兩;桂心一兩;門冬五分,去心;磁石一錢三分打碎,水洗,令黑汁出盡為止。羊腎二個,豬腎亦可,去脂膜,切如柳葉,以水四升,先煮去水升半,即掠去水上肥沫及腎滓,取汁煎諸藥,澄清去滓,分為三服。三伏日各服一料,隨人加減亦可。忌食大蒜、生蔥、冷陳滑物。空心平旦服之。 ![]() ![]() 暑月 時令養生 ![]() 《瑣碎錄》曰:“暑月不可露臥,勿沐浴當風,慎賊邪之氣侵人。” 伏閉不出 臨水宴 《醉鄉》云:“暑月大雷霆時,收雨水淘米釀酒,名霹靂酒。” 白龍皮 ![]() ![]() ![]() ![]() ![]() ![]() ![]() ![]() ![]()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 ![]() 轉載請注明出處 ![]() ![]() |
|
來自: JXY雨萌 > 《醫道宗源(哲眼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