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四章 奔豚之證,水寒土濕,而風木郁發者也。木生于水而長于土,水寒則不生,土濕則不長,生長不遂,則木郁而風動,動而不已,則土崩堤壞,而木邪奔騰,直沖于胸膈,心腹劇痛,鼻口火發,危困欲死,不可名狀。病勢之惡,未有若此之甚者也。而氣機將作,則悸動先生,悸動者,風木之振搖也。蓋驚悸、奔豚,俱緣亡陽,驚悸即奔豚之前矛,奔豚即驚悸之后勁,同聲一氣之邪,非有二也。其中吐衄之條,往往相兼而見,不吐衄而瘀腐,即為吐膿之證耳。 大凡虛勞內傷之家,必有驚悸、奔豚之病。奔豚或有時作止,而驚悸則無刻不然,其時常驚悸而奔豚不作者,己土未敗,而風木不能遽發也。然悸動未息,則奔豚雖不發作,而發作之根,未嘗不在。當其少腹硬塊,歲月增長,即不必發作,而禍根已伏,不可不察也。 1 卷八驚悸二,病有奔豚,吐血,驚怖,火邪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本卷單論奔豚證。 2 奔豚者,腎之積寒,發于木邪奔沖,狀如驚豚。豚者,豬也,奔豚者,如受驚嚇之豬,奔突沖撞也,木邪奔騰,由臍間上沖胸膈,發作欲死,兇惡非常,病勢之惡,未有如此之甚者也。 論;此若是初發奔豚之證,肯定會被誤以為現代癲風之病;尤其是之前沒有過任何癲風病史的人。此病陰盛,癲風之疾發作,或有奔豚之證兼發。或也有痙病之狀。 奔豚,腎之積寒,由木邪之奔沖也。《四圣》龍珠膏,奔豚已結,氣塊堅硬,本屬寒積,但陰邪已盛,稍服附子溫下,寒邪不伏,奔豚必發,以邪深藥微,非附子之過。寒消塊化之后,再用附子,然后乃受。 好多醫案中有這種情況,用附子類劑,就是陽回木沖,嘔吐之后,病就愈了,有的還誤以為是附子中毒,也虛驚一場,此嘔吐就是木沖之象。此配伍時,如加桂枝,疏木通經,則木氣來復,得桂枝疏通,則不致上沖嘔吐。醫多用《內經》之言,藥不玄冥,厥疾弗廖來解釋,總覺不妥。寒疝烏頭桂枝湯,服后如醉狀,也是木氣升達之象,而得吐者為中病,此吐也是木氣升達而沖突之象,此即是陽氣來復病愈之象,木沖故能得吐。厥陰風木,自下上行,木陷不升,則郁而上沖。木氣不疏,陽氣來復,必見上沖,加桂枝疏通,則能止沖。 腎之積,名曰奔豚。此就是積聚。奔豚病,也為實證。 奔豚一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1 奔豚病,沖氣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時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肝主驚而腎主恐,驚者肝氣不升而氣亂,恐者腎氣不升而沉陷,驚恐之時,肝腎之氣亂,失其升發之常,而為淪落之勢,生氣亦遂陷于重淵,日月積累,漸成硬塊,即為腎積奔豚證。 腎之積,名曰奔豚,病根原于腎積,而發于肝沖,非純為腎家之邪,故提綱言從驚恐得之。 2 670頁《四圣》,奔豚根原;土敗胃逆,二火不降,寒水漸凍,陰氣凝聚,久而堅實牢硬,結于少腹,是為奔豚。其硬不化,則病不除根。結硬者,寒盛氣積而成塊;詳看龍珠膏,寒消塊化,悉從大便而出。 點擊在看,感謝分享, 購書加好友,進群加好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