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中明確:摘要是報告、論文的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報告、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報告、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因此,摘要編寫的質量對文獻的傳播和引用至關重要。 論文摘要的寫作方法 論文摘要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摘要篇幅過大或者過小 摘要是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這就要求摘要簡明扼要、言簡意賅。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要求在一般情況下摘要在200~300字。篇幅太大會出現(xiàn)敘述冗長、繁復等問題,篇幅太短會出現(xiàn)無法將正文的內容涵蓋全面等問題,從而使摘要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2.摘要當作引言 把摘要當作引言來寫,是目前摘要撰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樣的摘要一是不具有獨立性,其必須依靠正文而存在。如果單獨閱讀摘要,無法了解正文所要闡述的內容,摘要形同虛設;二是不具有自含性。這樣的摘要往往只描述了問題,即提出論點,不包含任何的論證手段與方法;三是不具有客觀性。這樣的摘要往往帶有主觀認識,甚至可以說沒有形成完整的觀點。 3.從主觀角度出發(fā)撰寫摘要 摘要應該是對文章的客觀總結,而不是對文章的評價,尤其是對文章的拔高評價。所以,摘要中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本文”“我們”“筆者”等主語,而應該以研究對象為主語作出客觀的評價。論文摘要中更不能出現(xiàn)主觀的評價,如“全面論述”“深入研究”等,這樣不利于讀者清晰客觀地了解文章的內容。 4.摘要中使用縮寫或者簡稱 由于摘要一般有字數(shù)要求,很多作者認為越簡單越好,有很多地方使用縮寫與簡稱。對于縮寫和簡稱,如果是大眾公認的是允許的(各期刊一般有自己的使用要求);但如果一些專業(yè)名詞不被大眾熟知,就會對作者的閱讀造成障礙。 5.摘要缺乏新意 目前,摘要的寫作已經(jīng)形成了定式,固定的格式、固定的字數(shù)、固定的表達語句等,所以作者在撰寫摘要的時候也忽視了求新,讓摘要論文顯得千篇一律,無法展現(xiàn)論文的獨特之處。尤其是有些作者將全部經(jīng)歷都花在正文的寫作上,摘要在論文完成后才寫。缺乏新意或者千篇一律都會讓讀者產(chǎn)生疲勞,失去閱讀的興趣。并且在檢索的時候,也因為過分相似與平淡而被忽視。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中華護理雜志》2020年1-7期論文摘要: 摘要的寫作質量直接關系到論文的傳播效果。摘要作為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作者和編輯的重視,從而將摘要研究與規(guī)范工作落到實處。 |
|
來自: 勇敢向前探索 > 《中華護理雜志科研寫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