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研究方法包括量性研究和質性研究。長期以來,我國護理研究方法多以量性研究為主。質性研究可以彌補量性研究注重客觀性體驗的不足,但想嫻熟地掌握這種方法,需要系統的學習和不斷的練習應用。本文僅以科普的形式,簡單介紹護理質性研究的特點和在論文寫作中的注意事項。 質性研究的定義及特點 質性研究又稱定性研究,是通過系統、主觀的方法描述生活體驗并賦予其含義的研究方法,是以文字敘述為材料、以歸納法為論證步驟、以構建主義為前提的研究方法。質性研究以反實證主義為基礎,考慮主題的旨趣及其他主觀因素的影響,具有透過被研究者的視野看世界、描述現象的特點。 質性研究提倡研究者對研究情境參與、直面實事、與研究對象共情,對他們的生活故事和意義構建做出“解釋性理解”。Bergdahl等認為定 性研究是護理學理論發展和新理論進步的核心,在發現或形成新理論時,純定量方法的價值是有限的。由于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優質護理理念的提出,護理人員越來越關注患者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問題,因此,質性研究方法在護理科研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質性研究分類 質性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現象學研究、扎根理論研究學以及近幾年在國際護理領域中出現的敘事研究等。根據不同研究目的與研究情景可選取不同的研究方法類型。盡管不同的質性研究方法各自的側重點不同,但其共同目的都是探索、理解事物獨特、動態的整體本質和意義。 Creswell選擇了5種范式進行詳細介紹:敘事研究、現象學研究、扎根理論、民族志研究和案例研究,并進行了對比說明。 (點擊可查看清晰大圖) 論文寫作中的注意事項 質性研究報告和論文的寫作不同于量性研究,量性研究類論文由簡明的研究方法和結果組成,然而質性研究論文“必須使用系統的、令人信服的資料,以支持研究者的觀點,反駁不支持者的觀點”。本文試圖從質性研究的特征出發,強調在質性研究論文寫作中, 應該特別注意表述的地方。 描述研究對象和研究者的特征 ①研究對象的特征描述。在質性研究中, 通常采用立意取樣的方法選擇研究對象,采用內容分析或者逐級編碼的方法,進行歸納性的資料分析,從而探討現象背后的本質或者建構某一個理論框架,在結果表達的時候, 往往會引用一些研究對象的描述來證實某一 個概念或者范疇。為了能夠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引言,往往會標注研究對象的編號。因此,編號所代表的一定是獨特的、具有個性的社會學特征的個體。所以,在描述研究對象的時候,盡量避免使用均數標準差之類的群體 特征的描述方法,而采用逐個研究對象的具體特征的描述。 ②研究者的特征描述。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是最重要的工具。研究者自身的理論視角、性格特征等都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的開展、與研究對象的互動,從而影響研究結果。每一個質性研究都帶有研究者明顯的個人烙印,除非無視研究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基于此,研究者需要對自己的身份始終保持覺察和反思,以看到其特征對研究效度的影響。在論文中描述研究者自身的性別、年齡、 生活經歷、性格特征、研究經驗、教育背景 等各種特征,從而讓讀者理解到是一個“活生生”而且“獨特”的研究者,進行了這項研究,得到了研究的結果。 描述研究關系和研究倫理 質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開展的,這種自然的情境,可能會是靈活變化的,給研究者帶來各種不同方面的影響的,因此,僅僅是一紙倫理的批件或者一頁知情同意書,并不能完全保護研究對象不受到研究的傷害。在研究中,研究者要時刻保持覺察,思考自己的觀察、訪談、在訪談中的提問等,是否會影響到研究對象對培訓的認知,對生活的理解。 注重描述資料分析的真實過程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的過程,是一個獨特的研究者和研究資料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獨特的理論視角(站在哪一個學科方向看待研究問題),有獨特的分析方法,更有獨特的分析過程。研究者在分析資料的過程中,是如何進行不斷比較的,在編碼的過程中是否凝練了本土概 念……這些問題,都應該在資料分析方法里面進行展示。 描述反思和備忘錄 備忘錄是收集資料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備忘錄指的是除了真正的田野筆記、轉錄或編碼以外,研究者撰寫的任何有關研究的材料,它不僅包括訪談時的感想、分析資料的方法和過程等,還包括研究者對于方法論問題、倫理問題、感受和行為反應或者其他任何問題的反思。這個撰寫過程,猶如另外一個指導者時時刻刻在身邊,用提醒和評判的眼光,重新閱讀、評價、調整、修訂自己的研究過程,有助于隨時發現邏輯上的糾纏、情感上的困頓,從而為理論抽樣、分析資料、建構模型和撰寫論文提供了詳實、真切的督促和修補。 總之,在研究論文的陳述中,要遵循質性研究的基本特征,表達質性研究的基本規律,才能夠使研究結果更具有解釋力,從而促進作者和讀者在視域上的融合、情感上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岳鵬.護理質性研究的特點和論文寫作的注意事項[J].中國衛生人才,2015(11):72-75. [2]周妹,李娟,姬棟巖.質性研究在我國護理學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的應用現狀[J].教育教學論壇,2014(48):76-77. [3]李崢.護理研究中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04):78-79. [4]韓世范,孟伊霏,曹妍.質性研究在護理科研中的應用進展[J].全科護理,2019,17(30):3748-3751.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
|
來自: 勇敢向前探索 > 《中華護理雜志科研寫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