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賈府中的老祖宗賈母,正在和王夫人、薛姨媽以及眾孫輩說笑,忽然鴛鴦一頭撞了進來,跪在地上,一邊哭,一邊說,將自己這幾日受到的委屈全都宣泄了出來——邢夫人如何說,她嫂子如何說,賈赦又要往南京去找她的父母,逼著她嫁給賈赦,還說她逃不出他的手心…… 輕易不生氣的賈母,氣得渾身亂顫,一眼看見旁邊的王夫人,張口就罵:“你們原來都是哄我!外頭孝敬,暗地里盤算我,我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要。剩了這個毛丫頭,見我待她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她,好擺弄我!”此時的王夫人,倒真是將賢惠媳婦的架勢擺得足足的,不僅沒敢反駁婆婆的話,還趕緊站了起來,垂手侍立,一言不發(fā)。 正如探春所言,“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連探春都明白的道理,難道賈母真的不明白?難道此時的賈母真的昏了頭,被氣糊涂了?其實,事情哪有這么簡單? 第三十九回,李紈和小姑子們提起鴛鴦時說了這樣一番話:“老太太屋里,要沒那個鴛鴦,如何使得……老太太那些穿的戴的,別人不記得,她都記得,要不是她經(jīng)管著,不知道叫人誆騙了多少去呢!” 賈母住在榮國府的深宅大院中,輕易不出門,有誰能誆騙了她的東西去?自然也是賈府中的那些人。我們再回頭看一下賈母罵王夫人的話:“外頭孝敬,暗地里盤算我,有好東西,也要”,和李紈的話不謀而合。賈母的這些東西,被少被兒孫、媳婦們盤算,王夫人就是其中一個,正是因為王夫人盤算的多了,賈赦兩口子心里過不去,才想法子要將鴛鴦弄到自己房里,有了鴛鴦,就有了一個活賬本,賈母房里那些東西,漸漸也就可以流進賈赦的房里了。 當然,還不僅僅限于賈母的那些東西,還有后面的,“有好人,也要”,賈赦兩口子打上了鴛鴦的主意,王夫人打上了襲人的主意。本來,襲人是賈母房里的丫頭,就算賈母給了賈寶玉使喚,名額也是掛在賈母房里的,月錢也從賈母房里領(lǐng)。但是,因為王夫人看上了這個丫頭,就把襲人變成了自己的人,每個月給她二兩銀子一吊錢的月例,還特意交代了一句,“不必去回賈母”。 從此,襲人就由賈母的人,變成了王夫人的人。襲人的哥哥第一次來接襲人的時候,是“回了賈母”;第二次來接襲人的時候,就是去“回王夫人”了。雖然王夫人特意吩咐,不讓襲人將這件事告訴賈母,但事實上,賈母怎么可能不知道?老太太也是在豪門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了,什么人沒見過,什么事沒經(jīng)歷過?王夫人的這個小把戲,怎么可能瞞得過賈母的眼睛? 賈母對這件事,本來就憋著一口氣,但是王夫人沒有說明,賈母也不能真的去和兒媳婦吵架,正好,趁著賈赦這個老沒羞,來討要鴛鴦的時候,將自己心里憋了很久的這番話,說了出來。 所以,王夫人認為自己很冤枉,明明是大伯子討要鴛鴦,才氣到了婆婆,婆婆為啥拿自己發(fā)脾氣?其實,賈母想告訴她的事:“說的就是你!你做的那些事,別以為我不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