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走了,家散了 作者:王玉 親臨新年,也許我不該寫這些,但是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寫了出來。 24號都除夕夜了,在外奔波的人該回家的估計差不多都回到了幸福的家,家永遠都是我們回歸的港灣,只要是為人父為人母的人,都會體會到了做父母的不易,但是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手機已經快把各種親情取代,都手摸自己胸口自問一下,是不是這樣,有誰回來不是各自拿手機鉆自己臥室,不是打游戲,就是看電視劇等等………就算夫妻也是背對背,各自玩各自的,更別說坐下來陪父母聊聊天,嘮嘮嗑,或者陪父母做做飯,還有那些不和父母住一起的,誰是回來先去看望父母的?我說的是多數人,也有少數人還是孝順的。 在我身邊就有孝順的人,我女兒的高中英語老師,李老師,今天看見她發的朋友圈,帶自己的父母去海南過年,平時她也不斷帶她母親旅游,非常孝順的女兒,前兩天女兒就告訴我,她老師今年準備帶父母去南方過年。還有我們小區開輔導班的朋友葉子,也是特孝順的女兒,也經常看見她朋友圈發帶母親出去旅游的照片,我非常后悔我的所作所為,有時候真的想煽自己,你不是平時忙嗎?沒有時間陪老媽嗎?早干嘛去了?現在才明白世上還有錢買不到的東西,就是后悔藥。 前幾天業務經理問我,姐,過年休息幾天,走親戚走幾天,當時淚一下子就出來了,走什么親戚,最親最愛我的人走了,我哪里還有家而歸,哪里還能叫一聲媽媽,我回來了,媽媽女兒真的真的好想您。我好想再有一個家,有一個有爸媽幸福的家,好想再回家看到大門口坐著,盼著兒女回家的老媽,媽媽女兒好想再抱抱您,親親您的額頭,給您梳一下稀疏的白發,前兩天看見和我同病相憐的三個朋友發朋友圈,說想老媽了,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只有失去才能夠體會。 我其實好嫉妒好羨慕有媽的人,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棵草,你們都那么幸運,有爸媽陪著,有一位騎手非常讓我羨慕,他今年五十多歲,老家西安,還有一位一百多歲的老奶奶,他說老奶奶已經熬到四倍同堂了,身體還特棒,他要回去給奶奶祝壽,并陪父母一大家子過年,他說每年都回去。他說給公司打電話請假,如果不準假,就不干了,錢算什么,親情最重要,親情勝過金錢。 想想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真心不易,做兒女的不要煩父母嘮叨,嫌棄自己父母,自己如果為人父為人母,能體會到的,當我們牙牙學語時、當我們蹣跚學步時、當我們端著小碗吃飯時、當我們生病時、都是父母的歡喜與難過的陪伴,盼我們長大、盼我們學業有成、盼我們出人頭地、盼我們成家立業。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一生的積蓄都投資了我們,他們收獲了多少?我們回報了多少? 其實好多父母都不愿意麻煩子女,不想讓我們擔心,自己能扛的就自己扛,我以前的文章也寫過關于父母的話題,趁著父母健在,多陪陪父母,不是有一首歌詞,《叫一聲爸媽能有人回答比啥都重要》,一句“子欲孝而親不在”,我們還等個啥? 老鐵們,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這世再也不會有像父母疼我們愛我們的人了,當我們再去回憶和父母一點一滴時光,是不是會流淚滿面?當我們拿著現在最時尚的假東西,鈔票、衣服、鞋子、手機、房子,車子、甚至還有我給母親買過的超市圖紙,里面要什么有什么,樣樣俱全,等等,還有父母平時喜歡吃的當供品,是不是在父母的墳前哭得肝腸寸斷?有什么用呢!我們和父母之間,所謂父母子女一場,意味著我們和父母之間只是緣分一場,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親們,我們做兒女的,不忙的時候要常回家看看,父母只需要我們回家看看而已。 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多給父母一些快樂,多陪陪他父母,別總找理由,說自己沒時間,別說自己工作忙,給自己辯護,我們要知道爸媽只有一個,工作沒有了可以再找,可是爸媽走了,到哪里去找呢? 大道理誰都懂,可是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包括你和我,“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 人啊!就是惰性,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輕狂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就是父母之間的愛,親情之前的愛,趁著父母健在,好好做一個孝順的兒女,孝敬父母,善待父母,不給自己留遺憾。 《金秋文學》? 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