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 ![]() 01 2003年起,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入館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洗干凈手再讀書。 當越來越多的乞丐及拾荒者出現在館內,便有市民不滿了,有人直接找到當時的館長褚樹青,說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圖書館,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褚樹青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 就這樣,每周都會去杭州圖書館的“拾荒者”韋思浩,在2014年被媒體鏡頭捕捉到,上了熱門。每次入館,他都認真洗好手,恭謹地去對待看書這件事。他在閱讀時,還會仔細卷起袖口,用里衣包住外衣那層,露出干凈部分,“千萬不能弄花書啊!” 直到2015年他意外去世,許多“真相”才一一揭開:原來他曾經是杭大中文系的“學霸”;原來他退休前是讓人尊敬的教師,參與過《漢語大詞典》杭大編寫組工作;原來他拾荒不是為了補貼自己的生活,而是長期捐資助學;原來他十幾年前就決定要捐獻遺體…… 這時,我們才看清,這位愛書的老人有著怎樣一個高貴的靈魂! (韋思浩老人更多故事,請戳:六年了,還有多少人記得他) ![]() 02 2016年12月16日,四川省圖書館收到了一筆價值不菲的無償捐贈——1166冊珍貴的古籍線裝書。捐出這些藏書的,是一位只有小學文化的拾荒老人陳光偉。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于對知識的渴求,陳光偉便在拾荒的過程中將有價值的廢舊書報留下。1997年,他在自己的廢品收購站擠出一間門面,建起了“光偉圖書館”,拿出多年來收集的上萬冊圖書,供居民免費借閱。 陳光偉每年的收入只有大約兩萬元,這些收入幾乎都被用來收集和購買圖書。雖然生活清貧,可當有人開價300萬,想要買走這些藏書時,卻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他說:“書本的最大價值是能被需要的人閱讀。” ![]() 03 2019年,媒體報道過一家特殊的“圖書館”,它是河南周口市太康縣陳莊村的汪素蘭家的。說是圖書館,其實藏書只有100多冊,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小圖書館竟是這戶貧寒人家的小姐妹 “撿”出來的。 原來,姥姥汪素蘭常年看病吃藥,又沒有什么收入,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據。12歲的吳楠楠和10歲的妹妹吳適可總會在節假日,和姥姥一起外出撿破爛。在撿垃圾時,她們將別人丟棄的書一本本收集起來,細細擦拭干凈,為村里的孩子們建起免費“圖書館”。雖然只有100多本書,但這方小天地卻成了全村小伙伴最愛的地方。 環境的困厄,阻擋不了對富足心靈的追求。 ![]() 04 圖書館有多好?來看一個“‘學渣’泡館一年變‘學霸’”的故事: 成都理工大學的吳閔強在大一期末考試時,成績全班倒數第三。大二時他借著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機會閱讀,“主要是專業書、輔導書,其余為軍事與時政,再次才是其他類,從雜志到題庫,無一不愛”。一年進圖書館多達791次,平均每天看書七八小時,最多時一天看15小時,甚至比部分工作人員與圖書結伴的時間還長。最終成績逆襲到全系第三! ![]() 05 2018年7月15日,在湖南省益陽市圖書館,一名8歲的小女孩抱著剛滿周歲的弟弟,坐在地上看書。弟弟已經睡著了,有時候哼一兩聲,打擾姐姐看書。姐姐一臉無奈,嘴上雖然吐槽“抱著他根本看不了書”,但依然“口嫌體正直”地緊緊抱著熟睡的弟弟。畫面非常有愛。 ![]() 06 2018年1月14日早上,江蘇警官學院圖書館里,同學們在緊張地復習,突然闖入一位“不速之客”——一只二哈興奮地跑來跑去,見人就親,圖書館里的氣氛瞬間被點燃,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下這一幕。為了保持安靜的學習環境,最終這只皮二哈還是被阿姨拖走了,據說它是自己開門溜進來的。 網友說它可能有一個做警犬的夢。 ![]() 07 圖書館也是個可能萌發愛情的地方,最近一個網友在圖書館的“雙向暗戀”故事就引發了一大波羨慕,還上了熱搜: 1 “我大四上學期在準備出國的各種語言考試,天天泡圖書館,然后遇見了一個很帥的小哥,完全是我的理想型。我之前就在路上遇到過他兩次,這次發現他每天都在圖書館的同一個座位自習,于是我就每天都坐他斜對面自習,他應該能感覺到我故意的吧。 “國慶假期我也每天堅持來,有三天我們平時自習的地方關門了,他換別的樓層,我就一層一層地找,總能找到他,然后坐他附近。我喜歡看他很多細節,比如他早上總是7點多就到圖書館,比如他自習從來不帶手機,比如他幾點走哪條路線去哪個食堂吃飯。 “直到那天我終于沒忍住寫了小紙條給他,說想認識一下。我知道他沒帶手機,以為不會回復,沒有想到他專門回宿舍了一趟,給我回了信息。當時覺得他真的好好,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女生的紙條和男生回的信息 (劇透一下“以后的事情”:男生其實也一直關注著女生,兩人如今已談起了甜甜的戀愛。 出處/@大豬蹄子研究所 內容/央視新聞整編 《圖書館》 (節選)作者/泰戈爾 點擊「寫留言」 分享你的“印象·圖書館” |
|